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轻松的话题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嗯,你的对,考都考完了,就不去想了,咱们回去吧!”
随着最后一科交卷铃声的远去,紧绷的弦骤然松开,随之而来的并非彻底的轻松,而是另一种更磨饶情绪——等待。
唯一的官方消息来源是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和报纸。
每清晨和傍晚,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都会调到固定的新闻频道,人们竖着耳朵,生怕错过关于“高考录取工作进展”的只言片语。
报纸更是被抢着传阅,尤其是教育版的豆腐块文章,会被反复研读,试图从中解读出风向。
陆青阳白会去飞虹厂在京城的联络点处理一些事务,虽然厂子在穗城,但京城也有业务往来。
晚上回家,他会陪孩子玩耍,耐心地给鱼儿念儿歌,陪石头玩他新买的拨浪鼓。
倒是沈茉,随着日子逐渐接近,越发的开始急躁起来。
陆青阳安慰道:“分数线没出,录取没开始,现在想什么都没用,相信我,结果不会差,退一万步讲,路还多着呢。”
1978年的高考录取规则与现代截然不同。
不是先知道分数再精挑细选,而是在分数未知、录取线未知的情况下,就要在志愿表上填写报考的大学。
方家的客厅里,沈茉拿着志愿表,眉头紧锁。
她反复核对着自己估算的分数区间,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青阳。”她抬起头,求助似的看向坐在旁边的丈夫,眼中满是忐忑,“你帮我看看……我估算的这个分数,报京城医科大学……真的稳吗?万一……万一估错了,或者今年分数线突然涨了呢?”
她最担心的还是那场考砸聊数学,总觉得会拖后腿。
陆青阳放下手中的报纸,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志愿表和招生简章。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仔细看了看沈茉估算的各科分数和总分区间,然后翻到京城医科大学那一页,看了看往年的参考线和今年的招生人数。
“京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他沉吟片刻,语气沉稳而笃定,“茉,你估算的总分,就算是按最保守的情况,也稳稳超出去年医科大的录取线一大截了。
今年招生人数没减少,题目整体难度公认比去年大,尤其是数学,大家分数都不会高。
你的政治、语文、英语都答得很好,基础分抓得牢。
数学就算最后两道大题没得分,前面的分你也丢不了多少。相信我,这个分数区间,报医科大,绝对没问题。”
他看着沈茉依旧写满担忧的眼睛,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你还不相信我?”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
沈茉想起他考前精准的押题,还有他一直以来展现出的判断力和远见。
是啊,她不相信自己,难道还不相信青阳吗?他从未让她失望过。
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沈茉深吸一口气,终于拿起钢笔,在“第一志愿”那一栏,郑重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京城医科大学”和“临床医学”专业。
填完自己的,沈茉松了一口气,随即好奇地看向陆青阳:“那……你填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她想着,以青阳的能力和飞虹厂的基础,可能会选择与经济管理或者轻工纺织相关的专业?
毕竟这更“实用”。
陆青阳笑了笑,拿起自己的志愿表,没有丝毫犹豫。
在“第一志愿”那一栏,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京城大学!
“京城大学?!” 沈茉的惊呼脱口而出。
她刚才心里那点关于自己志愿的担忧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满心的震惊,“你……你要填京城大学?!”
喜欢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