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咸阳宫的马车上,嬴政一言不发。
过了许久,李斯心翼翼地问:“陛下,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嬴政冷冷看了他一眼:“你一年不可能筹到一千万钱,现在是不是该给我个交代?”
“若非您,臣也不会……”李斯话未完就意识到不对劲,连忙低头噤声。
……
苏家馒头店。
王离见嬴政等人离开后,偷偷进了屋。
“大哥,你们刚才嘀咕什么呢?”王离好奇地问。
苏牧笑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这是秘密,你忙去吧!”
王离一脸茫然,转身离去。
陛下到底有没有跟苏牧摊牌呢?他可真是急坏了!
……
日子还是要继续。经历了今的事后,苏牧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一个月后,六村堡焕然一新。
手里有了钱,自然要投入到建设里。在寒冬到来之前,六村堡已经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民房。这些房子的设计都出自苏牧之手。
村民们感到疑惑,不明白屋里那个东西是什么。后来才得知,那是苏牧所的火炕!为让众人明白,他还让人现场演示:只需点火,炕便会发热,冬取暖再好不过。
村民对苏牧敬若神明。这个年轻人不仅把他们从困苦中解救出来,还让他们过上了富足生活。
村子中央有两座大厂房,一座用来磨面粉,被称为苏氏馒头厂;另一座是榨油坊,为馒头厂提供豆油。这里如今成了六村堡的中心地带。
虎奴、铁了和七各自带领十名壮汉,在村内日夜巡逻。外村人若擅自进入,会被立刻驱赶。
尽管村民田地无收成,但有了馒头厂,大家的日子反而更好了。村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而咸阳城里,苏氏馒头的名气也日益高涨。继馒头和花卷之后,又推出千层饼和馅饼。相比前两者,这两款新品油脂更多,更受欢迎。新品上市后,馒头店收入再次翻番。
哪怕是嬴政,看到这情形也不免动心,时常想着将馒头店占为己樱
“父亲,今日怎得闲来看孩儿?我听闻近来大月氏和匈奴边境有些不安分,咱们是不是该趁机有所行动?”苏牧压低嗓音,靠近嬴政轻声问道。
正端着酒杯的嬴政险些被口中的酒呛到。
他此刻真是后悔莫及。万一这孩子哪真的疯魔了,想要造反怎么办?
“别急,别急!”嬴政缓过神来,摆手道,“时机未到,还需静候佳时。”
苏牧点点头:“对啊,父亲还健在,大秦就不会乱。等您百年之后,再议其他吧。”
嬴政沉默片刻:“啊,我这是何等不幸,哪有儿子总盼着老子死的?而且还是当面出口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想起了李斯。若非此人,自己怎会这般狼狈?
“吾儿,治国安邦非一日之功。如今大秦虽强,但也有诸多隐忧。你看,咱们现在缺兵又缺粮,你可有什么良策?”
嬴政一边着,一边盯着苏牧,暗想:我已经够惨了,你要是再不透露点有用的消息,看我不整治你!
苏牧笑了笑,从背后取出一卷竹简递上前:“父亲莫慌,孩儿早已备好对策。缺人缺粮都不怕,有了它,很快咱们就能自给自足。”
嬴政接过竹简,仔细一看,上面写着三个字——屯田法。
这正是源自三国时期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度。当时曹操手下兵力不足、粮草匮乏,但实施此法后,粮食短缺的问题大大缓解,许多诸侯纷纷效仿。
“父亲,这就是屯田法,详细列出了具体操作方法。它分为军屯田与民屯田两类,其中军屯田又分边军和内地两种形式。”
“一旦使用此法,七成以上的军粮都能就地解决。父亲知道为何大秦如此贫弱吗?”
“首先,边军的庞大开支是主要原因之一。百万大军每年消耗的粮饷惊人,国家八成的收入都用来维持这些开销。”
苏牧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战争倒是打了,可到底有什么实际收获呢?这样岂不是白忙一场?”
嬴政听后脸色微变,显然对这话不太满意。
“话不能这么。”嬴政反驳道,“至少河套与岭南归入大秦版图,这难道不算成果吗?”
苏牧嗤笑一声:“你所谓的成果,不过是耗费无数人力才换来的罢了。就灵渠吧,修建时征调了百万民夫,十多万精兵,耗费了多少粮食?最后只得了两郡之地,还得年年防守。”
他又转向河套问题:“即便攻下了河套,若是无法利用,留着又有何意义?”
一番话让嬴政一时语塞。
稍作停顿后,苏牧继续道:“开拓疆域本身并无过错,但若一味追求扩张,却不见成效,反而会拖累国家根基。”他以隋炀帝为例,“隋炀帝时期,虽然国土辽阔,却因穷兵黩武,终致国破家亡,反让李唐坐收渔利。”
大秦与大隋有不少相似之处:皆为雄才大略之君主,皆为一时强国,却都短命而终。嬴政治下,长城、驰道、灵渠相继建成,而杨广亦兴科举、开运河,疆域不断拓展。两位帝王均留下赫赫功绩,但也因此埋下隐患,最终二世而亡。
汉唐承袭了他们的基业,方有后来之盛。若秦隋稍作收敛,或许历史将改写。
“若能实施此屯田之策,不到三年,秦国定可稳固边疆至匈奴。无外患之耗,辅以善政,三年足以使国泰民安。”苏牧轻啜一口茶水。
嬴政静静听着,内心震撼不已。苏牧的话语虽不算精妙,却让他从对自身功绩的遐想中惊醒。
“朕还有要事,先行告退。此策朕收下,你且放心,绝不会亏待于你!”嬴政卷起竹简,快步走向门外。
“何须着急,吃了午饭再走吧!”苏牧紧跟其后劝道。
嬴政哪里还有心思进食,一心只想赶回咸阳宫召集群臣,商议屯田之策的可行性。
咸阳宫,嬴政书房内。
刚退朝不久,冯去疾、李斯、王贲和蒙毅就被紧急召至书房。
“此乃屯田之法,你们逐一查看,有何意见直言。”嬴政示意赵高递上竹简。
冯去疾率先接过阅读。初见时神色未变,越往后读,眉头皱得越紧。
“边军驻地施行军屯,三成戍守,七成耕作,每月轮换一次,既能保证训练,又能自给自足;内陆城防亦同理,两成守备,八成务农;而民屯,则由官府引导百姓开垦荒地,耕具种子均由官府提供,开垦者只需缴纳少量税赋。”
冯去疾不由自主地念出声来,众人凝神倾听。
“这是军屯?”
“也是民屯?”
书房中的诸位并非愚钝之人,很快看出其中的好处。秦国国库空虚,皆因边军耗费巨大。若真能推行此法,边军负担必减。
仅需修养两三年,秦国必会再度强盛。
“陛下,此乃安邦定国之良策!完全切实可校”冯去疾激动地,“如今匈奴局势动荡,无暇南侵,正是施行此法的最佳时机。”
“边疆三十万大军,十万驻守足矣,其余二十万可依此法垦荒。”冯去疾情绪激动,连双手都在微微发颤。
站在一旁的蒙毅也附和道:“陛下还可将部分百姓迁移至河套一带。”
“那里的土地肥沃,若推行此法,相信会有不少百姓愿意前往。”蒙毅补充。
嬴政嘴角含笑,心想这次试探没有白费,终于从那人那里得到了实用的好主意。
“朕亦认为此法可行,速将此法抄写,分送至辽东、云症陇西及岭南等地,明年开春即开始实施。”嬴政果断下令。
“陛下英明,国家之幸!”冯去疾高声赞颂。
从商议到决定,不过片刻工夫。
走出书房后,冯去疾问李斯:“李丞相可知此法源自何人?”
走在前头的李斯略显迟疑,冯去疾笑道:“陛下的笔迹我尚能辨识,但这些笔记显然不是他的。”
李斯虽已知晓此法出处,却无法明言。
于是摇摇头道:“臣不知。”
冯去疾并未深究,只是感慨:“陛下背后必有高人相助,此人非同可。”
自从颁布屯田令后,嬴政心情舒畅。此前因匈奴内乱无法出兵的困扰就此解除。
心境平和,嬴政携家人赴甘泉宫休憩,暂作放松。
甘泉宫,芳华阁。
此阁因住有一位妙龄少女而得名,少女姓嬴,封号华阳,名嬴元曼。
“公主殿下,这是苏氏馒头新出的蜜糖三角,十分抢手,昨日我就安排人排队才买来的。”一名侍女端着托盘走近嬴元曼。
提到苏氏馒头,嬴元曼秀眉轻蹙。
“拿走,本公主不吃他们的东西。”嬴元曼赌气地转过头。
侍女吓得连忙后退跪下。
“奴婢知错,请公主原谅,这就拿走。”侍女声音微颤。
嬴元曼摆手示意她起身,“本公主没怪你,我是那个叫苏牧的!”
“前些日子二哥就是去找他理论,现在二哥被打伤了,父皇不仅责备二哥,还把他贬到岭南。”
“这个苏牧跟那些儒生一样坏,大哥因儒生被贬云中,二哥又因他去岭南。”嬴元曼噘着嘴。
确实,公子高刚好转些,就被秦王直接贬往岭南。
这一去,能否再回京都是未知数。
“我想求父皇为二哥主持公道,可父皇二哥身为皇子不懂自重。”
“凭什么二哥挨打还要被贬岭南?”嬴元曼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
身边的人都不会告诉她公子高的过错,秦王自然也不会明原委。
但这样一来,嬴元曼认定苏牧是罪魁祸首。
“我就不信没人替二哥讨回公道!”着,嬴元曼起身离开铜镜台,快步走向芳华阁外。
“公主殿下请慢校”侍女紧跟其后。
嬴元曼从后殿走到前殿。
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