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军如退潮,萧瑟卷过深谷,铁甲残破的将军李铮踉跄奔逃,身后追兵的呼喊与刀锋寒光紧追不舍。他终于一头撞入苍莽群山,攀至峰顶一处幽暗洞穴前,再无一丝力气。背倚冰凉石壁,他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寒光映照着他眼中死灰般的绝望——他败了,数万将士埋骨异乡,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剑锋即将吻上颈项的刹那,山巅的气流忽如叹息般轻柔拂过,缠绕上他执剑的手腕。紧接着,一个无比熟悉、早已长眠于黄土之下的声音,清晰地在他耳边响起:“铮哥儿,几时变得这般软弱了?”
李铮浑身剧震,猛地抬头,四顾无人,唯有山风穿林而过。他以为是濒死的幻觉,可那声音却再次响起,带着旧日沙场并肩的温暖笑意:“当年我们初上战场,你被敌将围困,浑身浴血还不肯退半步,如今倒要学那自刎的项羽了?”
“……子明?”李铮声音嘶哑,剑尖微微颤抖,“是你……是你来接我了吗?”
“接你去做个怯懦的鬼?”声音带着旧日的爽朗,“你忘了?你过,要带兄弟们打胜仗,回家乡!如今你一死了之,那些跟着你出生入死的弟兄们,魂魄在黄泉路上该骂你李铮是个没骨头的孬种了!”
“子明!”李铮悲呼一声,长剑“当啷”坠地。他双膝跪地,泪水汹涌而出,积压的绝望被这声音猛地撕开一道口子,汹涌的痛楚与不甘喷薄而出。他对着虚空,对着那仿佛来自亡友的慰藉,将满腔的委屈、不甘、悔恨,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那声音耐心地听着,时而应和,时而以旧日情谊温言劝慰,如同一捧滚烫的炭火,慢慢煨热了他冻僵的心。
不知过了多久,李铮眼中死灰渐褪,重新燃起一点微弱却执拗的火苗。他挣扎着站起,拾起长剑,紧紧握在手郑就在这时,山风又起,这一次,风中竟夹杂着截然不同的声音——那是敌军将领粗豪的嗓音,正得意洋洋地布置着下一步追剿计划:“……李铮残部不足千人,必定龟缩在黑风峡一带!传令三军,明日卯时三刻,分三路合围,务必生擒李铮,碎尸万段!”
李铮浑身一凛,如遭雷击!这声音,这计策,分明是敌军主将的谋划!他猛地平洞口,凝神细听,风声愈发清晰,将敌军兵力部署、行军路线、甚至将领间轻慢的笑语,都一丝不漏地送入他耳郑这简直是赐的情报!他眼中那点火星瞬间爆燃成熊熊烈焰,一个大胆的反击计划在心中急速成型。
“多谢……多谢子明指点!”李铮对着虚空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不再犹豫,如一头苏醒的雄狮,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潜下山去。
接下来的日子,李铮如同鬼魅,利用山风送来的情报,带领残部在崇山峻岭间与追兵周旋。他精准地预判敌军动向,设下埋伏,以少胜多,一次次将数倍于己的敌军击溃。每一次绝境逢生,每一次以弱胜强,都让他更加确信,是子明的英灵在冥冥中护佑着他,是那山巅的奇风在指引着他。他心中的斗志如烈火烹油,愈战愈勇。
月余之后,黑风峡。李铮已悄然集结起数千溃散的旧部,严阵以待。当敌军主力按照他们“得意”的谋划,大摇大摆地进入这狭窄的峡谷时,李铮一声令下,滚木礌石如山崩,箭矢如雨下,预先埋伏的精锐从两侧绝壁杀出!敌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自相践踏。李铮一马当先,长剑所指,所向披靡,最终生擒列军主将。
尘埃落定,残阳如血。李铮站在峡谷高处,望着脚下狼藉的战场和欢呼的将士,百感交集。他脱下染血的战甲,换上一身素衣,独自一人,带着满心的感激与敬畏,再次踏上了通往那座神秘山峰的路。
他来到峰顶洞穴前,恭敬地跪下,深深叩首:“恩公在上!李铮得胜归来,全赖恩公指点迷津,赐我情报!此恩绰,李铮没齿难忘!愿在此为恩公立庙,香火供奉,永世不绝!”
话音落下,山间一片寂静,只有松涛阵阵。他抬起头,期待着能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或是看到什么异象。然而,什么也没樱只有一阵清凉无比的山风,不知从何处吹来,温柔地拂过他的脸颊,拂过他额角的汗珠,带着山林草木的清新气息,在他耳边低低地盘旋,仿佛一句极轻极轻的叹息,又像一句温柔的低语:
“不必谢……我只是……不想听到悲赡声音。”
风过无痕,只留下满山草木轻轻摇曳。李铮怔怔地跪在那里,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他终于明白,那并非亡友显灵,而是这山巅无形无质、却心怀悲悯的生灵。它没有实体,只是一团能听懂万物心声的风,它孤独地守在这里,却用最温柔的方式,抚平了一个绝望灵魂的裂痕,扭转了一场战争的结局。
李铮缓缓起身,对着空茫的山风,对着那看不见的善意,再次深深一揖。他没有立庙,只是默默记下了这座山,记下了这阵风。从此,每当军中有人心灰意冷,或遇困境难解,李铮便会讲述那个山巅的传,讲述那阵不愿听闻悲赡风。而那阵风,依旧在山巅盘旋,倾听着万物的悲欢,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许正悄悄拂去另一颗心上即将凝结的寒霜。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