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首页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在红楼改气数 汉末之全面开战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北宋群英录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熵定天下 大明新命记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4章 一出好戏(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二日清晨,色方亮,山风凛冽,吹动着狼山林海间的雾霭,薄薄一层似烟似纱,缭绕山巅,笼罩山腰,整座山如沉睡的巨兽,静谧而神秘。山鸟偶尔振翅而鸣,惊起阵阵松涛涌动,伴随着谷风呜咽,仿佛在诉即将来临的风暴。

狼山脚,一支兵马缓缓列阵整装,正是昨日谢家军麾下的牙门三将:赵玄清、孙景曜、李仲庸。此刻三人已然换下了谢家军银底红纹的战袍,身披靖乱军黑底金纹之甲,旗帜随风猎猎作响,金黑相间间映着初升日光,肃穆森然,气势一新。

三将默然无语,心情复杂,却又带着隐隐的振奋,谢家军诸将早被压得透不过气,如今投归靖乱军,虽前途未卜,但诸葛长明信诺以诚,武阳更是胸怀远略,仿佛黑夜长路终见曙光。

诸葛长明立于山巅,看着三将整队领兵,声如洪钟:“三位将军,狼山深处险阻丛生,古道崎岖,敌军难入,此乃赐之地,倘能固守,便可再起。尔等谨记,不可懈怠!”

“谨遵军令!”三人齐声,拱手而拜,铠甲哗然作响,显出肃然之意。

诸葛长明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期待。赵玄清等人率领麾下残兵数千,步履沉稳、刀枪整肃,向狼山深处行去。其势沉静如渊,锋芒内敛,却隐隐透出一股誓死不屈之意,似沉沙待涌,蛰龙欲飞。

三人领军走到山口,齐齐回首,目光沉沉,朝诸葛长明深深一揖,随即毅然转身,消失在雾色氤氲的山道之郑山林吞没了他们的身影,只留旌旗残影随风飘舞。

诸葛长明站在坡顶目送良久,叹息一声,正待回身,却见身旁一人飒然而立,笑意淡然,不是武阳又是谁?

“诸葛先生果然胆识过人,能信人而托重兵。”武阳轻声道,语气中有赞许之意。

诸葛长明微微一笑,抚须苦笑:“事到如今,何敢不信?赵玄清等三人虽曾为谢家军爪牙,然心志未死,非甘为苟全之辈。若非谢必安逼人太甚,今日又怎至于此?”

“信得过他们,正好。”武阳抬手一指,“先生随我来,今朝且看一出好戏。”

诸葛长明愕然,心生疑惑,忙随武阳登上一处更高山坡。两人立足峰巅,极目远眺,前方山谷渐显真容,只见远处官道尘土飞扬,烟尘滚滚如浪,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那是……”诸葛长明心中一动,眯眼细看。

尘烟之中旌旗招展,刀枪如林,铁骑铺地,鼓声沉沉如雷。旗帜上赫然是熟悉的红底银纹“谢”字大旗。

“谢家军!”诸葛长明心中沉沉如铁,长叹一声:“谢必安终是不死心,还是追来了……”

武阳闻言,摇头轻笑,眼中精光闪烁:“谢必安?他怕是今日还未明白,自己将坠何局。”

诸葛长明惊疑交加,侧目道:“主公何意?莫非另有计较?”

武阳神秘一笑,并不言明,只看着远处谢家军缓缓停下,正在谷口扎营安歇。铁甲军士解甲卸鞍,或安营扎寨,或煮食喂马,阵形松懈,毫无警觉之意。

“好戏在后头。”武阳转身对身后武骑统领吴靖道:“挑十名精锐,护诸葛先生,随我入敌营看戏。”

吴靖应声,立刻挑选十名武骑,俱是身高体壮、目光炯炯之士,银鳞甲衣,黑披风猎猎生风,腰佩长剑,鞍马皆俊良健硕。

诸葛长明闻言,面色微变:“主公竟要亲入敌营?岂非太过凶险?”

武阳淡然笑道:“谢必安此刻军心未定,以为大局在握,岂料我们暗渡陈仓,今日正是探虚实之良机。更何况……吾军中已有谢家故将归顺,料无风险。”

“归顺之将?”诸葛长明眼神一凝,满腹疑问,却知此时问之无益,唯有点头:“既如此,愿随主公一观。”

于是武阳拍马当先,带着诸葛长明与十名武骑,缓缓下坡,循着山道直向谢家军营地而去。

山道曲折而幽,翠林浓密,藤萝垂挂,偶尔有鹿影闪过。风吹草动,露珠滚落,晶莹如泪。马蹄踏过湿软泥土,发出低沉闷响,金属铠甲撞击声、缰绳摩挲声清晰可闻,仿佛战前的低语。

诸葛长明坐在马上,心中暗暗警觉,目光不时扫视林郑十名武骑分列左右,目光如鹰,警惕四周。武阳策马在前,银鳞枪斜指鞍旁,锋芒毕露,神色自若,仿佛身临故地,无丝毫惧色。

行至半途,山谷豁然开阔,只见前方谢家军大营已现。车帐林立,旌旗招展,数千精锐正在谷口扎寨。巡逻骑士缓缓穿行,寒光闪烁,杀气隐隐。

烈日偏西,阳光穿透层云,洒落在谢家军大营之间。营盘之外,旌旗翻卷,兵甲森然,万马齐喑,只待将令。唐承安身披重甲,手执长剑,巡视完大营后,命令亲兵传令全军将士就地安营,扎下大帐,整顿军械,修整军马,不得妄动。

命令传下,营中将士各自散开,有的扶刀卸甲,有的清洗兵刃,也有操练弓弩之声隐隐传来。唐承安缓步走回中军大帐,吩咐亲兵去通知大统领以上诸将,半个时辰后务必齐聚帅帐,召开紧急军议,不得迟误。

时间流转,半个时辰转瞬即过。

中军大帐内,篝火已燃,香炉袅袅,氛围沉凝压抑。帅案之上摆放着谢必安亲赐的黑金代帅令,冷光逼人,似有寒芒外泄。唐承安端坐首座,目光如电,扫视众将,神色难辨。

左下首,周子衡身披青铜重甲,面色沉静,眼神深邃,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似在酝酿什么。右下首杨谦礼身着银甲,虎目圆睁,额角青筋微跳,面色颇有不悦,显然心中积郁难消。

在杨谦礼之后,三位偏将依次坐列,皆是杨谦礼麾下旧部,目光如炬,眉宇间多有冷意,不时斜睨周子衡,神色不善。显然对这位突然高升的“新偏将”心怀芥蒂。

大帐内气氛凝滞,如刀锋游走。火光映照众人甲胄,闪耀着寒冷的光辉。

唐承安默然不语,似在沉思,似在等候。帐中众将也无人出声,唯有铜炉中木炭偶尔炸裂发出微响,愈发衬出这诡异静谧。

终于,杨谦礼忍不住沉声问道:“唐将军召集众将,可有军令急报?此时敌情未明,军中不宜久留。”

话音未落,周子衡已是含笑出声:“杨将军莫急,唐将军心忧军国大事,自然有重事相商,何必催促?”

此言一出,杨谦礼眉头一挑,冷哼一声,心中愈加不满——堂堂正将,何须被一偏将插言?更何况这周子衡素来只是大统领,如今骤然晋升,言行竟如此轻慢?

三位偏将亦目光不善,其中一人忍不住低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是把火烧到咱杨将军身上了……”

周子衡听在耳中,却不动声色,嘴角冷笑加深,神色傲然,仿佛未将众将军放在眼郑

唐承安终于轻咳一声,稳稳压住众人争执之势,缓缓开口:“召诸位来此,确有大事相告。”

众将齐齐凝视,营中气氛更显压抑,连帐外巡逻甲士的脚步声都似被掩盖。

“军中探骑来报——”唐承安顿了顿,扫视一圈,声音低沉如铁,“靖乱军主将武阳,率兵尾随我军而来,已然逼近狼山南麓。”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色变。

杨谦礼沉声道:“他竟敢追击至此?莫非不畏我谢家军威势?”

周子衡冷笑:“不畏?怕是胸有成算。否则岂敢来蹈虎口?”

三偏将相视冷哼,皆觉武阳不过匹夫之勇,不足为虑。杨谦礼拧眉,却觉事有蹊跷。

唐承安手指轻敲帅案,声音清晰如鼓:“探骑言之凿凿,武阳确有异动。诸位,此战不可大意。”

周子衡忽然轻声笑道:“唐将军既然如此慎重,可曾定策?何不早作安排,截杀武阳于山道之间?”

唐承安未答,杨谦礼却已按剑而起,冷然开口:“此事非你偏将之位可议,军中谋战,当由正将定夺!”

周子衡目光骤冷,剑眉倒竖,寒光乍现,帐中寒意大盛。三偏将纷纷起身,怒视周子衡,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唐承安喝声止住:“够了!”

帐中一静如死,连篝火摇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眼下敌情未明,内讧无益。周子衡,杨谦礼,汝等皆为我军柱石,岂能自乱阵脚?”

两人对视,皆冷哼而坐,却心中各自警惕——这一场军议,怕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唐承安目光如炬,盯视帅案上的黑金代帅令,良久,沉声道:“谢帅亲令在此,我等不可辱命。此战……关乎大局。”

众将默然,心思各异。

正当议事未定之际,唐承安忽然缓缓起身,脸带一丝神秘莫测的笑意,沉声开口道:“杨将军,各位将军,在下今日,特意带两位旧人,欲与诸位一叙。”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静。

杨谦礼微微皱眉,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一丝疑惑与防备望向唐承安:“哦?唐将军所言两位旧人,不知是何人?”

三位偏将也是面面相觑,满眼好奇。

唐承安轻咳一声,脸色间透出一股难以言的意味,似是怀着难言的心事。他伸手一指帐后一角,语气缓缓:“请。”

只见帐幕一掀,夜风灌入,带着几分凉意。一老一少,两道身影从阴影中缓步走出。

那老者身材高大,面容清癯,鬓发斑白,虽衣袍朴素却难掩身上沉凝之势,步履之间自有一股久居上位、智计无双的气度。

少年身着青袍,面若冠玉,双目清亮,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身形虽瘦削,但站姿笔挺,浑身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锋芒与沉稳。

那少年才一现身,杨谦礼便忍不住细细打量。

“这少年……为何如此面熟?似曾相识?”杨谦礼心中暗忖,却一时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正思索间,目光一转,当看清那老者之面目时,杨谦礼身躯一震,猛地腾身而起,惊骇失声:“诸……诸葛长明?!这……这怎么可能?!”

身后三位偏将也俱是大骇,齐声呼道:“诸葛长明?!真的是他?!”

此刻大帐中风声肃杀,气氛一瞬凝固。

诸葛长明面色复杂,目光如炬,扫过杨谦礼等人,眼中同样充满意外。他本以为大帐内有谢必安坐镇,未曾料到竟是这支先行军,令他一时踌躇,不由得皱眉沉思。

“杨将军,诸位。”诸葛长明缓缓拱手,神色沉稳如昔,却也难掩心头疑惑,“老夫以为此处是大帅本营,不料竟是尔等。”

杨谦礼心神未定,强压心中波澜,满面戒备之色,目光警惕如刀,盯着诸葛长明:“诸葛先生,你……怎么会在此?!”

诸葛长明淡淡一笑,摇头未语。

这时,杨谦礼忽然把目光移向那少年,眼神凌厉:“这少年是谁?看着面生,又觉熟悉……,你是谁?”

少年嘴角浮起一抹浅笑,目光淡然却锐不可挡,缓缓上前两步,朗声开口:“杨将军,久仰大名。”

“在下——武阳。”

“什么?!”

杨谦礼只觉脑中轰然炸响,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死死盯着那少年:“你……你是武阳?!那个在坠龙谷死里逃生、力挽狂澜,平定西州的靖乱军主帅——武阳?!”

三位偏将更是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仿佛见鬼。

“果真是他?!怎会出现在此?!”

武阳淡淡一笑,目光清亮,毫无惧意:“正是在下。”

“怎会这样……你……你与诸葛长明同行?!”杨谦礼步步后退,满心警觉,冷汗涔涔而下。

武阳微微颔首,目光含笑,语气却如锋如刃:“杨将军勿惊。今日相见,非为兵戈,实乃共谋大事。”

诸葛长明长叹一声,上前一步,道:“杨将军,你我本为同袍,今日之事,非是叛逆,而是事出无奈。谢必安疑我、害我,逼我等自保……此行实为欲清曲直,非为兴乱。”

杨谦礼目光微闪,死死盯着二人,心中千头万绪翻涌——昔日敌将,今日竟成盟友?谢家军旧帅与靖乱军新主,竟联袂而来?此事若非亲眼所见,焉能信?

帐中一片沉默,只余烛火摇曳之声。

武阳坦然站立,目光如炬,扫过帐内诸人:“杨将军,靖乱军非叛军,西州非乱地。此番归来,实为拯国救民。谢必安心怀不轨,图谋不臣,诸葛先生与我志同道合,欲以正道匡扶刘蜀社稷。”

诸葛长明朗声补充:“杨将军,今日你若相助,来日功业盖世,下共仰;若执迷不悟,恐为权臣所弃,尸骨无存!”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m.6xxs.com)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猎人突击队 恶作剧之吻续写三部来袭 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 儿子,校长给你当老婆好不好?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大仙农 我发誓龙族不是我带歪的 快穿大佬每天都在崩人设 亡灵阶梯 北宋群英录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嫡女有毒 神符十墓 绝世战祖 我真的没开挂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综影:有风小院里的五号房客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经典收藏 三国之杨家天下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我乃边军一小卒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开局爆发玄武门!朕乃大唐皇帝!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北宋群英录 抗战之超级兵锋 盛朝霸业 大明测字天师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这个三国太可怕了!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明末好女婿 大明新命记 大明救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最近更新 刘宋风云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唐末从军行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唐奇谭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男女互换术 晋柱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且隋 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 白狼公孙 陶家传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1627崛起南海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