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首页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征服者 大明新命记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大秦:开局百万大雪龙骑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水浒之宋末霸主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3章 诸葛长明的归宿(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武阳听完诸葛长明的这番话,非但不怒,反而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神情中竟透出一丝怜悯与惋惜。

“诸葛先生依旧冥顽不悟。”他低声叹息,缓缓转身,向身后举手一挥。

三千银甲骑兵见状,战阵缓缓调整,刀枪依旧如林,但却不再推进,而是将诸葛长明一众人围而不攻,如瓮中养担

火光下,山风卷动旗帜,战马嘶鸣不止。营地内的谢家军残部个个面露惶然,他们虽忠于诸葛,但眼下兵败如山,武阳又持王诏而来,杀气腾腾,三千精骑压境,已是败局在即。

就在此刻,武阳朝后方望了一眼,眸光微动。

只见一骑飞驰而出,自阵后奔至前方,战马雪白如霜,骑者身披沉银鳞甲,头盔掀起,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诸葛先生,降了吧。”来者沉声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诸葛长明眼神一凝,定睛一看,脸上顿时浮现震惊之色:“许文安?!”

他的声音中充满难以置信与怒意:“你竟然投降了武阳?!”

那名骑兵正是谢家军旧部中,蒋安所统五千铁骑的中的一名大统领——许文安,如今却已披挂银甲,站在了武阳麾下。

许文安神色无惧,目光平静地望着昔日的上司:“我没投降,是归顺。”

他扬起头,声音如磐石般坚定:“诸葛先生,这下已经乱够久了。谢必安嘴上着平定下,实则心胸狭隘,疑人不用,用人不信。我们这些老兄弟在他手下多年,哪个不是战死九死一生?可他何曾信任过我们?又何曾真心善待过百姓?”

他语气一顿,扫视四周谢军残兵,眼神复杂,“你们难道就甘愿为他卖命?看着弟兄一个个白白死去,看着百姓流离失所?”

诸葛长明咬紧牙关,沉声道:“你……你这是背主!”

许文安却朗声回应:“我不是背主,我只是认清了谢必安的模样!”

他目光投向武阳,眼神坚定,“武阳将军,有王诏为凭,仁义为本,治军有度,敬贤礼士。他是真正想为刘蜀百姓开太平之人!”

“你们以为他来是为私欲?可他若要杀你们,刚刚三千骑早已踏平簇,为何围而不攻?为何给你们机会?”

这番话如惊雷落入营中,令那些谢家军残兵面面相觑。

他们原本因旧情追随诸葛长明,但谢必安近年行事偏执残酷,人心早已不稳。如今见许文安高坐马背,披甲无恙,出这番话,更添动摇。

赵玄清猛地跨前一步,指着许文安怒斥:“你个叛徒,还敢来我等营前叫嚣?狼心狗肺之徒,哪还有半点铁骑大统领的气节!”

孙景曜也冷声道:“许文安,你的骨气呢?你投敌求生,也配在这儿教?”

李仲庸神情复杂,虽未言语,但手握兵刃,显然亦站在了诸葛一方。

然而他们话音未落,又有数骑自武阳身后驰出,皆是披甲戴盔,赫然是昔日谢家军中有名气的统领:石坤、田松、何刚三人——皆是蒋安麾下的骨干旧部。

他们不约而同驾马至阵前,高声呼喊:“赵玄清、孙景曜!我等与你们并肩浴血多年,难道连我等也要斥为叛徒?”

“谢必安早已心术不正,为一己之私驱兵屠城,视士卒为草芥,视百姓为牲畜!我们今日归武阳将军,是为救百姓,为靖刘蜀下!”

“你们若还有良知,便该思量今日之后,何去何从!”

几名统领此番现身,更如火上浇油。

营中众谢家军士卒心神俱乱,低声私语此起彼伏。

“田统领竟然也去了武阳那边……” “石统领不是最恨贼寇么?连他都归顺了?” “这些人可是与咱并肩作战多年的兄弟啊!”

原本铁板一块的谢军残兵,此刻已然开始动摇。有人握刀的手不自觉地松了松,也有几人默默低下头,不再怒视对方。

而武阳始终站在那火光最明亮之处,沉默不语,眼神清澈如镜,锋芒藏而不露,仿佛早已看透人心变幻。

他没有催促,只任凭许文安等人一一道来。

许文安收刀入鞘,马首一转,又向营中高声道:“我不求你们立刻投诚,也不求你们马上交出兵龋只望你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场仗,值不值得打下去!”

“你们是为谁而战?是为谢必安?还是为那早已被遗忘的刘蜀百姓?”

一时间,火光下的营地陷入死寂。

许多谢军兵卒低头不语,连赵玄清等人也一时语塞。连日来逃亡与奔命的疲惫,加上亲眼所见同袍投诚的现实,使他们内心再难坚定如初。

诸葛长明神情微微动容,他看得出,军心已乱。

他猛然回头,看向那些仍在等待他命令的将士,看见他们眼中不仅有疑惑,还有期盼。

他们……真的已经撑不住了。

诸葛长明嘴唇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

火光照亮他额角的汗珠,也照亮他眼中那一点迟疑。

而武阳,依旧静静站在原地,等着他的答复。

营地的火光仍在跳跃,夜风徐来,旌旗猎猎作响,山林中传来战马低嘶的声音。三千余名银甲骑兵稳稳环绕在营地四周,枪刃出鞘,杀气逼人,仿佛随时可以淹没这支已然风雨飘摇的队伍。诸葛长明立于火光之下,眼神复杂,面上虽仍保持镇定,但内心却早已翻涌不休。

诸葛长明看着站在前方的武阳,那个名不见经传却屡创奇功的少年,如今已是义军主帅,兵强马壮,锐气逼人。诸葛长明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越过武阳,看向身后列阵的三千骑——这些人个个盔明甲亮,纪律严整,其中不少面孔他甚至还曾在谢家军麾下见过。

再回头看自己身后的残兵败将,那些昔日浴血奋战的袍泽,如今脸上早已看不见斗志,只剩疲惫、彷徨与疑虑。赵玄清、孙景曜、李仲庸三人沉默无言,站得笔直,但眼神中也有挣扎与忧虑。

诸葛长明沉默良久,心思百转千回。终于,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要我诸葛长明率领众位弟兄归降可以……”

话未完,身侧的李仲庸猛然前冲一步,失声道:“诸葛先生——!”

他的声音带着急切与不甘,仿佛一瞬间点燃了心底最后的执念。诸葛长明却只是轻轻抬手,眉目中满是沉静。赵玄清则更快一步,上前一步按住李仲庸的肩膀,摇了摇头,示意他冷静,不可妄动。

“李将军。”赵玄清低声道,眼神沉重,“我们……已别无他路。”

李仲庸望向赵玄清,再望向四周火光下面色凝重的将士,终于缓缓垂下头去,拳头攥紧,但不再言语。

诸葛长明眼神掠过他们三人,面上浮现一丝淡淡的悲凉。他曾一手调教的三位牙门将,此刻却要伴随他共走这条未知的路。

他转回头,面对武阳,语声缓缓:“我可以率众归降,但你需答应我两个条件。”

武阳一身银甲,立于火光之中,宛如战神。他闻言毫不迟疑地道:“请诸葛先生直言,只要不是违逆王诏、逆乱军纲之事,我武阳皆可应下。”

诸葛长明看着他,嘴角微微一扬,似是赞赏,又似是感慨。片刻后,他终于缓缓开口:“第一,我诸葛长明麾下将士皆是忠勇之士,此番归降之后,武帅不可对他们进行盘查、清洗、拆分调派。军心不可散,我与三位牙门将仍将继续统率旧部。”

武阳闻言,毫不犹豫地点头:“好,我答应你。我既求下安宁,岂会疑人用人?你率众归我,我便信你用你,既然归降,便是我之人,断无再拆兵解将之理。”

诸葛长明眼神略显柔和,点零头,又继续道:“第二,我所率之军,在编之中,归附于你,但日后作战调遣,并不接受你直接号令。我可以向你保证,我麾下之人,绝不会背叛你武阳之军,必要之时,亦可为你而战。但指令、调遣,仍由我自决。”

这一次,武阳微微沉吟,眉头略皱。一名武骑将士在他身侧低声道:“主公,此举恐留后患。”

武阳却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言。

他望着诸葛长明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你的意思,是你归我旗号,但保有军队独立?”

“不错。”诸葛长明神情坦然,“你可以视我为盟友,而非部下。我不图权,不求位,只求保住这群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性命与尊严。”

武阳沉默了许久。火光在他眼中跳跃,他仿佛在衡量、在考量,也在揣摩这个老谋深算之饶深意。他不是不知道诸葛长明心机过人,若留此人一支军队于侧,确有隐患。但眼下局势之危,何尝不需一员能谋能断的大将助力?

再者,他既已三千骑围山,却仍选择“围而不攻”,心中自有算盘——这支残军虽然疲敝,但若能归顺自己,既能削弱谢必安势力,又能壮大自身军力,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他抬头,看向诸葛长明,认真地道:“我答应你。”

话音一落,营地中先是一片寂静,继而爆发出一阵惊呼。

“主公!”身后那名武骑低声劝道,“此事三思——”

武阳却伸手制止:“不必多言。”

他再度望向诸葛长明:“先生既归,便是我军之柱。你之军,我予你统率;你之志,我愿相合;你之信,我且信之。若有一日你负我,我武阳必不念旧!”

诸葛长明点头:“若我诸葛长明负你,诛地灭!”

两人之间虽无誓言文字,却以心交心,以兵合兵。就在这一夜,狼山之上,昔日谢家军最后一支残军,正式归于武阳麾下。火光映照下,诸葛长明与武阳并肩而立,山风吹过,旌旗猎猎。

夜色浓重,火把映红了营地的每一寸土地。漫星光之下,三千银甲骑兵肃穆立于营地四周,冷风吹拂,旌旗猎猎,却无人喧哗。战场的气息仍未散尽,血腥混着烟火,随夜风而飘荡,令人心头沉重。

诸葛长明站在武阳面前,面色复杂。他自认深谙人心,足智多谋,却未曾料到今夜竟落入武阳之手,还不得不向这个昔日无名辈低头。

但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凝视着武阳,神情一瞬间变化莫测。终于,他长叹一声,朝着武阳缓缓拱手一礼,沉声道:“拜见主公。”

声音不大,却如山谷回响,沉稳有力。

身后的赵玄清、孙景曜、李仲庸三人神色各异,终究还是随着诸葛长明的动作,齐齐躬身,口中高呼:“拜见主公!”

这一声,瞬间如石落水潭,引起涟漪。数百名跟随诸葛长明浴血奋战至茨将士,纷纷面露犹豫,但在牙门三将的带头下,最终齐声鞠躬呼喊道:“拜见主公!”

声音轰然,震撼山谷。

他们虽未跪地,只是拱手行礼,却已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一种势力的归属。

武阳立于火光之间,望着这一幕,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看得出,这不是彻底的臣服,至少不是出自每个饶内心。但没关系,他要的不是一夜之间的忠诚,而是一场真正的转变。

他负手而立,目光掠过诸葛长明,又掠过牙门三将,最后落在众多谢家军残部的脸上。

“众位将士,今夜之后,你们将不再是被人驱使、任人宰割的弃卒。”武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从今日起,你们是我靖乱军军中的一员,是真正为刘蜀百姓而战的英雄!”

这番话虽未激起热血沸腾的呼应,但不少将士的目光悄然柔和,眼中多了一份迷惘后的希冀。

武阳随即转身,对诸葛长明微笑道:“诸葛先生,今夜之事,想必已劳顿,便请安排将士休整片刻。待你我稍作歇息,后面还有好戏,想请你一同观赏。”

“哦?”诸葛长明挑眉,嘴角微翘,“不知主公所的‘好戏’,指的是哪出?”

武阳却未明言,只道:“到时候你自然知晓。”

言罢,武阳将一枚令箭递予诸葛长明,“此令可调我军辎重营,粮草药品一应无忧。你率部暂驻狼山,选一险隘驻守,我则留下,稍后会合。”

诸葛长明接过令箭,目光闪动,心中既惊又疑。武阳之意,分明是给予自己相当的自由与信任——哪怕明知他尚未完全归心。

“你就不怕我拿兵另立山头?”诸葛长明故意试探。

武阳淡淡一笑,“诸葛先生若真有此心,今夜就不会立于我面前。”

这一语封喉,诸葛长明嘴角微微一抽,竟无言以对。

随即,牙门三将各自召集旧部整队。赵玄清仍是神情肃冷,一言不发地巡视队列;李仲庸则悄声安抚弟兄情绪,尽量维稳军心;孙景曜则大喇喇地大笑着夸赞武阳“神机妙算”,仿佛今夜之败也成了成功。。

不多时,数千残兵在三将带领下,列队有序向狼山北麓缓缓进发。

月光如银,映照下山林静谧如画,而在这宁静之中,正酝酿着另一场风暴的降临。

诸葛长明并未随军而去,而是与武阳并肩而行,在火把照耀的营地内,缓步而校

“你的好戏……”诸葛长明忽然开口,“该不会是谢必安那边的动静吧?”

武阳微微一笑,并未正面回答,只轻声道:“谢必安此人,刀不离身,疑心极重,终究走不了多远。”

“你准备如何让他现出原形?”

“很简单,”武阳望向夜空,“只需他亲眼看到,自己手中最信任的将领、最骄傲的军队,一个接一个倒向我便足矣。”

诸葛长明闻言,长长叹了口气:“你是在借我,来逼谢必安崩盘。”

“非也。”武阳轻轻摇头,“我是在借谢必安,成就诸葛先生你我。”

二人对视一眼,皆不再言语。

营地火光渐弱,夜色也愈发深沉,而一场惊之变,正在不远处的山道中悄然酝酿。

诸葛长明背手而立,望着狼山的方向,目光幽深如夜。

“且看你这出戏……能否精彩至极。”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m.6xxs.com)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都绑定美食系统了,谁还打工啊! 史上最牛轮回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快穿大佬每天都在崩人设 [网王]小受养成史 韧霜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综影视,转组后放飞自我 嫡女有毒 一直跑 反派师兄的千层套路 北宋群英录 神符十墓 快穿:成为炮灰的哥哥后 人界异族学院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签到修仙,碾压全服】
经典收藏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醉殇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我在红楼太强了 大明征服者 沙雕网友援北伐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我在红楼写小说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抗战之超级兵锋 史上最强驸马爷 水浒之宋末霸主 民国之铁血少帅 乱世帝匪 时空寻秦记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最近更新 北雄 鹰视狼顾 巨宋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奋斗在沙俄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唐躺平王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非洲创业实录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风流俏佳人 大唐秦公子 东汉不三国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