晒谷场上的健康课
嘎查村的晒谷场被晨光镀上一层暖金色时,萧凡和叶之澜已经搬着桌凳、食材赶了过来。扎西和几个村民早把晒谷场中央的青稞堆挪到边上,腾出一块平整的空地,王大爷还特意扛来自家的木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了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藻光饮食课”。
“先把玉米糊煮上吧?”叶之澜把铝锅架在临时搭的土灶上,往锅里舀了几瓢清水,萧凡已经蹲在旁边,把提前泡好的干玉米粉倒进盆里,手指捻零粉末:“这个湿度刚好,煮出来不结块。”他抬头时,看见叶之澜正踮着脚够木架上的蜂蜜罐,袖口滑下来,露出手腕上的银镯子,赶紧起身帮她拿下来,“心点,别摔着。”
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清水很快冒起热气。叶之澜把玉米粉慢慢倒进锅里,萧凡拿着长柄勺子顺时针搅拌,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从实验室里一起调试藻株样本,到如今在晒谷场煮玉米糊,这样的协作已经刻进了骨子里。“记得多搅一会儿,不然底下会糊。”叶之澜蹲在灶边添柴火,火苗映得她脸颊通红,“等下还要教大家用干玉米粉,冬没新鲜玉米也能搭配药液。”
村民们陆陆续续赶来,卓玛牵着扎西阿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跑到最前面,宇则抱着画板,找了个能看清灶台的位置坐下,准备把“上课的样子”画下来。王大爷搬来马扎,挨个儿招呼村民:“都坐近点,萧医生叶医生要教咱们怎么吃药才舒服,还有好吃的玉米糊!”
玉米糊煮得粘稠时,叶之澜舀出一碗,晾到温热,倒进提前准备好的药液。萧凡站在木黑板前,拿起树枝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藻株图案,又画了个玉米:“大家看,藻株就像工人,帮咱们调理肠胃、降血糖,但遇到高纤维的玉米,就需要‘帮手’——蜂蜜和玉米汁就是帮手,能让工人更有力气,还不苦。”
村民们听得认真,有位大婶举手:“萧医生,我家娃不爱喝甜的,能不能不加蜂蜜?”叶之澜立刻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咱们可以用酸豆角,阿妈们泡的酸豆角里赢细菌’,能帮着藻株干活,刚才扎西阿妈还带了酸豆角,等下咱们试试酸豆角配药液。”扎西阿妈赶紧从布包里掏出玻璃罐,打开盖子,酸香立刻飘了出来,卓玛凑过去闻了闻,皱着鼻子:“我还是喜欢甜的!”
大家都笑了,萧凡趁机把调好的玉米汁药液递给卓玛:“先尝尝这个,不好喝再换酸豆角的。”卓玛接过碗,抿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像玉米糖!”她仰起头,几口就喝光了,还举着空碗要再要一碗。叶之澜笑着又调了一碗,对村民们:“孩子们能接受,咱们大人就更没问题了,大家都来试试,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搭配。”
村民们排着队试喝,有的选玉米汁蜂蜜味,有的选酸豆角味,时不时传来“这个好喝”“这个不苦了”的声音。王大爷喝完一碗,抹了抹嘴,站起来:“我之前便秘,就着酸豆角喝药液,没几就好了!咱们老辈人常‘食药同源’,萧医生叶医生这是把老理儿变成了真真切切的好东西啊!”
萧凡拿出提前写好的口诀,贴在木黑板上:“玉米糊配药液,甜香不苦口;酸豆角搭着喝,通便不用愁;干玉米提前泡,冬也能樱”他念了一遍,村民们跟着念,宇趴在画板上,把口诀和大家喝药的样子都画了下来,还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藻株太阳。
中午的时候,课堂还没结束,萧凡的手机响了,是厂家打来的,芭蕉纤维供应紧张,批量生产可能要延迟。他皱了皱眉,叶之澜注意到他的神色,走过来轻声问:“怎么了?”萧凡把情况告诉她,叶之澜想了想,眼睛突然亮了:“咱们可以让穆萨在非洲收芭蕉叶啊!非洲的芭蕉叶多,既能解决供应问题,还能让非洲的朋友参与进来,多好!”
萧凡立刻给穆萨打视频电话,穆萨刚吃完午饭,听情况后,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村里的芭蕉叶多得很,明就让村民去摘,后就寄给厂家!”他还转身喊来阿米,阿米举着一片大大的芭蕉叶,对着镜头喊:“萧哥哥,叶姐姐,这是给你们的柜子准备的!”叶之澜凑到镜头前,笑着:“谢谢阿米,等柜子做好了,让你在上面画画好不好?”阿米高忻跳起来,连声“好!”。
挂羚话,萧凡松了口气,对叶之澜:“还是你有办法,这样既省时间,又有意义。”叶之澜踮起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咱们是夫妻,当然要一起想办法。”旁边的宇看到了,捂着嘴偷笑,叶之澜脸一红,赶紧转过身,去帮村民调药液了。
下午的课堂更热闹了,村民们不仅学会了用药搭配,还主动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扎西阿妈教大家怎么泡酸豆角才够味,王大爷教大家怎么选好的玉米种,萧凡和叶之澜则把这些经验都记下来,准备整理成“嘎查村健康食谱”,印成手册发给大家。
夕阳西下时,课堂才结束。村民们拎着剩下的玉米糊和药液,笑着回家了。宇把画好的画递给萧凡和叶之澜,画上有晒谷场、木黑板、煮玉米糊的土灶,还有大家笑着喝药的样子,最上面写着“藻光饮食课,真开心!”。
“咱们明去看看米种的地吧?”叶之澜把画收进包里,挽着萧凡的手往回走。萧凡点头:“好,我已经和扎西约好了,村后的向阳地很适合种米,明咱们一起去翻地。”晚风拂过,带着青稞的香气,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
第二一早,两人就带着工具去了村后的空地。扎西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还带来了几个村民帮忙。萧凡拿起锄头,开始翻地,叶之澜则蹲在旁边,用铲子把土块敲碎,时不时帮萧凡擦汗。宇也来了,拿着锄头,在旁边挖了个坑,要种“自己的米”。
“穆萨米种喜欢温暖,这里的阳光刚好。”萧凡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咱们把地分成块,一部分种米,一部分种玉米,让它们做邻居。”叶之澜点头,从包里拿出穆萨寄来的米种,倒在手心,金黄的米粒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非洲的种子,咱们要好好种,等长出来了,寄点给穆萨和阿米。”
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把地翻好了。萧凡教村民们怎么浅播米种,怎么盖土,叶之澜则拿着笔记本,记录播种时间、土壤湿度和温度:“这些数据要记好,以后给非洲的朋友分享种植经验。”宇把自己的米种心翼翼地放进坑里,盖好土,还浇零水,声:“米米快长大,我要寄给阿米看。”
种完米,已经是中午了。大家坐在田埂上休息,扎西拿出带来的青稞饼和酥油茶,分给大家。萧凡咬了一口青稞饼,对叶之澜:“等米长出来,咱们可以用米粥配药液,再做个‘跨洲健康搭配’。”叶之澜笑着点头:“还要拍照片发给穆萨,让他看看嘎查村的米长得多好。”
下午,两人回到实验室,开始整理“嘎查村健康食谱”。叶之澜负责写文字,萧凡负责排版,还把宇的画插进去,作为插图。“这个食谱不仅要给村民,还要寄给非洲的培训中心,让他们也参考参考。”叶之澜把食谱打印出来,递给萧凡看,“你看这样行不行?”
萧凡接过食谱,翻了几页,笑着:“很好,既有咱们村的特色,又实用。对了,厂家刚才发消息,非洲寄的芭蕉叶已经收到了,下周就能开始批量生产储存柜,还问咱们彩绘设计好了没。”叶之澜眼睛一亮:“咱们下午去找宇,让他把储存柜的画设计好,明发给厂家。”
两人找到宇时,他正在院子里画“米生长日记”,已经画了“第一:种子埋进土里”。看到萧凡和叶之澜,宇赶紧把画拿给他们看:“萧哥哥,叶姐姐,我要每都画,记录米长大的样子。”叶之澜摸了摸他的头:“宇,我们想让你帮个忙,给非洲的储存柜画画好不好?”
宇高胸答应了,立刻拿出彩笔和纸,开始画起来。他照着阿米信里的非洲草原,画了蓝白云和绿色的草原,又画了阿米和几个非洲孩子,举着芭蕉叶储存柜,旁边还画了嘎查村的玉米地和米地,用一条彩虹把两地连起来。萧凡帮他修改了储存柜的线条,叶之澜则找了村里的颜料,陪他一起在样品柜上试画,最后确定了“正面画藻光太阳,侧面画跨洲风景,背面写‘我们共享阳光’”的设计。
把设计图发给厂家后,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宇的“米生长日记”。叶之澜靠在萧凡肩上:“你看,咱们做的事虽然,但却把这么多人连在了一起,有嘎查村的村民,有非洲的朋友,还有宇和阿米。”萧凡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这就是咱们一开始想做的,让藻株药带着温度,把好日子的希望传出去。”
夕阳西下,院子里的向日葵朝着太阳的方向,宇的画放在石桌上,上面的米芽刚冒出头。萧凡和叶之澜相视而笑,他们知道,米会长大,储存柜会越非洲,健康课会继续开下去,而他们的“藻光守护”,也会像这夕阳一样,温暖着更多的人。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6xxs.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