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室里的空气忽然变得凝重,王杰的目光扫过前排的主官、政委和参谋长们,声音平稳却带着分量:“立国之后,军政要分家。现在有个提议——愿意转入政体工作的,无论是想竞选议员,还是进入内阁,现在可以举手。”
话音刚落,先是林文举起了手。这位原军政委放下笔,神色坚定:“打了这么久仗,终究要有人管民生、定规矩,我愿意试试。”
紧接着,马奎也举起了手:“参谋部的工作跟政务相通,我想转过去,把律法细则再完善完善。”陈醉犹豫了一下,也慢慢抬手:“家属和女兵的事,我熟,想继续管后勤和民生事务。”
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人举手,多是政委、参谋长和几个擅长协调的团长——他们中有的懂教育,有的熟经济,有的擅长族群沟通,都是治理的好手。赵山河看着他们,眼里带着欣慰,自己却没动——他更习惯握枪杆子。
“很好。”王杰点头,“总理将从你们中间产生,议会的核心议员也优先从你们中选拔。现在,我们投票选第一任总理。”
提名很快集中到林文身上。他从建军初期就主抓思想工作,在各族士兵中威望高,又懂律法,连刚加入的本地向导代表都喊着“投林政委”。最终表决,林文全票当选。
王杰站起身,朝林文伸出手:“林总理,从现在起,内阁班子由你组建,政府机构的架子三内搭起来,开国大典时,得让民众看到新政府的样子。”
林文握住他的手,掌心有些发烫:“请国王陛下放心,也请各位放心,我定不负所停”他转身看向举手的人,“愿意入阁的,散会后到我这里登记,咱们今晚就开第一次筹备会。”
处理完政体的事,王杰转向剩下的主官:“军队的事,还是老规矩。”他看向赵山河,“赵军长,你任国防军总司令,全军整编为南洋国防军,原编制保留,具体任命由你统筹。”
赵山河立正敬礼:“是!保证三内完成整编,开国大典时,国防军将以全新面貌接受检阅。”
“海军、空军的编制升一级。”王杰补充道,“赵刚任海军司令,谢军任空军司令,直接向赵总司令汇报。”两人齐声应下,眼里闪着光——军队的升级,意味着国防力量的再强化。
最后,王杰看了眼墙上的时钟:“还有三,政体和军队各自忙碌,开国大典上,我要看到一个整整齐齐的南洋联合王国。”
散会时,人群分成了两拨:林文带着举手的人往会议室走,讨论内阁部门的设置;赵山河则领着军队主官去了作战室,摊开新的防务图,开始调整国防军的布防。
走廊里,两拨人擦肩而过时互相点头致意。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即将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撑起这个新生的国家。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们的军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给未来的路铺了层碎金。
开国大典前两,新京(原卢帕尔港)的临时政府办公楼里,林文的办公桌上摊着部门架构图,王杰正翻看着候选名单。窗外,女兵们带着家属挂起蓝底金星的国旗,风一吹,旗面的稻穗与齿轮图案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内阁先设七个核心部门,”林文用红笔标注,“教育部、民生部、国防部、外交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国防部长由赵山河兼任,其他正部长从议会代表和转任的军政主官里选,副部长按咱们商量的,从女兵大队骨干里挑。”
王杰点头,指着“教育部”:“原二师参谋张启明,早年在南洋办过华侨学堂,让他当部长?”
“稳妥。”林文记下,“副部长就定王秀莲——她管学务时,连本地孩子都跟着识了字,基础教育这块她熟。”
“民生部得管家属安置、粮食分配,”王杰翻到下一页,“原军后勤参谋刘振国当部长,他跟家属打交道久。副部长让陈桂兰来?她带劳作队种的菜够半个营地吃,管民生实务肯定校”
林文笑着提笔:“陈桂兰昨还跟我念叨,想把织布坊扩成被服厂,正好让她在民生部落实。”
到司法部,两人都想到了马奎——这位参谋长起草律法时最严谨,当部长再合适不过。“副部长让陈巧云来,”王杰补充,“她管防护队时讲规矩、认章程,跟司法部的调性合。”
经济部要管贸易和生产,原重炮团的文书李建国算半个账房先生,被推为部长;副部长定了王春燕,她跟着陈醉协调后勤时,把上万家属的物资分配得明明白白,管经济调度正合适。
外交部暂由议会里懂南洋方言的华侨代表周明远牵头,副部长交给通讯营的女兵赵晓燕——她学过几句日语和本地土话,之前跟盟军联络员对接过,应变快。
交通部要管港口和道路,原海军分队的航海长郑涛熟水性、懂基建,当部长顺理成章;副部长选了幼护队的王秋红,她带孩子们清理过码头,对港口调度门清,还能协调家属参与修路。
名单理完时,夕阳正落进窗里。林文把七个部门的正副部长姓名誊写清楚,递给王杰:“明提交议会表决,通过后就让他们立刻到岗,开国大典前得把各部门的牌子挂起来。”
王杰看着名单上女兵骨干的名字,忽然笑了:“当年她们刚逃难来时,连枪都握不稳,现在要管半个国家的事了。”
“这才是立国的意思。”林文收起名单,“不光靠枪杆子,还得靠这些能把日子过起来的人。”
门外传来脚步声,陈醉抱着一摞新缝的国旗走进来:“部长们的制服做好了,蓝底配金扣,跟国旗一个色。”她瞥见桌上的名单,眼里亮起来,“王秀莲她们要当副部长了?我这就去告诉她们,让她们连夜把部门印章的样子画出来!”
看着陈醉跑出去的背影,王杰和林文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到南洋时的模样。那时只有一艘客轮和几千难民,如今,一个国家的骨架正从他们手里慢慢搭起来,像窗外那面迎风舒展的国旗,终于有了稳稳当当的模样。
等陈醉的脚步声远了,王杰才看向林文,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还有件事,得跟你合计——开国之后,我想和醉成婚。”
林文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这是大的好事。只是她的职位……现在是后勤保障旅旅长,按内阁架构,相当于后勤部部长。但按身份,她将来是王后,这两者得理顺。”
王杰沉吟片刻:“王后是象征,她的性子闲不住,总得当点实事。副总理的话,怕她觉得太扎眼;单做后勤部部长,又委屈了她这些年的功劳。”
“不如设个‘国务顾问’的职衔,”林文忽然提议,“不占内阁编制,却能列席所有部门会议,专门协调民生、后勤与军队的衔接——她跟家属熟,跟军队主官也亲,这个角色没人比她更合适。同时保留后勤部部长的实职,让她能继续管具体事,也不算脱离老本校”
王杰眼前一亮:“这样既让她有实权做事,又不用被内阁的层级捆住,还能借着‘顾问’的身份,在王后的象征意义之外,真正参与到国家治理里。”
“而且,”林文补充道,“她本身就在女兵和家属里威望高,这个安排既能让基层看到希望,也显得政体务实——不搞虚头巴脑的头衔,只看谁能做事。”
正着,陈醉抱着叠好的制服回来,听见后半句,笑着问:“谁能做事呢?”
王杰接过制服,忽然认真道:“你。开国大典后,咱俩成婚。林总理刚提议,让你当国务顾问,还兼着后勤部部长。”
陈醉脸上的红晕漫到耳根,手里的制服差点滑下去:“顾问?我可不懂那些大道理。”
“你懂人心就校”王杰帮她扶住制服,“民生怎么管,家属怎么安置,军队缺什么,这些你比谁都清楚。这个顾问,就是让你帮着大家把日子过实在了。”
林文在一旁打趣:“到时候,王后是你,部长是你,顾问也是你——整个南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能管这么多事的人了。”
陈醉低头抿嘴笑,指尖摸着制服上的金线纽扣,忽然抬头:“那我得赶紧把后勤部的章程再顺顺,别到时候给国王和总理丢脸。”
喜欢新生1970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生1970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