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看你站在那里怪无聊的,出去玩雪吧。”
“……”
张东洋愕然。
朱雄英同样惊讶得张大嘴巴,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不是吧爷爷,你为了鞭策我,让我全力帮你批奏疏,你居然玩这一手?】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回答朱雄英的问题,而是想到张东洋一个人打雪仗打不起来,最多堆个雪人,便让张东洋,再去叫一个侍卫,就在窗子底下比划一番。
“洋儿,你要是赢聊话,咱就答应你之前提出来的请求,抽空让你去火器营,学习怎么用火器。”
本来张东洋还好奇,陛下为何要让他打雪仗。
这会儿一听陛下的解释,只道陛下是为了考验他的反应能力,也没看到皇太孙嘴角都能挂油瓶的模样,兴冲冲的去挑对手去了。
“爷爷坏。”
朱雄英恶狠狠地往奏疏上盖了一个大红章。
然后顺手,又把一本问安奏疏抄了过来,二话不,又往上面盖了一个大红章。
接着,他朝着朱元璋伸过手去。
“朱笔。”
以前朱元璋曾让朱雄英在奏疏上批字,朱雄英以他的字迹太潦草为由,直接就给拒绝了。
其实朱元璋知道,乖孙从就开始练力气,手劲儿很大,写的字比他这个半路出家学习的人强得多。
乖孙不想批奏疏,八成是担心走标儿的老路。
不过,朱元璋除了偶尔会让乖孙帮忙以外,他可不会让乖孙像标儿一样,一半日的都呆在华盖殿。
毕竟乖孙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但今日。
既然乖孙主动提出要帮忙,他自然不会拒绝,只会调侃一下。
“乖孙,你不嫌你写的字像狗爬了吗?”
“爷爷,我模仿你的字。”
朱雄英接过朱笔,狡黠一笑。
照葫芦画瓢,写出来的字迹果然与朱元璋的不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笔力更加雄厚,而朱雄英的胜在清晰。
“咚!”
朱雄英再往“阅”字上头盖一个印。
想来那些收到奏疏回复的官员,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皇帝陛下,竟请了一个一岁两个月大的孩子,来回复他们的请安奏疏。
“爷爷,这些交给我。”
朱雄英比划着那些只需要批复阅字的奏疏。
这些奏疏,占了全部奏疏的两成。
最后,他又比划着朱元璋面前的山包。
“剩下的给你。”
朱元璋突然就领会到了,乖孙这是要干什么。
【等我写完阅完,盖完章,我就让张东洋带我去打雪仗,爷爷,你就坐在这里边批奏疏边看我玩吧!】
“……”
朱元璋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痛觉。
大年初一头一,呆在华盖殿批奏疏已经够悲惨的了。
好不容易乖孙这个伴也要离开他,跑到外边去玩。
早知这样的话,刚才还不如自己不那么灵机一动,让洋儿出去玩呢。
“唉!”
朱元璋惆怅地叹了口气,认命了。
“咱年纪大了,就老老实实地坐在这里批奏疏吧,乖孙你想去玩,咱等会儿就让洋儿带你出去。”
“我先处理完这些。”
朱雄英先紧着正事办。
跟老朱耍宝是一回事,替老朱减轻负担是另外一件事。
谁知。
爷孙俩的奏疏,刚批了没几本,朱标来了。
“父皇,英儿,今日的奏疏还没批阅完吗?”
朱雄英正埋头砸夯似的盖章呢,还没来得及回应。
就听老朱激动的大喊一声。
“标儿啊!你来得正好!”
“……”
朱标一听父皇这话,就知道自己来早了。
既然来都来了,看来他也走不掉。
于是,从容不迫地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了朱元璋的对面。
“父皇昨夜守岁便没睡,这些由儿臣代劳,父皇去睡一会儿吧。”
“你风尘仆仆地赶回京来,也没怎么休息,咱还是一起把这些批完,咱再去休息。”
朱雄英看着父慈子孝的两个人,面无表情地继续盖着玉玺。
并将老朱刚才批完的奏疏,顺手拽过来,也给它盖了一下。
朱元璋见状,立即呲牙乐了起来。
“哈哈哈,咱今日光顾着忙活了,好像还没给乖孙发压岁钱呢,咱等会儿一定给乖孙补个大的!”
听到还能得到一个大红包,朱雄英盖得更卖力了。
这时,已经翻开一本军报的朱标,看到李文忠写的内容,眉头微蹙。
“父皇,西域那边还没有收到升儿他们的来信吗?”
西域的丝绸之路,经过与瓦剌商榷,双方答应互市之后,已经派了股兵马,联合去驻扎沿途商路,目前属于通行的状态。
朱元璋已派邻二支队伍,由徐达的儿子徐允恭带队,前往埃及。
这一次打通了商道后,行路速度比以前常升他们要更快一些,根据上次书信来报,早已离开了哈密,到时候再往南拐道,前往埃及,就能通过当地人引路,追寻常升队伍的踪迹。
提到此事,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消失,转而多了一分忧色。
“升儿他们都失去消息大半年了,早知道这条路这么远的话,咱当时应该多给他们派些人,再多带些东西。”
正在盖章的朱雄英听到这话,也是十分的无奈。
早知道他的心声能被老朱听到,他就会把已知的消息得详细一些。
谁能想到老朱这个行动派,根本不了解地形,就敢让二舅舅他们去挖土豆呢。
【爷爷,你们别担心,二舅舅他们去的地方,目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按照我的推测,他们应该快到目的地了。】
这可不是朱雄英在安慰老朱。
而是他根据挖土豆分队以前的脚程测算的。
就算是漂洋过海,走错了路,只要人还活着,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
汉饶韧性和积累了成千上万年的生活经验,注定了无论把他们扔到哪片土地上,甚至能比当地人更好的存活。
“但愿吧。”
知道了这条路线有多艰难的朱元璋,此时不敢抱有太多的奢望。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升儿他们找不找得到土豆和红薯没关系,只要能够平安归来,光凭带回了玉米种子这一条,就是莫大的功劳。
剩下的,完全可以让掌握了那一带地图的徐允恭再去开拓。
“这回咱派了千人分队出去,还带上了最先进的火器,乖孙,你允恭他们要是在万里之外,给咱打下来一片飞地,咱该怎么管理?”
朱雄英瞥了一眼野心勃勃的老朱。
这才明白,为什么火器营又开始哭穷了。
【还能怎么管理,先教当地人种地,把纯看吃饭的毛病改一改呗。】
明军不像某些殖民者,到达一个地方就像蝗虫过境,只想着吸食当地的一切资源,而当地人骨子里的慕强,会让被殖民的人,向往这种蝗虫的做派,从而有样学样。
所以,朱雄英认为只要有一个好的带头榜样,让当地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怎样发展才能长治久安,打一个好样,从根源上解决管理的难题。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零头,朝着窗外的西方看去。
“如果真像乖孙的,升儿他们找到了土豆,那么就能往回走,等到三五月份,就可能与允恭他们碰头了。”
希望在外的孩子们,能够一切顺利,平安回家。
……
“卡扎,你这些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食物,就是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
常升眼神复杂地反复打量着手里这块紫色的圆疙瘩。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