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下有个村庄,村后往西走十里地,有片老林子,遮蔽日的,几百年的红松、柞木、白桦一棵挨着一棵。这林子里住着个姓秦的老汉,约莫六十来岁,满脸皱纹像是老树的年轮,一双眼睛却亮得很。老秦是这山林的看守人,一守就是三十年。
老秦有个宝贝,是个铜铃,鸡蛋大,颜色暗沉,上面刻着些云纹。这铃铛不寻常,据是老秦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只在迷路的人需要指引时才会响起。铃声清脆悠扬,能穿透密林,让人循着声音找到出路。
这年秋,村里有个叫赵二的猎户,三十出头,膀大腰圆,是村里出了名的倔脾气。他媳妇刚生了娃,家里穷得叮当响,眼看着冬要来了,连买棉衣的钱都凑不齐。赵二听镇上有钱人家愿意出大价钱买古木做棺材,就打起了老林子里那几棵百年红松的主意。
这一大早,赵二提着斧头悄悄进了山。他专挑没人走的路,生怕被人发现。越往林子深处走,光线越暗,参古树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赵二心里发慌,但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走。
“只要砍倒一棵,卖了钱,这个冬就好过了。”赵二自言自语,给自己打气。
他在林子里转悠了大半,总算找到一棵两人合抱粗的红松。赵二抡起斧头正要砍,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来。那声音忽远忽近,像是在指引什么方向。赵二心里奇怪,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铃声?
他放下斧头,循着声音走去,想看看究竟。来也怪,那铃声总是在他前面不远处响着,引着他往前走。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赵二一抬头,看见老秦正坐在一棵大树下,笑眯眯地看着他。
“赵二啊,这大老远的来林子里转悠,是迷路了?”老秦问道,手里的铜铃还在微微晃动。
赵二脸一红,支支吾吾地:“是、是迷路了,多谢秦叔指引。”
老秦也不点破,从怀里掏出个馍馍递给赵二:“坐下歇歇吧,这老林子大着呢,容易走丢。我在这守了三十年,还不敢认得每一条路呢。”
赵二接过馍馍,心里七上八下的。老秦也不急着催他,慢悠悠讲起这林子的故事。
“你看那棵歪脖子松树,我时候它就在那了,听我太爷爷那辈它就已经长了好几十年。这林子里的树,都是有年头的老人家了。”老秦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古松道。
赵二心不在焉地听着,眼睛不时瞟向自己放斧头的方向。
老秦看出他的心思,叹了口气:“赵二啊,我知道你家里困难。可这林子是咱们的根啊,砍了一棵百年老树,不过是一时的温饱。可要是大家都来砍,不出几年,这林子就没了,到时候水土流失,山洪暴发,遭殃的是咱们子孙后代啊。”
赵二低着头不话。老秦又道:“这样吧,我认识镇上一个掌柜的,他那儿缺个搬运工,活是累点,但工钱不错。我帮你情,你去那干一阵子,先把冬熬过去。”
赵二嘴上应着,心里却不服气。他觉得老秦是站着话不腰疼,自己守着这么大一片林子,却不肯让人砍一棵树救急。
歇了一会,赵二推家里有事,告辞走了。老秦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手里的铜铃轻轻响了一声。
赵二没有回家,而是绕了个圈子,又回到那棵红松前。他抡起斧头,狠狠砍了下去。
“轰隆!”
就在斧头落下的一瞬间,原本晴朗的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下,正中赵二身旁的一棵枯树。枯树顿时燃起大火,倒下的树枝把赵二压在了下面。
赵二只觉得腿上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老秦的木屋里,腿上敷着草药。老秦正坐在火堆旁熬药,见他醒了,忙端过一碗药汤。
“你子命大,那雷要是偏一点,你就交代了。”老秦道,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关牵
原来老秦听到雷声,觉得不对劲,循着铜铃的指引找到了被压在树枝下的赵二,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救出来。
赵二看着老秦忙前忙后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哑着嗓子问:“秦叔,你为啥要救我?我、我是要去砍树的啊...”
老秦笑了笑:“树是死的,人是活的。再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在养赡那几,赵二看着老秦每巡林,给受赡动物治伤,清理枯枝防止山火,这才明白守林饶不易。老秦也教他认了不少草药,告诉他哪些可以采来卖钱,既不破坏林子,又能贴补家用。
赵二的伤好后,没有马上回家,而是跟着老秦又巡了几林。他看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听着鸟鸣声声,突然明白了老秦为什么要用生命守护这片林子。
“秦叔,我、我想跟你一起守林。”一傍晚,赵二鼓起勇气道。
老秦先是一愣,随后欣慰地笑了:“好啊,正好我这把老骨头也需要个帮手。”
从此,赵二成了守林人。他力气大,能干很多老秦干不动的活。老秦则把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搭档。
转眼到邻二年春,气异常干燥。一午后,赵二巡林时闻到一股烟味,他心头一紧,赶紧朝着冒烟的方向跑去。只见林子东边已经燃起了大火,风助火势,越烧越旺。
赵二连忙吹响警哨,同时跑回木屋找老秦。老秦一听山火,脸色顿时变了。
“快,去村里报信!这火势单凭咱俩灭不了!”老秦喊道。
赵二拔腿就往村里跑。老秦则拿起铜铃,朝着火场奔去。他一边跑一边摇铃,铃声在火场中异常清晰,指引着可能被困的人逃生。
村里人听到消息,纷纷拿着水桶、铁锹赶来灭火。可是火势太大,浓烟滚滚,根本看不清路。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一阵清脆的铃声从火场中传来,在噼啪的燃烧声中格外清晰。
“是秦老汉的铜铃!”有人喊道。
“跟着铃声走!它能带我们找到水源和最好的灭火位置!”赵二大声。
村民们循着铃声,果然找到了一条溪和一处火势较弱的地方。大家齐心协力,挖隔离带、泼水灭火,忙活了整整一夜,终于在亮前把火扑灭了。
大火过后,村民们发现老秦昏倒在一处岩石后面,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铜铃。原来是老秦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场中摇铃指引大家。赵二赶紧把老秦背回家,细心照料。
这件事之后,铜铃的故事就传开了。大家都这铃铛是神铃,保佑着这片山林。老秦和赵二更是成了村民敬重的对象,经常有人主动来帮忙巡林、植树。
如今,那铜铃还挂在老秦木屋的门前,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声。老秦和赵二依然守护着这片祖辈传下来的林子,而“护林神铃”的故事,也一代代传了下去。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