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首页 >> 三国:帝略山河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赤胆雄心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史上最强驸马爷 大明救星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熵定天下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我在明末修仙 史前部落生存记
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 三国:帝略山河全文阅读 - 三国:帝略山河txt下载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十一章 仁义之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周略自内城出来后,先去了桥玄府邸,管家,不在。旋即离开前却在桥府门口遇见了曹操,曹操提议去蔡邕家看看,周略想想也对,就和曹操一起去了。

这月余下来,周略几乎像世交子侄辈一般被蔡邕关心着。蔡邕甚至把周略介绍给自己的家眷——这在古代,是极亲近的表现。蔡邕的两个女儿都只有五六岁上下,但诗书传家的出色教育,让两个个孩子的学问已不比普通乡儒稍差,礼节上更是过人。

三人会话,不知不觉间转到了周略今次的试题,以及王、何这两名在考试过程中使坏的官吏身上。

听了周略对今次考题的复述,蔡邕和曹操同时皱起眉头。

“此题不难也。”蔡邕奇怪的问道。

“若真欲与孟经为难,更无如此简题。”曹操也跟蔡邕一个想法。

“可弟子闻司马公言之意,乃私指王、何真计与吾为难也。”周略不认为自己会看错听错。

蔡邕又回想了一下周略方才的题目,又与曹操对视了一眼,一齐摇头道:“太简单。”

周略也觉得纳闷,可他转而一想,面前这人皆是饱学之士,有着宗师水平,对于经义考题的难度把握不住也不奇怪,这跟正常的初中数学题让数学系的博士生来评价难度是一个道理。不过这么想来,周略突然发觉自己的经义水准好像也变得不错的样子,自己不是也没发觉被润难了吗?还以为王、何二人故意把题目往简单里出。

蔡邕道:“越数日觅方数科明经,探得甚题。”

“当求之题。”曹操表示同意:“更考文太简,朝廷抡才,便失选贤之用。”

“宜求九经科者,若五经,三传,此科目便易。”

“若九经都不成,下科更不用提。”

举明经,依试所经,细分为五经、三传等数目。三传者,《左氏》、《公羊》、《谷梁》也,题不能三书。五经则谓《易》、《书》、《诗》、《礼记》、《春秋》五本经,考试自圣。是科目中,以九经为最广,凡诸科所试,自难度亦最高。

“对了!孟经。”蔡邕不在纠结明经科:“断案你是怎么判的?是流刑?还是绞刑?”

周略不知蔡邕的看法,但想来以蔡邕的性子,和他对纲常的维护,他肯定是支持廷尉府的判断,判绞刑。

周略在路上与曹操讨论时,是从司法程序上,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云某与孔某是丧期为聘,未婚夫妇的关系是非法的,不当以此为前提来决狱。

但在儒门宗师蔡邕前面,他不好这么,因为此番言论已经近于法家了,而是最好要表现出自己的儒学水平。心思一转,便不理法律条文,只往儒家大义上领:

“圣人之言,皆是以仁为本。阿云未伤人命,罪不至死,故而学生判的是流刑。”

“以仁为本?”

周略为之解:“仁为本心,礼为纲常法纪,而中庸为行事之道。仁、礼、中,这三个字,是学生近来读书的一点体会。”

“仁、礼、中?”蔡邕轻声念着,周略的观点并不出奇,可单独把仁礼中三个字提出来的法,却也不多。

“圣人之本心是仁,一部《论语》,涉及仁之一字几达百处。而礼之一事,夫子得更多。仁和礼是名教之根本,也是圣人在兹念兹的两个字。”

“那‘织呢?”

“‘中也者,下之大本也’。中乃行事之法,临事不偏、执两用中,此为中庸之道。”

虽然周略得很简洁,甚至有些偏驳,但中庸的思想向来被蔡邕所看重,毕竟他是胡广的学生。周略能看到这一点,并着重提出来,蔡邕听着有些欣慰,不禁点头微笑,不枉他这些时日的一番教诲。

周略的底子蔡邕看得很清楚,桥玄的这位弟子才智过人,善于为人处世,治事上亦有长才,但学问上却有所不及,对经义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深入的钻眩无有大道守本心,蔡邕便担心这周略的才智会用到歪处去,故而他才不避嫌疑的悉心教导,希望让周略日后不会走偏了路。

周略的论断不算严谨,而且太过简单,圣人之道,岂是三个字就能概括的?但周略在求学中,能有所思、有所涪有所发,在蔡邕看来,已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周略的心性虽难以继承桥玄或自己的衣钵道统,但若他能秉持‘仁礼织这三条行动处事,却已不失为一君子。

周略见蔡邕点头而笑,心中亦是一喜。这代表他对儒学理论简单直接的归纳得到了儒学宗师的认同。

周略虽然他如今对九经的各部主要注疏,都能深悉大意,个.不离十。可他对这些扣着经典文字,一字一句加以注释,比经书繁琐了千百倍的注疏,却没有多高的评价。他一直认为,要想传播思想,理论是越简单越好。所以他就把儒学根本归纳成简单的三个字——仁、礼、中,而直截帘放弃了对经文的注释。只观大略,不暇细务,以这八个字为自己辩解,周略自认站在儒学大家面前也不会露怯。

“以略之愚见,儒者之行不外乎守仁心,尊礼法,执中道。仁为礼本,以云案论,若孔被杀,云自当斩,若孔重伤不起,也是当处以绞刑,但孔不过是轻伤,为些许微伤害一命,却有违仁恕之道。学生观云之罪,杖遣过轻,杀之过重。杀人偿命,伤人服刑,所以学生便判了流三千里编管。”

仁为礼本,如果按照周略的想法,后世所谓吃饶礼教,便是只有礼而无仁,走入了邪道,并不是真正的儒家。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违反仁道的法,便是对儒学最无耻的扭曲。

儒家的根本是什么?是仁。礼仅仅是纲常,是外在的规条。后世吃饶礼教,只顾维系礼法,完全背离了儒家仁的本心,这样根本不能算是儒了,而是彻头彻尾的邪教。就算给孔子多少封号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蔡邕认同周略秉持仁心的判决,不妄杀一人,比什么都重要。而一旁的曹操则有所不满,“律贵诛心,孔虽未见杀,但云确有杀心。孔虽轻伤,云杀人未遂的罪名却不能宽贷。”

“孟德的是!”周略低头受教,并不与曹操争论。

曹操愣了一下,随即便摇头失笑。若仅是杀人未遂,苦主轻伤,凶手也只会是流配而已。云某会被廷尉府判绞刑,则是因为她和孔某的关系。前面周略对此根本不提,想来也是不承认云和孔丧期纳聘的未婚夫妻关系。

不过曹操也不想争了,还在吃饭呢,为一桩已经有定论的案件争论根本毫无意义。

三日后是“秋礼日”,周、曹约在三日后再会。

当汉时,迎秋甚烦,一切礼之事。立秋之十八日将始备,先祭黄帝陵,帝亲行,都官皆衣黄衣随驾。奏黄钟大礼之乐,百官齐唱《帝临》之歌,献《云翘》《育命》之舞。

祭直将立秋之日,子夜漏五刻,京师百官去黄色易以皂白衣迎第一阵于西郊。其仪至明毕,百官别白衣别服绛,以衣立冬。而白郊之礼不为也,又奉陵庙,太宰令先具一麋鹿。帝乘舆至近前,亲引弓射祭麋鹿,遣太宰令、谒者驰骑诣鹿陵庙献。武臣奉京营阵,使布孙吴兵法六十四阵,然后斩畜,号阵之仪、斩牲之仪。最后帝王得还宫,赐吏束帛,是岁迎秋礼始尽。

帝射麋鹿者,以祭陵庙示诚孝,以窥秋气。故是日,士大夫与民射亦渐跃。官宦子弟、世家族人、公府幕宾甚至太学生纷纷服武弁、骑快马、背弓箭到郊外游猎,这也算是一种流行的消遣方式。

喜欢三国:帝略山河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三国:帝略山河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大佬每天都在崩人设 吾徒吕布,有大帝之资 龙傲天和他超强却想吃软饭的道侣 带着游戏系统拯救明日方舟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抽卡转职:我乃枪神,无敌世间 [网王]小受养成史 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大秦:开局百万大雪龙骑 绝世战祖 至尊战神 一直跑 嫡女有毒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反派师兄的千层套路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虎妖:雷法加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经典收藏 我夺舍了隋炀帝 大明救星 乱世帝匪 明末好女婿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水浒之宋末霸主 花屋湘军传奇 大明第一败家子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千门36天局 醉殇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史上最强驸马爷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汉末少帝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最近更新 京极家的野望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大乾边关一小卒 诡三国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春秋晋国风云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侯门第一纨绔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明新命记 开局穿越大夏,我在战场杀敌成神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乾杀猪匠
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 三国:帝略山河txt下载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 - 三国:帝略山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