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和宫一直呆到擦黑。
崇祯当场赐予玉器首饰和相应补品,还让人从文渊阁翻了几本书出来作为封赏。
“淑妃好生休息,凡事就吩咐下人。”
“多谢陛下,多谢各位姐姐。”
柳如是第一次当上母亲,尽管经历那种切身之痛,略显疲惫的脸上却也充满着幸福。
轻轻拍了拍她的香肩,崇祯又朝张嫣笑了笑。
“五郎尽管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柳妹妹,待皇子满月之后再回去。”
“那你就多费心了,慈庆宫一直都保持着原样,皇宫永远都是你的家。”
“多谢陛下!”
当着产婆和几个宫里的下人,崇祯也不便称呼张嫣宝珠,大家心照不宣。
一个月后家伙就要随她到宫外生活了,张嫣没有带娃经验,让她早点熟悉无比恰当。
“臣妾遵旨!”
“朕已经想好了,皇子就叫朱慈煊!
煊者,温暖炽盛,引申光明、声名显赫,大气而又不失文雅,如是以为如何呢?”
“臣妾全凭陛下做主!”
打心里带火字旁并且还要有点内涵的字确实不多,柳如是饱读诗书自然知晓这些,对这个名字她是满意的。
“甚好,皇后啊!”
“臣妾在。”
“传旨宗人府并皇家事务司,淑妃所生之七皇子就叫此名,一月后过继予皇嫂,懿安皇后便是我儿之母亲!”
“臣妾遵旨!”
周玉凤开心领命,孤苦伶仃的皇嫂终于有孩子了,虽不是亲生却已是莫大荣光。
那可是别饶头胎,还是个皇子啊,有多少人又能舍得。
“多谢陛下!”
张嫣很感动,柳如是大度且言而有信,五郎积极支持毫无怨言,去年在福建就好聊,她欣然享受这份幸福。
“我们是一家人,朕一定尽力满足你们所望之事,只有你们幸福,朕才会高兴。
雨竹和良美也要安心养胎,就等你们了哦。”
“是。”
袁妃和刘妃挂满了红晕,明年春夏之际就轮到她们,看着别人做母亲真好,到时候自己也能体会,她们很满足了。
“玉凤和秀英也要爱惜自己,孩子们却也切莫太过操劳。
朕负责治国养家,你们尽管貌美如花,让淑妃歇息吧,哈哈哈......”
“恭送陛下!”
崇祯雨露均沾一个不漏,带着浓浓笑意往乾清宫而去。
......
“臣等恭喜陛下,恭祝皇子殿下万福!”
暖阁中臣子们再次道贺,子年纪轻轻子嗣越来越多,预示着皇室稳固,不可能出现武宗和先帝后继无人那样的事了。
“诸位爱卿,我等同饮此杯!”
崇祯龙颜大悦,端着酒杯就开干。
“好酒,好酒!”
崇祯喝出了几百年后的味道,不由赞叹起来。
科学院研制的蒸馏酒经过多次改良,各方面都有提升,也就是百姓口中的烧酒。
今年又从四川泸州府聘来几位酿酒工匠,以单一高粱进行酿造,口感越来越纯正了。
子直呼大爽,而一众臣子却感到喉咙火辣辣,与米酒那种柔和比起来简直爆棚。
“诸位,有没有发觉此酒有何不同?”
“陛下,臣觉得甚妙,比之米酒浓烈,比民间烧酒口感更醇厚,然切不可多饮!”
孙承宗随口答道。
“陛下,臣深以为然!”
“......”
接着毕自严、李若链放下筷子作揖。
三人都是北方人,自然更能适应烈酒。
“钱爱卿、李爱卿觉得呢?”
“陛下,臣不甚酒力,恐怕喝两杯就会醉。”
“陛下,臣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哈哈哈,李爱卿酒量朕还是知晓的,此酒比之米酒烈出数倍,北方人容易适应,然南方人则不一定,王大伴!”
“奴婢在!”
“给诸位上壶低度酒品鉴。”
“遵旨!”
“尔等再尝一尝。”
太监给几个大佬斟满,崇祯示意细品。
几息功夫后,钱龙锡和李邦华禁不住点头,到底是南方人,看得出更喜欢低度。
而三个北方人就感觉不一样了,口感倒还过得去,也比米酒烈,只是与先前那份浓烈相比,多出一份寡淡。
“陛下,臣还是更喜欢烈酒!”
“臣也是!”
“......”
“陛下,这壶所谓低度酒正合臣之喜好!”
“......”
“此酒经过科学院若干次调味勾兑,找出最佳之比例与口感,比民间烧坊工艺更稳定,入口自然更好。”
“那是那是......”
“......”
你一言我一语中,崇祯已经心头有数了。
现在大明科学院还没有检测酒精度的能力,恐怕再过很多年也做不到。
那高度酒不外乎40余度,低度酒最多20来度,赶几百年后规定的级别还有差距,这还是用前世口味经验来判定的。
科学院弄出的这几壶样酒,可比民间烧酒味道好出不知多少。
同时也预示着酒水已准备走向商业化,不再仅用于军中儿郎治伤。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话在21世纪可以当作一句调侃,于当下却不太妥。
酿酒蒸馏技术其实在宋末就有了,到明代已经较为成熟,只不过尚未大面积推广。
文人墨客喝掉几大壶都能写出旷世豪文,皆因并没有喝醉,仅仅是微醺。
烧酒在他们眼里耐劣之物,这也是蒸馏酒没有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毕竟很多时候上层才是潮流的风向标。
“诸位,米酒不易保存且耗费主粮太多,在蒸馏技术下加以调味,靠高粱和玉米等杂粮便能产出美酒,朕以为该大力推广。
朕分地于民今年产出势必超过往年,然我大明仍旧缺粮。
故朕认为满朝文武应带个头,平时略酌几杯便可,且尽量不饮米酒,以引领时代风尚!”
“陛下,臣深以为然,依臣之见除了我等带头倡导外,还应向米酒征更为高昂之税收,如此可节约出大量食粮!”
毕自严到底是理财专家,皇帝一,他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陛下,毕阁老所言不差,臣虽偏好饮酒,然从不酒后办理公务,臣一定尽量少饮。
再则赐度酒亦比米酒甘烈许多,臣恐怕喝上大半斤便会伶仃大醉咯!”
李邦华既表达对此事的支持,也阐明他喝酒的立场,办事绝不会喝酒。
“哈哈哈......”
“......”
几名臣子纷纷表态,喝两杯酒又喝出了一个宏观经济学。
酒税在几百年后比一般商品税高得多,而且存在溢价,随着未来人们生活水平渐渐好起来,酒水必定全面普及。
要丰富百姓味蕾,让更多人喝得起酒并一定程度上节约粮食,蒸馏杂粮酒势在必校
“好,此事朕与诸卿过些时日再议,卿等吃菜,尝尝朕前几日指导御膳房所作之佳品!”
“谢陛下!”
大热不至于饭菜很快变凉,在尊卑有序的当下,皇帝没喊请臣子自然不敢动筷。
“味道如何?”
“甚妙,甚妙......”
今晚五菜一汤并不奢华,每人面前摆着六样菜,看似普通的鸡鸭鱼肉却非常美味。
众人吃得很嗨,崇祯也吃得大爽。
到明朝这么久总算尝到味道更丰富的东西,物件带来的成就感一点都不。
“诸位有没有觉得这些菜肴有何不同?”
大快朵颐一通,崇祯停下筷子发问。
“陛下,臣觉得有一股莫名之鲜味,还有丝丝辣口之感,此味极其美妙!”
李邦华率先发言,论美食江西人向来都有发言权。
“陛下,臣在山东时曾吃食过几次昆布,臣从鱼汤里品出昆布之味,但又似乎不像。”
钱龙锡拱手。
崇祯知晓他的所谓昆布,其实就是后世的海带,那东西本就自带鲜味。
“陛下,臣活了七十余年,没想到平常之物竟能烹出慈绝味,还望陛下解惑。”
孙承宗这样一,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子经常语出惊人,总会给臣子带来惊喜,这三餐五味中,不定又有什么名堂。
喜欢带着大明这艘破船奋勇前进请大家收藏:(m.6xxs.com)带着大明这艘破船奋勇前进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