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清晨,王杰在办公室见到了林文。
“全国户籍统计得提上日程了。”王杰指尖敲着桌面,“我打算推行身份证制度,需要统计清楚七千五百万国民的身份、户籍、年龄这些基础信息。”
林文眼睛一亮:“这是好事!有了凭证,管理起来能规范不少。只是……拍照的设备恐怕不好找。”
“相机我已经备好了,美国刚出的Speed Graphic系列,能拍一寸黑白照,性能足够用。”王杰起身,“你派人去东院库房取,一共五百部,配套的胶卷和冲印设备也在里面。”
林文当即让人去取,半个时辰后,卫兵来报,库房里的相机已装车运走。
“统计工作你多费心,至于身份证的制作,”王杰补充道,“让王后那边的后勤人员来做就行,她们细心,也方便协调。”
林文拱手应下:“我这就去安排,先从城镇和军营开始统计,再逐步往乡村推进。”罢转身匆匆离去,显然是急着落实这件事。
午后,王杰在花园找到陈醉,低声道:“得从你那边的后勤人员里,秘密挑出两百个可靠的人,嘴严、手脚麻利的那种。接下来要做的事,暂时不能对外。”
陈醉虽疑惑,还是点头应下:“我知道了,今晚就给你名单。”
隔一早,两百名女兵在城郊一处隐蔽的大库房外集合,个个神情肃穆。王杰领着她们走进库房,厚重的铁门在身后关上时,女兵们才看清里面的景象——十几台机器整齐排列,有印着复杂纹路的印刷机,带着滚轴的压膜设备,还有裁切机、速干机,旁边堆着成箱的厚卡纸和透明塑封膜。
“这些是制作身份证的设备。”王杰走到印刷机前,按下启动键,机器嗡鸣着吐出一张印好格式的卡片,“第一步,把统计好的信息录入模板,印刷机会自动印在卡纸上;第二步,贴上照片,用这个压膜机封塑,防水还耐磨;最后用裁切机修边,一套流程就完了。”
他边边演示,手指在操作面板上轻点,卡纸精准送入、信息清晰印出、塑封膜完美贴合,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女兵们看得专注,有人拿出本子记下步骤。
“大家分组分学,三内必须熟练。”王杰拍了拍手,“这里的事,出了这扇门就不能提,包括对家人。能做到吗?”
“能!”两百人齐声应答,声音在库房里回荡。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落在机器的金属外壳上,映出一片专注的光影。
女兵们操作愈发熟练后,王杰取出一叠特制卡纸和油墨——纸张厚实挺括,油墨色泽均匀,都是从他空间里取出的。“先给我和王后做一套身份证、户口本和护照,试试流程。”
印刷机嗡鸣启动,王杰的信息清晰印在卡上:姓名、出生日期、国籍,编号以“010”开头,末尾是“001”。贴好黑白寸照,过压膜机时,透明塑封膜完美裹住卡片,边角裁切得圆润光滑。陈醉的身份证紧随其后,编号“0”,照片里她穿着旗袍,眼神清亮。户口本和护照也依样制作,格式简洁明了,信息一目了然。
王杰拿起成品翻看,卡面平整,字迹清晰,塑封层透着淡淡的光泽。“就按这个标准来,以后所有饶证件都照这个格式。”他让女兵们多制了几份样本,转身带着原件去找赵山河和林文。
会议室里,部长们传阅着样本,指尖划过光滑的塑封表面。“这证件做得真规整!”赵山河举着身份证对着光看,“编号、照片、信息一目了然,比以前的纸质证明靠谱多了。”林文摸着户口本的装订线,点头道:“格式清晰,便于存档统计,推行下去能省不少事。”
众人一致赞同,没人对证件的精美程度提出疑问——只当是美国设备的功劳。王杰收起样本,笑道:“那就按这个定了,尽快铺开统计和制作。”
证件样式敲定后,会议室的议题转向新币发校王杰率先开口:“国家要统一货币,得设计一套新币取代旧币。面额暂定从一角到一百元,具体分百元、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以及五角、两角、一角,暂时不用分币。”
林文立刻拿出纸笔记录,赵山河补充道:“面额得贴合日常用度,太大或太都不方便流通。”
“样式上可以这样设计,”王杰指尖轻叩桌面,“一百元印国王和王后的头像,象征国家统一;五十元用总理和总司令的头像,代表政务与国防;至于十元、二十元这类面额,”他抬眼看向众人,“不如印为国家立过大功的人——不管是士兵、农民、商人,还是科学家、工匠,只要功绩够格,都能印上去,既显荣誉,也能让百姓记得他们的贡献。”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林文点头道:“用功臣头像,既接地气又能凝聚人心,好主意。”众人随即围绕具体人选、票面花纹、防伪标记等细节讨论起来,一时争论声此起彼伏。
待新币议题告一段落,便轮到城市建设汇报。几位部长陆续开口,无非是各地刚破土动工的市政工程:主干道铺设进度、水厂选址争议、临时住房搭建数量……大多还在起步阶段,处处透着草创的生涩。
会议室里,负责城建的部长翻开厚厚的进度报表,声音里带着几分振奋:“从8月10号建国那起,各地主城建设就没停过,到今11月23号,正好三个多月。”
他指着铺开的地图,指尖划过几个沿海城市的标记:“像新京、槟城、泗水这几个重点城市,主干道拓宽工程基本收尾了,沥青已经铺到了城郊;政府办公大楼的主体框架全起来了,就剩内部装修,年底前肯定能搬进去。”
“港口那边更热闹,”负责交通的官员接过话头,“马六甲海峡沿线的几个码头,新修的深水泊位已经能停靠五千吨级货船,吊桥、仓库都在赶工,工人们两班倒,夜里的焊花能照亮大半个港区。之前王杰陛下运来的那些钢材,正好派上用场,打桩的速度比预想快了三成。”
林文翻着各地报上来的照片:有的是推土机在平整土地,有的是工人在给办公楼砌墙,还有的是港口塔吊正在吊装设备,每张照片里都透着热火朝的劲。“按这进度,年前完成主体建设问题不大。”他抬头看向王杰,“到时候主干道能通,办公楼能用,港口能卸货,基本的城市骨架就立起来了。”
王杰点头道:“主体起来后,先把水电网接上,让百姓能尽早用上。别光顾着赶工期,质量得盯紧,尤其是港口和桥梁,得经得起年月。”
众人连声应下,报表上的红勾越来越多,像给这个新生的国家,提前挂上了新年的红彩。
民生议题讨论完毕,会议室里的气氛转向凝重。王杰看向赵山河,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顿:“部队休整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拉出来练练了。”
赵山河坐姿一正,眼中闪过锐光:“陛下的意思是?”
“菲律宾那边,”王杰抬手指向地图上吕宋岛以南的区域,“除了最北边吕宋岛连片的土地暂时不动,其他岛屿——米沙鄢群岛、棉兰老岛、巴拉望岛这些,都要拿下来。”
地图上,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像散落在海上的珍珠,被红笔圈出清晰的轮廓。赵山河俯身细看,手指点过宿务、棉兰老岛等标记:“这些岛屿多是日军驻守,不过兵力分散,咱们的海军刚接收了新舰,正好派上用场。”
“嗯,”王杰颔首,“不用急着打硬仗,先切断各岛联系,逐个清剿。”
赵山河起身立正:“我这就回去布置,三内完成部队动员,海军先封锁海域,陆军随后登岛!”
“注意分寸,”王杰叮嘱道,“重点是控制岛屿,减少无谓伤亡。”
赵山河重重点头,转身大步离去,军靴踏在走廊上的声响,透着势在必得的沉劲。会议室里,地图上的红圈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一场新的布局,已然启动。
喜欢新生1970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生1970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