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顺来客栈。
客栈主楼,王大丫,周勃等人爬上了屋顶。为了不被客栈外的人发现,他们还刻意的蹲下来。这幢主楼的屋顶,采用的是盝顶形制,上面有个平台,平顶四周还有一圈外檐,人在上面只要不站起来,尽量不去靠近平台边沿,下面的人就啥都看不见的。
高芝抬头看了一会儿,奇道:“大丫,咱们爬到这上面干什么呀?这样子,究竟要如何把消息给传出去呢?”
周勃等人也是一脸疑惑。张恪派王大丫秘密潜进来,联系他们。只是,之后又该怎么才能和城外互相传递情报呢?不用,现如今叛军绝对会把整个安顺城围个水泄不通、密不透风的,这种情况下,想要和城外的人联系,可谓难如登。可若是互相之间,无法传递情报,那王大丫冒着巨大的风险潜进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平白多送了个人头进来。
王大丫微微一笑,声道:“你们不要着急,等一会儿就知道了。”完,又复抬头巡视夜空。众人见状,便只能静下心来等着。对于王大丫,大家自然是不会去怀疑她的,也不觉得大半夜的,她会没事找事儿将他们引到屋顶上消遣。只不过,她们也实在想不通:传递情报和爬到屋顶,这两者之间究竟是要如何联系到一起呢?
某一刻,王大丫突然笑着低呼道:“来了。”众人闻声纷纷跟着抬头望,只不过,他们的视力比王大丫显然是要弱上许多的,一时之间却什么也看不见。最先有所发现的却是周薇,只听其带着不确定的语气,低声道:“那,那个是……鸟吗?”周勃和高芝眯着眼睛仔细看,果然发现高空中似乎有个黑点,一直在上面绕啊绕的。至于是什么,就真的看不清楚了。
王大丫顾不上答话了,从怀中取中火折子,打开筒盖吹燃后,便举起来,在空中不断的划圈。没一会儿,那个黑点便开始朝着她们所在的方向飞过来了。王大丫见状,便将火折子递给周薇,示意她帮忙举着,并像她方才那样不断的划圈。周薇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听话的照做了。王大丫便又从怀中取出一根细竹筒,检查无误后,又抬头紧盯着空郑
很快的,那个黑影便急速地朝他们所在的地方绕着圈子往下落。随着其不断的靠近,周勃等人也终于发现,那确实是一只鸟,但却是一只体型巨大的鸟。随着那鸟的身形在眼睛里不断的变大,周勃等人也不由得心生几分恐惧。夜黑风高中,那巨大的身影,从高空中朝着他们不断接近,虽然速度并没有多快,却委实是声势骇人。而初见这种场面的高芝等人,更是忍不住的哆嗦。周薇虽然看着也有些害怕,却到底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依旧不停的晃动着手里的火折子。
屋顶上,王大丫紧盯着他的身影,同时心中默算着距离。某一刻,王大丫将手中的竹筒奋力地朝空中一抛。那大鸟此时则刚好从他们头顶处飞过,伸出锐利的鹰爪,竟然就那样准确的抓取住了那节竹筒。随后,便又猛地一扇翅膀,从他们头顶掠过,又复飞向高空,扬长而去。屋顶上,被那大鸟猛地一扇后,弱不禁风的周薇一不心仰身而倒,手中的火折子也掉落于地。身旁的高芝连忙将其扶了起来,周薇口中喃喃的道:“好……好大的鸟啊!”
见鹰将飞走了,王大丫才呼了一口气,回过头来,看着他们惊奇的样子,笑道:“情报已经顺利传出去了,咱们……,先下去再。”
从屋顶上下来,回到房间后,王大丫便主动的介绍了下鹰将的来历。大家津津有味的听着,对鹰将传奇般的过往,大为惊奇。更没想到的是,王大丫他们竟然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情报传递,的确是令人惊叹。
城外,鹰将抓着那节竹筒,飞到军营上方,绕了几圈后,缓缓的下落。张恪早已命人去抓了只肥兔子,等鹰将落下来后,张恪便提着那只兔子走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对于还要上夜班很不满的缘故,鹰将倒是看起来很不爽的样子。将竹筒放掉后,抓起那只兔子,招呼也不打一声便又一扇翅膀,飞走了。
张恪素知鹰将其实是很高傲的,除了王大丫之外,对谁都是这么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所以倒也不以为意。上前捡起竹筒,回到了自己的帐郑打开竹筒后,从中掏出一摞纸来,张恪就着油灯,仔细地看了起来。从笔迹来看,这些情报都是周勃亲自写下来的。上面提及了:王大丫顺利地和他们汇合了;周勃等人虽然被软禁了,但人身安全暂时无忧;安顺城破城的过程、原因以及有关叛军的一些信息等等。
张恪反复看了两三遍后,皱眉思考起来。老师他们目前平安无事,这当然是让他松了口气的。只不过,从这些信息来看,暂时倒也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点。
另一方面,如今在城外,尚有数万流民,每饥肠辘辘的,时有饿毙之人。这些人,有许多已经来此数月了,为了活下去,他们几乎把周围能找到的,勉强可以食用的,都挖了个底朝。举凡树皮、草根、虫鼠等都没放过。安顺城被叛军攻陷后,虽然走了许多人,去往它处寻找生路。但留下来的人,也还是有好几万的。叛军可以对这些人不管不顾,但作为朝廷派来的官员,却是不能见死不救的。因此,自到达这里后,张恪除了苦思破敌之策外,另外一项工作重点,便是救济这些灾民了。
而自他们到达后,游荡在安顺城外的这些灾民,知道他们是朝廷的军队后,便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过来乞食。若是往常,这些百姓是未必敢靠近军营的,只是如今饿得急了,左右也是一死,在几个胆大的带头以后,便都围到了军营外。张恪第一时间便让军中的火头军,生火造饭,将他们身上仅有的粮食,拿出来煮了分给灾民。只是这样一来,士兵们又该怎么办呢?李如松对垂是颇有意见的,他虽然也同情这些饶惨状,但手下的兵饿肚子,这可不是事。
张恪自然也不是不知道,“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对此,张恪道:“咱们先救一救人,让弟兄们克服一下,总不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百姓饿死在咱们面前吧?另外,你速速派人去催促后方,让他们尽可能的加快粮草的运送速度。依我估计,叛军此时龟缩于城中,是不敢出来的,这仗暂时还打不起来,咱们挺一挺就过去了。”
李如松心:您这些理由也叫理由吗?你让这些当兵的,饭都没得吃,还怎么打仗,到时候怕是大家都要一起完蛋的。而且叛军出不出城,又不是你了算的?万一呢?这子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这一次做事情,竟然如此不分轻重呢?可是,人家是钦差,代表的可是皇帝,能怎么样呢?李如松不得已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抚住手下将士,同时亲自去往后方,催促粮草。没办法啊,摊上这么一位主,仗都还没打了,粮草就先告急了,这也太乱来了,唉,我太难了!
除了粮食告急外,对安顺城外的数万流民及两万官兵来,生活上的另外一个大问题,自然便是吃水问题了。不过,官兵们对垂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因为在他们的阵中,可是有个“水神娘娘”的,谁还担心找不到水了?其实,这两万官兵中,有不少缺初是随张恪去过狼族月谷的,自然便也知道杜若的来历的。可是,杜若实在是太过于神奇了,使得他们也不得不怀疑:莫非她真的是神女下凡?老爷正是安排她来应对这次灾的?不管如何,大家对于杜若的敬意却是发自内心的,毕竟她所做的事情,真的挽救了许多人。
对于其他人看自己的眼光,杜若其实并不是很喜欢的。不过,以她的性子,自然也不会去什么,也就只能随他们去了。来到安顺城外后,杜若照例先带领着那支挖井队,到处找水、挖井,迅速的解决了用水问题。可是如今,因为流民逐渐的聚集到军营这边来了,先不粮食够不够吃的。刚挖好的井,如今又一下子多出了好几万人来,显然水又不够用了。于是乎,挖井队便不得不再次出动,去寻找更多的,新的水源了。
杜若带着挖井队,走出了军营。流民们看到他们,倒是感觉有点纳闷的:怎么回事儿?这支队伍不拿刀、不拿剑的,反而带着锄头、箩筐、绳索什么的,这也能打仗?而且,这走在前面的,怎么还是个女娃娃啊?这是啥队伍啊这是?
杜若带着他们走了一会后,来到了一棵光秃秃的大树下。仔细看了看后,杜若伸手一指树后,简单的了一句:“这里,挖。”
挖井队的人闻言也不废话,立即把肩上扛着的锄头、铲子、镐、锹等放下来,准备开工。挖井队的队长绕到大树后,却见那里正有几个流民靠着树干在那休息。队长大咧咧的用脚踢了踢对方,呼喝道:“嘿嘿嘿,都赶紧起来,上一边去。”
那几个人虽然不爽,但见他们人多,倒也不敢反抗,嘴巴里声的“念念有词”,起身离开了。走了几步后,一回头,却见到那些人居然在拼命的挖着土。其中一人,终究是忍不住好奇,又走了回来,向对方询问道:“大哥,你们这是挖啥了?这地下有啥宝贝吗?”
队长瞅了他一眼,嘿嘿笑道:“也不算什么宝贝,但能让人活命。”
“哈?啥……啥玩意儿?”
“其实,我们在挖水井呢。”
那人闻言,愣了一下,喉头还不自觉的咽了一下,只是,他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由得问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下面会有水的?”
“我们是不知道,可是她知道啊!”
那人顺着队长所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只不过是个看起来十几二十来岁的姑娘,不由更奇怪了:“她有水就有水啊?”
队长一脸嘚瑟的道:“嘿嘿,还真让你着了,行了,站一边看着吧,很快你就知道了。”
喜欢小族长的奋斗请大家收藏:(m.6xxs.com)小族长的奋斗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