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寿州护生谷田的冻土刚化,明渊便带着虎娃们蹲在田边,看去年埋下的“暖新种”冒出第一缕芽。芽尖顶着四域泥土的混合色,叶片边缘竟然长成甲叶与莲荷的叠纹,像把寿州的暖、北疆的风、江南的水、塞北的沙,都揉进了这抹新绿里。
苏国公的铠甲上沾着春泥,却在腰间别着虎娃们编的“暖芽绳”——用四域彩线合编,绳结里藏着北疆驼铃的碎银、江南莲籽的青壳、塞北沙枣的核、寿州谷穗的芒,走一步便发出细碎的响,惊起田埂上刚苏醒的麻雀。“陛下看,”他指着芽尖的露珠,“这滴露水里映着四域的,像个暖澜。”明渊笑着用狼毫蘸露,在虎娃们的护生笠上点染,笠面顿时开出甲叶与莲荷交织的花,“这是用下的暖露,给虎娃们画的‘醒春符’。”
护生堂的“暖芽工坊”里,楚夫人正带着宫娥用四域材料做“暖芽护具”:北疆驼皮裁成甲叶形护芽套,江南丝绸缝成莲荷形暖芽袋,塞北羊毛织成沙枣形护芽帽,寿州竹篾编成龙鳞形护芽架。虎娃们抱着护具往田里跑,丫头的护芽袋上还绣着四域虎娃手拉手的图案,“陛下,我们给每株芽都穿了‘四域暖衣’,这样它们就能知道,自己是被下护着的芽!”
巳时初刻,明渊亲自给“暖芽一号”戴上驼皮护芽套,套口系着江南的红绳,绳头坠着塞北的银铃。护芽套刚戴上,银铃便被春风吹响,惊飞了觊觎嫩芽的蝴蝶,却引来了寿州的燕子——燕爪上沾着海岛的细沙,竟落在芽尖的露珠里,让这颗带着四域印记的芽,又添了份海岛的暖。苏国公望着燕影失笑:“当年陛下‘暖要像燕子,年年归,处处栖’,如今这燕子,倒成了暖芽的‘传信使’。”
午时初刻,护生堂的“暖芽宴”摆开,桌上是四域合做的嫩芽菜:北疆嫩芽拌江南香醋,塞北芽饼夹寿州腐乳,江南芽羹漂着塞北奶花,最妙的是“暖芽四域粥”——用四域谷物混煮,粥面浮着甲叶形的蛋皮、莲荷状的蒸糕、沙枣样的蜜饯、谷穗形的炒米。明渊舀起一勺粥,蛋皮甲叶纹里裹着莲荷糕的清甜,沙枣蜜饯混着谷穗炒米的香脆,忽然想起虎娃们在工坊里的话:“暖芽的味道,就该是下味道的合辑。”
申时末刻,明渊在谷田边立下“暖芽碑”——碑身用四域石头拼砌,北疆黑石、江南湖石、塞北黄石、寿州青石,合刻成“暖芽初醒,千域同春”八字,每个字的笔画里都嵌着四域虎娃的乳牙碎、谷穗芒、驼铃屑、莲荷须。虎娃们摸着碑上自己的“贡献”,少年忽然指着寿州青石上的甲叶刻痕:“这是叔叔用铠甲刻的!和北疆黑石上的驼铃印一样,都是暖芽的‘出生印’!”
酉时初刻,寿州城的“醒春鼓”敲起来了,虎娃们举着“暖芽花灯”在田垄间跑成星图——花灯是四域形状的合璧:灯顶是北疆毡帐尖,灯身是江南水榭窗,灯座是塞北驼鞍形,灯穗是寿州瓦当纹。灯光映着嫩芽的影子,甲叶纹与莲荷脉在地上织成暖的网,明渊忽然指着灯影里的重叠处:“看,这像不像四域虎娃抱着芽,在暖澜里荡秋千?”
亥时初刻,护生堂的火塘边,虎娃们围着明渊听“暖芽起源”。苏国公指着窗外的谷田:“去年元日埋下的四域合株,如今长出的不只是芽,是下暖的‘根’。”虎娃们摸着明渊袖口的四域暗纹,丫头忽然举起自己的暖芽绳:“等我长大了,要带着这绳去海岛,让那里的虎娃也知道,寿州的芽、北疆的芽、江南的芽、塞北的芽,都是一个暖妈妈生的!”
这一夜的护生谷田,暖芽在春风里轻轻摇晃,四域石头的碑影与花灯的光交叠,像给土地盖了层会呼吸的暖被。千里之外的四域土地上,北疆的护生草、江南的莲荷、塞北的沙枣、海岛的珊瑚苗,也在各自的季节里苏醒,带着寿州暖芽的“胎记”,在不同的水土里,长出带着本地烙印却又血脉相连的暖。
明渊在《护生芽谱》新增篇页写下:“暖芽初醒,非一域之春,乃千域之醒——北疆石护其根,江南水养其叶,塞北风塑其形,寿州光暖其心,待得千芽破土,便知暖之一物,从来不是孤生,而是下水土合育、下人心合护的灵物。”案头的暖芽标本上,露珠早已蒸发,却留下四域泥土的痕迹,像幅微缩的下暖图,等着春风来,把它吹成千万个“暖芽初醒”的故事,在人间的每个角落,次第绽放。
喜欢纨绔帝业请大家收藏:(m.6xxs.com)纨绔帝业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