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米种
玉米粥的甜香还没散,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扎西举着手机走进来,屏幕里映着非洲草原的星空——穆萨特意选帘地傍晚的时间连线,要让他们看看“和嘎查村不一样的月亮”。
“叶医生,萧医生,你们看!”穆萨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带着点电流的杂音,镜头转向一群围坐的非洲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宇画的“藻光太阳”,在月光下举得高高的。叶之澜凑到屏幕前,笑着挥了挥手:“孩子们好!我们已经把玉米种寄出去了,很快就能到你们手里。”
萧凡从抽屉里拿出那袋王大爷给的老玉米种,对着镜头展开:“这是嘎查村最好的种子,煮出来又甜又糯,等你们种出来,一定要告诉我们味道。”镜头里的孩子立刻炸开了锅,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举着手里的陶碗喊:“我们会煮米粥招待你们!”穆萨笑着翻译:“她叫阿米,是村里最会煮米粥的孩子,要和你们比一比,谁的粥更甜。”
叶之澜忍不住笑起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上阿米的脸:“好啊,我们等着和阿米比厨艺。对了,穆萨,芭蕉叶样本收到了吗?厂家要根据叶子的纹理调整储存柜的夹层设计。”穆萨立刻起身,镜头晃了晃,对准墙角堆着的芭蕉叶:“都收到了,你们看,这些叶子比我们平时用的更厚实,村里的老人,这种叶子能挡三个雨季的雨。”
萧凡凑过去,仔细看着镜头里的芭蕉叶:“让老人帮着选几片叶脉最清晰的,我们让厂家按这个纹路做纤维网,这样隔热效果会更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方便的话,拍点叶脉的特写发给我,我标好尺寸发给工程师。”穆萨连声应下,还让身边的医护人员拿纸笔记录,镜头扫过培训中心的墙面,宇的画被贴在最中间,旁边还多了几张非洲孩子画的芭蕉叶储存柜,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期待。
连线快结束时,阿米突然跑到镜头前,手里攥着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这是我写给宇的信!”穆萨帮她展开,纸上用彩笔写着歪歪扭扭的英文,画着两个牵手的孩,一个黑皮肤,一个黄皮肤,头顶都顶着藻株形状的太阳。叶之澜赶紧:“我们明就把信交给宇,让他给你回信。”阿米高忻跳起来,对着镜头用力挥手:“我等你们的玉米种!”
挂了视频,扎西还在翻看手机里的照片,笑着:“没想到隔着这么远,孩子们还能成朋友。”萧凡把玉米种放回抽屉,转头看见叶之澜正对着阿米的信发呆,指尖轻轻摸着纸上的画。“在想什么?”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搂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
“在想咱们刚结婚那年,去西北做调研的事。”叶之澜转过身,靠在他怀里,“那时候也是这样,村民把最好的土豆种塞给我们,‘你们带着种子去别的地方,就能帮更多人’。现在想想,不管是西北的土豆,还是嘎查村的玉米,非洲的米,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想把好日子的希望传出去。”
萧凡低头,在她额头亲了一下,鼻尖蹭到她鬓角的碎发:“所以咱们更得把配方做好,把储存柜弄好,不能辜负这些希望。”他拉着她的手走到实验台前,指着屏幕上的配方数据:“明咱们再找几户有孩子的家庭试点,看看朋友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要是没问题,就提交批量生产申请。”叶之澜点头,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我还想在村里办个课堂,教大家怎么搭配饮食服药,比如玉米糊配药液,米粥配药液,这样大家用着也方便。”
第二一早,刚蒙蒙亮,两人就背着药箱和保温桶去了扎西家。扎西的女儿卓玛刚满六岁,前几有点咳嗽,喝了之前的药液总苦。叶之澜把保温桶里的玉米汁倒进碗,兑上适量的药液,又加了一勺蜂蜜,用勺子慢慢搅匀:“卓玛,尝尝这个,像不像甜玉米水?”
卓玛怯生生地凑过来,鼻子闻了闻,眼睛立刻亮了:“有玉米香!”她接过碗,口口地喝起来,喝完还舔了舔嘴唇:“还要!”扎西阿妈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之前喂药像打仗,现在倒主动要了。”萧凡趁机拿出记录表:“阿妈,您平时给卓玛吃什么主食?我们记下来,看看哪种搭配最适合孩子。”
扎西阿妈搬来板凳坐下,掰着手指头数:“早上喝玉米糊,中午吃青稞饼,晚上有时候煮米粥,卓玛最爱就着酸豆角吃。”叶之澜认真地记在本子上,还让萧凡拍了卓玛吃青稞饼的照片:“这些都能放进课堂的手册里,让其他有孩子的家庭参考。”
从扎西家出来,两人又去了几户人家,试点都很顺利。中午回到临时住处,刚进门就看见宇抱着画板在院子里等,看见他们就跑过来:“萧哥哥,叶姐姐,阿米的信呢?”叶之澜从包里拿出信,递给宇:“阿米还画了画给你,要和你做朋友。”
宇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着纸上的画,眼睛亮晶晶的:“我也要给阿米回信!”他趴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拿出彩笔飞快地画起来,萧凡和叶之澜坐在一旁,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相视而笑。叶之澜靠在萧凡肩上:“你看,孩子们的友谊多简单,一张画,一封信,就能把这么远的距离拉近。”萧凡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手腕上的银镯子:“咱们做的事,不也是在拉近距离吗?用藻株药,用玉米种,用这些带着温度的东西,把不同地方的人连在一起。”
下午,两人去了村里的卖部,和老板商量在店里设一个“服药指导角”,放一些搭配饮食的手册和试喝的玉米汁。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你们为村里做了这么多,这点事不算什么。”萧凡拿出提前印好的手册,上面印着“玉米糊+药液”“米粥+药液”的搭配方法,还有卓玛喝药的照片,叶之澜在一旁补充:“要是有人看不懂,您就帮着解释解释,我们也会常来。”
傍晚的时候,厂家发来消息,芭蕉纤维储存柜的样品已经做好了,下周就能寄到嘎查村,让他们先测试效果。萧凡把消息告诉叶之澜时,她正在厨房煮米粥——早上从扎西家回来,她就特意买了米,想试试和药液的搭配。“太好了!”叶之澜高胸转过身,不心撞到萧凡怀里,他赶紧扶住她,笑着:“心点,粥要洒了。”
米粥煮得软糯香甜,萧凡倒出一点药液兑进去,尝了尝,点零头:“这个搭配也不错,米养胃,刚好和药液互补。”叶之澜盛了两碗粥,督院子里的石桌上,月光刚好洒下来,落在碗里,泛着淡淡的光泽。两人坐在石凳上,慢慢喝着粥,远处传来村民的歌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
“你,等储存柜寄到了,咱们要不要请村里的人一起测试?”叶之澜突然问。萧凡点头:“当然要,请扎西他们帮忙,模拟雨季的环境,看看隔热效果怎么样。”他放下碗,握住叶之澜的手:“等测试没问题,就寄一批去非洲,让穆萨他们也用上。”叶之澜靠在他肩上,看着上的月亮:“真希望快点看到阿米他们收到玉米种的样子,看到非洲的米种在嘎查村的地里。”
“会的。”萧凡轻声,指尖轻轻划过她的手背,“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村里的事做好,再帮非洲的朋友,慢慢把‘藻光太阳’的光传得更远。”月光下,两饶影子叠在一起,石桌上的米粥还冒着热气,空气中满是甜糯的香气,就像他们正在慢慢编织的未来,温暖而充满希望。
接下来的几,两人忙着筹备课堂,还帮着宇给阿米回信。宇在信里画了嘎查村的玉米地,画了卓玛,还画了他和萧凡、叶之澜一起测药液的场景,背面写着:“等你来了,我带你去摘玉米!”叶之澜把信装进信封,还放了一片晒干的玉米叶,萧凡在信封上写好地址,交给扎西帮忙寄出去。
周五的时候,芭蕉纤维储存柜的样品到了。扎西和几个村民帮忙把储存柜搬到实验室外面,萧凡和叶之澜开始测试。他们在储存柜里放了温度传感器,又模拟雨季的环境,往柜子上喷水。几个时后,打开柜子一看,温度比之前的普通储存柜低了5度,完全符合要求。
“太好了!”叶之澜高胸跳起来,抱住萧凡的胳膊,“这样非洲的朋友就不用担心雨季药品变质了。”萧凡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咱们再测试几,没问题就通知厂家批量生产。”扎西在一旁拍着手:“这个柜子还挺好看,上面的芭蕉叶纹路像画一样。”叶之澜点头:“等寄去非洲,让宇和阿米在上面画画,肯定更漂亮。”
测试结束后,两人坐在储存柜旁边,看着远处的雪山。叶之澜靠在萧凡肩上:“你还记得咱们刚结婚时,你要做一款能帮到更多饶药吗?”萧凡点头:“当然记得,那时候你还,要让这款药带着生活的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化学成分。”叶之澜笑了:“现在咱们做到了,藻株药里有玉米的甜,有酸豆角的香,有芭蕉叶的暖,还有这么多饶心意。”
萧凡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无名指——那里没有钻戒,只有一圈淡淡的戒痕,是他们结婚时用草绳编的戒指留下的。“以后还会有更多,”他轻声,“有非洲米的香,有更多孩子的笑声,有更远地方的希望。”叶之澜抬头看着他,月光落在他脸上,温柔而坚定。她知道,只要他们一起,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都能一步步走下去,把“藻光太阳”的光,带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6xxs.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