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奶奶表扬自己,秦淦西笑着回应她,不是自己会做事,而是人家只有这些,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愿意让家里顿顿吃大米。
这段时间里,他以收取植物品种为主,所以增加了不少可食性品种,其中红米、黑米和紫米,让家里又多了几种粗粮,这三种米让家里人惊讶了好一会。
不过这三种米的产量不高,只有一直种的稻谷单产的一半,所以他拿出来的也不多,每样只有三五斤,权当是调剂。
听到他如此回应,姑奶奶道:“顿顿吃白米是不行的,别人没吃的,我们这么吃,会遭人嫉恨,那幅字也保不住我们。”
秦淦西问道:“我看我们这里的早稻长势还可以,应该不会减产吧?”
奶奶应道:“为了那长势,队员们付出了比往年更多的劳力,山上的水少了,近的从河里抽水进去,远的把水挑过去,每个星期都要重复一次。”
香冬接着问道:“抽水,用抽水泵吗?”
奶奶看了她几秒,问道:“外面叫抽水泵吗?我们这里用的是竹子,叫做抽水筒。”
听用抽水筒取水,秦淦西就知道其过程的艰难。
抽水筒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制作起来需要很心:根据要抽水的距离选竹子大,竹子要选直的,将其剖开后,再把里面的横膈去除(除了最底部那一个)。
去除横膈是个精细活,不但需要尽可能全部去除,而且需要除得很圆润。
把去除横膈的两边竹子合到一起,严实捆好,不能让裂口处漏水,更不能让在接下来的抽水过程中裂开。
捆好后,在底部开一个口子。
然后,制作一块比这截竹子还要长的竹片,在一头捆一团布(有条件用橡胶),再把竹片伸进竹子(布在底部)。
这就是最原始的抽水筒,也是偏远农村的抗旱利器。
起来,其工作原理有些像压水井,不过那个是压,而抽水筒是拉竹片,通过那团布把水运上来,其工作强度相比压水井,那是强了不知多少。
不过农村人为了口粮,再苦再累也要去做。
秦淦西记得前世,老家有人家在八十年代中期还用这种方式为稻田引水,于是道:“我们这里还在河边,山上岂不更艰难?”
爷爷轻叹一声,“田里都开裂了。如果下雨晚点,每亩产个几十斤就顶了。”
秦淦西心雨是不要指望了,嘴上道:“我看我们的水也了很多,会不会断流?”
爷爷道:“当初选定这里的时候,我就问过其他人,这水从没干过。”
奶奶笑着:“即使干了,到河里挑水就行,也只几步路。河总不会完全干涸。”
爷爷:“实在不行,把后面那个池子拓大一些,只是捡出一些石头的事。”
家里用的水,是屋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以前的水量不,把地面冲刷处一口水潭,选定这里建房后,爷爷他们往里面扔石头,把那口水潭填了起来。
奶奶道:“我们用水不多,洗脸、洗衣服加上煮猪食,每一桶水就够。淦西,城里不会缺水吗?”
秦淦西摇摇头,“不会。河不干,水就不会缺。”
星沙市目前有两座水厂,河东、河西各一座,河东的建于五一年,同年供水;河西的建于五四年,五五年元旦供水。
姑奶奶道:“不缺水,但要票,要去提,还是不如家里方便。”
这是实情,每吨水两毛二,到就近的水站购买,古默巷尽头就有一个水站。
古默巷是老巷,有的住户家里就打有水井,家有水井、旁边有然水井的情况很多,不过水站还是根据人口数量而建的。
奶奶道:“那没办法。如果不去城里,我们一家子吃的都不能保证。”
摸摸香冬的脑袋:“几个家伙进城后,身体长得快了,脸色也很好,见识也远不是在这里可比的。”
姑奶奶点头,“这倒也是。不过还是因为有淦西,不然也好不了多少。”
奶奶对此表示同意,“乡里没有那么多粮食,但也不至于饿肚子,山里吃的东西还是不少,他们的爷爷虽然打猎不行,但偶尔还是吃上一顿肉。”
爷爷笑着问:“你们知道邹干部吗?”
奶奶问道:“你是河那边在城里上班的那个?”
爷爷点头,“就是那个。他回来了,干部干部,不如老百姓养只母鸡……”
河对面那个邹姓“干部”,其实不是干部,只是一个工人,不过在城里干了三十多年,大家都把他称为“干部”。
因为从年初开始,各种定量减少,虽然粮食有定量,肉有定量,但供应的定量粮中杂粮逐渐增多,每月半斤肉也很难买到,加上他全家就他一个人在市里上班,家人都在农村,感觉生活质量还不如在农村,所以在再次没买到定量肉后,一气之下把工作卖掉了。
奶奶笑着:“买不到肉,那还真是憋屈。不过他敢这么,还是他儿子闺女不错,像淦西一样,能下田抓青蛙、泥鳅,到河里摸鱼。不过他怎么不想想,这种情况迟早会改变的。”
姑奶奶笑道:“这也是人无远虑,被一点眼前利益蒙蔽了眼睛。他都五十一二了,距离退休只差八**九年,打铁也应该打过去,然后领取退休金,结果他把工作卖了,多蠢呐。还是我们淦西有远见,让一家人都去了市里,还找到买各种物资的途径,让家里过上了从来都不敢想象的生活。”
秦淦西笑着:“姑奶奶,您这么夸我,我会飘的。”
心里却是想,那个邹干部亏大了,他可是四九年十月份以前参加工作的,今后妥妥的高工资,不知道他今后会不会为这个卖工作的举动追悔莫及。
奶奶抓住他的手,笑着:“你很稳重,飘不起来。”
秦淦西哈哈一笑,然后问起炒茶叶的事。
种植空间里现在有屋后山里的两棵茶叶树,也有从印迪亚弄来的两种共八株茶叶树,是时候炒一些茶叶了。
自己到了正科级,还是工程师最高档,有的仪式感必须重视起来。
喜欢穿越58:开局两分地请大家收藏:(m.6xxs.com)穿越58:开局两分地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