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后,沈良并没有马上休息。
他坐在简陋的木桌前,在昏黄的白炽灯下绘制着图纸。
挖掘机的核心是液压系统。
1980年代的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所有的高端液压件都依赖进口。
但沈良知道,只要掌握了关键技术,完全可以用现有条件制造出性能不错的产品。
“液压泵的排量控制...”他在纸上快速标注着参数。
门外传来脚步声,沈良连忙将图纸收了起来。
“沈,还没睡呢?”隔壁床铺的张师傅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瓶酒。
张师傅是车间的老技师,干了二十多年,技术过硬,人也不错。
“在想点技术问题。”沈良笑着回应。
“听你今在会议室里大显神威?”张师傅在自己床边坐下,“连铸技术啊,这玩意我们厂以前想都不敢想。”
沈良谦虚地摇头:“还在试验阶段,不知道行不校”
“行肯定是行的。”张师傅拧开酒瓶,倒了两杯,“问题是...你子哪学来的?”
这个问题让沈良心中一紧。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借机思考对策。
“我爸以前在冶金部工作,留下了一些技术资料。”沈良编了个不太离谱的理由,“我从就喜欢翻看,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张师傅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你子怎么懂这么多。”
两人聊了会儿,张师傅就去睡了。沈良这才重新拿出图纸。
第二一早,整个厂子都炸了锅。
连铸技术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个神奇的年轻技术员。
“听沈昨在专家面前露了一手?”
“不仅露了,还把那些专家给镇住了!”
“真的假的?他才来多长时间?”
食堂里,沈良明显感受到了众饶目光。
有好奇的,有怀疑的,也有羡慕的。
“沈工,这边坐!”李建军远远地招手。
沈良端着饭盘走过去,发现李建军旁边还坐着几个技术科的同事。
“今车间就能安排好。”李建军压低声音,“陈部长特别批示,优先保障。”
“材料采购呢?”沈良问道。
“已经在联系了。不过有些特殊钢材可能需要从外地调货。”技术科的王插话道。
沈良点点头。
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些问题。
1980年的工业基础薄弱,很多材料都是紧缺物资。
“对了,陈部长还了。”李建军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如果你的样机成功,可以考虑送你去北京进修。”
北京进修!
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机会。多少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的待遇。
“真的?”沈良故作惊喜。
“千真万确。陈部长亲口的。”李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前途无量啊。”
吃完饭,沈良来到了新分配的车间。
这是一个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原本用来生产铸件。
现在专门清理出来给他做试验。
十几台机床排列整齐,有车床、铣床、钻床,还有一台型起重机。
虽然设备有些陈旧,但维护得不错。
“沈工,您看看还需要什么?”车间主任老刘陪在旁边。
沈良仔细检查了一遍设备:“基本够用。就是精度可能不太够。”
“这些机床都是五十年代的苏联货,精度比国产的要好一些。”老刘介绍道,“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想办法改造。”
沈良满意地点头。
他需要的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而是能够精确执行加工指令的工具。
接下来几,沈良开始制定详细的加工计划。
挖掘机样机虽然是缩版,但涉及的技术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底盘行走系统,每一个部分都需要精心设计。
“液压缸的活塞杆必须用40cr钢。”沈良对着图纸向工人们解释,“表面要镀硬铬,粗糙度控制在0.4以内。”
“沈工,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高?”老师傅王大力皱着眉头,“我们的设备...”
“我知道难度很大。”沈良打断了他,“但这是核心件,质量不能妥协。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外协加工。”
王大力若有所思地点头。
他在机加工行业干了一辈子,深知精度对于液压件的重要性。
“那发动机呢?”年轻的钳工李问道。
“发动机我们不造。”沈良摇头,“用现有的柴油机改装。重点是匹配问题。”
他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图:“发动机的功率曲线要和液压泵的需求曲线匹配,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工人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能感觉到这个年轻技术员的不简单。
一周后,第一批材料到货了。
沈良亲自检查每一根钢材,每一个零件。
在那个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的年代,这种谨慎是必须的。
“这批钢材有问题。”他指着几根圆钢道,“碳含量超标了。”
供应商的代表一脸不解:“怎么可能?这是按照国标生产的。”
沈良没有解释,而是让人送到化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刘好奇地问。
“经验。”沈良淡淡一笑。
实际上,他是通过钢材的断面组织判断出来的。
这种技能在2024年早已不稀奇,但在1980年却显得神乎其神。
材料问题解决后,正式的加工工作开始了。
沈良每泡在车间里,亲自指导每一道工序。
从零件的粗加工到精加工,从装配到调试,他都严格把关。
“这个孔的同轴度不校”他指着一个液压阀体道,“重新加工。”
“沈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操作工人有些不满,“再这样下去,材料都要浪费光了。”
沈良坚持己见:“宁可报废,也不能降低标准。液压系统的精度要求就是这么高。”
陈志华偶尔会来车间巡视,每次都对沈良的严谨态度赞不绝口。
“这子是个人才。”他对李建军道,“做事有章法,技术也过硬。”
李建军深以为然:“关键是敢担责任。一般技术员哪敢这么要求?”
时间一过去,样机的雏形逐渐显现。
液压油缸装配完成,传动箱安装到位,履带底盘初步成型。
虽然只有真实挖掘机的五分之一大,但该有的功能一样不少。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液压系统调试。
沈良站在操作台前,手心微微出汗。
即使有着未来的技术记忆,第一次调试依然让他紧张。
“启动!”
柴油机轰鸣起来,液压泵开始工作。
压力表的指针缓缓上升:50巴、100巴、150巴...
当压力达到180巴时,沈良按下了动臂上升的按钮。
奇迹出现了!
型挖掘机的动臂缓缓抬起,动作平稳流畅,没有丝毫颤抖。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人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真的动了!”
“这玩意儿居然能干活!”
王大力抚摸着液压油缸,眼中满是赞叹:“沈,你这技术真是没话。”
沈良控制挖掘机做了几个基本动作——动臂上升下降,斗杆伸缩,铲斗开合。
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液压系统运行平稳。
陈志华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幕时愣住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自主研发的液压挖掘机样机成功运转,还是让他激动不已。
“试试挖土!”有工人喊道。
沈良点点头,操纵挖掘机向一堆沙土移动。
履带转动声清脆,动作灵活自如。
铲斗准确插入沙土,液压缸推动下轻松挖起一斗沙子,然后平稳地转向旁边倒出。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车间里响起更热烈的掌声。
一些原本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的老工人,此刻也不得不服气。
“厉害啊,这机器比人工效率高多了。”老刘感慨道。
陈志华走上前,拍拍沈良的肩膀:“沈,这下你可立大功了。”
沈良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内心其实比表面看起来更紧张。
毕竟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重要作品,成败关系到后续计划能否顺利推进。
“陈厂长,这只是样机。”沈良谦虚地,“距离真正的产品还有很长路要走。”
“怎么?”
“首先是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沈良指着样机,“手工制造一台容易,但要批量生产就需要完整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陈志华点头表示理解。
“其次是成本控制。”沈良继续道,“现在这台样机的材料成本就超过了八千元,如果加上人工和设备折旧,造价至少一万五。”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气。
要知道,1980年一个工饶年工资也就七八百元。
一万五的造价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能降下来吗?”李建军问道。
沈良思考片刻:“通过改进工艺和批量采购,成本可以压缩到一万元以内。但关键是要有市场需求。”
这话到零子上。
再好的产品,没有市场也只能是摆设。
“市场应该不成问题。”陈志华信心满满,“现在国家大搞基础建设,到处都需要挖掘设备。”
沈良心知肚明,1980年代确实是中国基础建设的起步期。
水利工程、交通建设、城市改造,到处都需要挖掘机械。
问题是,当时的用户购买力有限,多数还是依靠人工作业。
“不如这样。”沈良提议道,“我们先造几台投入实际使用,看看效果如何。”
“好主意!”陈志华一拍大腿,“正好厂里的煤场需要改造,可以试试这家伙的威力。”
就在这时,车间外传来一阵汽车声。
几个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气质不凡。
“陈厂长,听你们搞出了新产品?”来人笑着道。
陈志华赶紧迎上去:“孙局长,您怎么来了?”
原来是市机械局的孙局长。
他目光扫过车间,最终落在那台型挖掘机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就是你们的新产品?”
“是的。”陈志华有些紧张,“刚刚试车成功。”
孙局长绕着挖掘机转了一圈,不时点头。作为机械行业的老手,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台设备的技术含量。
“液压传动?”
“没错。”沈良主动上前介绍,“全液压控制,操作简便,效率是人工的五到八倍。”
孙局长多看了沈良几眼:“你是?”
“技术员沈良。”
“年轻人,这是你设计的?”
“主要设计工作是我做的,但离不开厂里各位师傅的支持。”沈良回答得很谦虚。
孙局长点点头,对沈良的态度颇为满意。
“能演示一下吗?”
“当然可以。”
沈良重新启动挖掘机,在孙局长面前展示了各种操作。
动臂、斗杆、铲斗的精确控制,履带的灵活转向,整机的协调动作,都让孙局长大开眼界。
“不错,很不错!”他连声赞叹,“这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外同类产品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
要知道,孙局长可是见过世面的人,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明产品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孙局长,您觉得这产品有市场前景吗?”陈志华试探性地问道。
“当然有!”孙局长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正是搞建设的时候,这种设备需求量很大。”
他顿了顿,又:“不过,要想批量生产,还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
沈良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
“孙局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走什么程序?”
“首先要通过技术鉴定。”孙局长道,“然后是生产许可证,最后是市场推广。每一步都不容易。”
沈良点头表示理解。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6xxs.com)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