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寒风依旧,然政治风云已然焕然一新。大明\"乌斯藏都司\"的牌匾在逻些城头熠熠生辉,标志着这片土地正式纳入大明帝国版图。主帅邓愈率领主力部队凯旋回朝,旌旗招展,士气高昂。然而,征南将军沐英的大帐内,气氛却截然不同,烛火摇曳中透着一股隐秘的紧张。
沐英屏退左右,取出一卷黄绫密旨,神色凝重地递予宋青书:“国师,吐蕃方定,陛下却有新的旨意。”
他压低声音,“陛下在招抚吐蕃的同时,亦曾遣使前往云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孰料此獠冥顽不化,竟将使斩杀,悬首示众,公然挑衅威!陛下闻讯震怒,已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主将,永昌侯蓝玉为副,自湖广、四川两路发兵。陛下密令本帅,率我西路军为偏师,并请国师统筹武林义士相助,三路大军合击,务必平定大理,永绝西南后患!”
宋青书展开密旨,快速浏览,眉头微蹙。他沉吟片刻,抬头道:“沐帅,梁王据守云南多年,根深蒂固,且地形险要,强攻必是硬仗,纵然能胜,亦恐伤亡惨重,玉石俱焚,非上之选。”
“哦?”沐英眼中精光一闪,“国师莫非有良策?”
宋青书颔首:“不瞒沐帅,昔年在下游历西南,曾偶然救下大理总管段宝性命。此人乃前朝大理段氏后裔,在滇西颇有威望,且心向中原。我曾与他有约:若见大明王师,特别是沐字帅旗,他当举全族之力,里应外合,共襄义举。”
沐英闻言大喜,拍案道:“竟有此事!若得段宝内应,破梁王易如反掌!”但喜悦之色旋即被忧虑取代,“只是……如今梁王知我大军将至,已将通往大理的各处要道严密封锁,尤其是曲靖一带,重兵布防,盘查极严。我们派出的几波探子,皆无法逾越,消息如何能送到段宝手中?”
帐内一时陷入沉默。正在此时,亲兵来报:“慕容先生求见。”
只见慕容义翩然入帐,身后跟着一人,竟是面色平和了许多的铁骨上人。慕容义拱手道:“大帅,国师。铁骨上人自那日败于在下,又蒙国师与尊者点化,已然顿悟。他深感昔日执着武力,误入歧途,昨夜竟夜访少林营地,欲斩断尘缘,皈依佛门,潜心忏悔。”
沐英与宋青书皆感意外。慕容义继续道:“少林高僧觉其心诚,然因其出身复杂,未敢遽然收录,让在下前来禀明大帅与国师。不过,在下来时,却想到一事。梁王封锁虽严,但对来自北方,尤其是与明军为敌的势力,或许戒备稍松。铁骨上人深知卜纳剌内部情状,若假扮成卜纳剌派往大理联络抗明的密使,或有机会混入城郑”
铁骨上人上前一步,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往日罪孽深重,蒙慕容先生与诸位不杀之恩,又得佛法点化,愿以此残躯,戴罪立功。若能为大军入滇略尽绵薄,亦是功德一件。”
宋青书与沐英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亮光。沐英抚掌笑道:“此计大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梁王绝料不到我们会从北面‘敌营’中派人进去!”
宋青书亦点头:“慕容先生机变百出,铁骨上人迷途知返,此乃助我也。”
他当即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心拿出一半块温润的虎形玉佩,郑重交给慕容义:“慕容先生,此谋年我与段宝约定的信物,见佩如见人。你二人此行,关乎数万将士性命与云南百姓福祉,务必谨慎!”
慕容义接过玉佩,肃然道:“国师、大帅放心,慕容义定不辱命!”铁骨上人也深深一揖。
次日,慕容义与铁骨上人便扮作风尘仆仆的西域客商,带着“卜纳剌王爷的密信”,朝着被重兵围困的云南大理方向,悄然进发。一场关乎西南大局的暗战,就此拉开序幕。而沐英与宋青书,则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正面进攻,只待城内佳音。
慕容义与铁骨上人一路南行,越是接近云南,盘查越是严密。所幸铁骨上人对吐蕃、羌塘乃至滇西北的地形、部族关系极为熟悉,更兼慕容义机变百出,二人或假扮成贩运药材的商贾,或伪装成朝圣的喇嘛,几经周折,终于有惊无险地穿越了梁王布下的外围防线,抵达大理城下。
此时的大理城,已是风声鹤唳,戒备森严。城头元军旗帜林立,巡逻队往来不绝。慕容义与铁骨上人并未直接求见段宝,而是按照计划,首先亮明“卜纳剌王爷密使”的身份,求见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梁王闻报,心中疑窦丛生。卜纳剌败逃西北,音讯全无,此时突然派来密使,是真是假?他生性多疑,即刻下令将二人带入王宫偏殿,并召来麾下赤焰卫统领、以精明狡黠着称的哈日勒,以及数名心腹高手,名为陪同,实为监视试探。
偏殿之内,烛光昏暗,气氛凝重。梁王高踞主位,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殿下二人。慕容义从容不迫,呈上伪造的密信,信中言辞恳切,言及卜纳剌欲与梁王结盟,共抗明军,并愿提供吐蕃方向的牵制。
“卜纳剌如今自身难保,还有心思与本王结盟?”梁王冷笑一声,语带讥讽。
铁骨上人上前一步,合十道:“阿弥陀佛。王爷明鉴,我主虽暂受挫折,然根基未失,西北广袤,足以周旋。明军火器虽利,然补给漫长,只要梁王殿下能凭借险坚守,耗其锐气,我主在后方袭扰,届时内外夹攻,未必不能扭转战局。”
他言辞沉稳,更关键的是,他对卜纳剌军中的细节、乃至一些只有高层才知的秘辛都了如指掌,不由得梁王不信了几分。
然而,梁王并未完全放心。他忽设夜宴,席间频频劝酒,更有意让麾下武士“以武助兴”。一名赤焰卫高手佯装醉酒,舞动弯刀,刀光霍霍,直逼慕容义面门,看似失手,实为试探。慕容义面色不变,手中折扇似无意间一抬一拨,使的正是斗转星移的巧劲,那凌厉的刀锋竟被引得偏向一旁,削去了桌角,而慕容义衣袂未损。他淡然一笑:“壮士好刀法,只是酒须慢饮,刀宜稳持。”
这番从容气度,更让梁王觉得此二人深不可测。此后数日,赤焰卫的监视如影随形,慕容义与铁骨上人仿若未觉,言行谨慎,只是暗中观察大理城防与段宝府邸的方位守卫,苦于没有合适时机接触。
喜欢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m.6xxs.com)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