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辛工坊记:乐垂与宫束班的爆笑制苓现场
自打帝喾陛下要编《九韶》大曲,乐垂就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得拴在工坊里了。更让他头大的是,宗门特意派来的宫束班——一群据\"赋异禀\"的后生,到了高辛氏的地盘上,硬是把制苓作坊变成了笑料制造厂。
初入工坊:把\"吹苓\"做成\"吹灯\"
宫束班一行五人刚到那,乐垂正蹲在桐木堆前挑料。为首的大徒弟叫阿木,据在宗门里能把竹笛削得比蝉翼还薄,此刻却拿着块梧桐木在石头上磨得火星四溅。
\"师父,您看这料够不够'透'?\"阿木举着块被磨成歪瓜裂枣的木头,笑得一脸憨厚。乐垂眯眼一瞅,那原本直挺挺的梧桐木被他削得像条被踩过的泥鳅,当即没好气地敲了敲他的脑袋:\"咱家做的是吹苓,不是给山神爷喂的木疙瘩!\"
旁边的二徒弟阿竹更绝,听吹苓要掏空内腔,直接找来把石锥子往木头上凿,结果木屑没飞多少,倒把自己的麻布衣裳勾出了三个破洞。\"师父,这木头咋比后山的青石还硬?\"他举着扎满木刺的手,疼得直咧嘴。乐垂刚要开口,就听\"噗通\"一声,三徒弟阿陶脚滑摔进了泡桐木的水坑里,手里的竹筒子漂得老远,活像只刚从泥里蹦出来的蛤蟆。
\"停!\"乐垂捂着额角叹气,\"吹苓要的是声透,不是让你们在这儿表演'愚公移山'!\"他捡起阿木手里的歪木头,往石桌上一磕,\"看好了,先找纹理顺的料,用湿布裹三,等木头软了再削——你们当这是劈柴烧火呢?\"
开孔现场:把\"五音\"搞成\"五雷轰顶\"
好不容易把吹苓的坯子削得像模像样,轮到开孔定音时,宫束班的憨劲儿更是彻底爆发。按规矩,吹苓要开五孔,对应宫商角徵羽,可阿木拿着骨尺量了半,愣是在同一位置钻了三个眼。
\"师父,这孔咋越钻越歪?\"阿木举着满是木渣的吹苓,脸憋得通红。乐垂凑过去一瞅,好家伙,那原本该均匀分布的孔眼,被他钻成了一串歪歪扭扭的麻子,活像老黄牛打喷嚏溅的泥点。
更要命的是试音环节。阿竹捧着自己做的吹苓凑到嘴边,鼓足腮帮子一吹,没等来清越的乐声,反倒发出\"噗——\"的一声闷响,像极了冬冻裂的猪皮被踩破的动静。旁边的阿陶笑得直不起腰,结果自己手里的吹苓没拿稳,\"哐当\"砸在陶窑边的石板上,裂开的缝里还掉出半块没掏干净的木芯。
\"笑啥笑!\"乐垂抄起手边的竹篾条,在两人头上各敲了一下,\"阿竹你那是内腔没掏圆,气流堵着呢;阿陶你倒好,留着木芯准备在里头种蘑菇?\"正着,四徒弟阿石突然大喊:\"师父!我这吹苓能吹出声了!\"
众人赶紧围过去,就见阿石憋得脖子通红,手里的吹苓发出\"吱——呀——\"的怪响,像是被踩住尾巴的耗子在尖剑刚路过工坊的帝喾妃子庆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乐垂大师,您这是在教徒弟们做驱兽的哨子呢?\"
乐垂脸都绿了,抢过阿石手里的吹苓一摸,好家伙,这后生为了让声音大,把吹口削得比陶罐口还宽,\"你咋不直接拿个竹筒子对着嗓子眼喊?\"
上漆闹剧:把\"青桐色\"涂成\"泥猴脸\"
制苓的最后一步是上漆。乐垂特意嘱咐要用桐油调松烟,涂三遍才能显出青润的光泽,结果宫束班直接把漆桶搬到了太阳底下。等阿木想起去搅的时候,那漆已经稠得像熬糊的米粥,硬往吹苓上抹,愣是把光滑的木头涂成了癞蛤蟆的背。
\"谁让你们在日头底下晒漆的?\"乐垂气得吹胡子,\"这漆要阴干!阴干懂不懂?就像你们师娘腌咸菜,能搁灶台上烤吗?\"阿陶想把漆刮掉重涂,找来块碎石片一刮,好家伙,连带着木头表层都刮掉了,好好的吹苓成了斑秃的脑袋。
最绝的是五徒弟阿草,听加点植物颜料能让吹苓更好看,偷偷挖了后院的赭石粉拌进去,结果涂出来的吹苓红一块黄一块,活像被熊瞎子啃过的野果子。恰逢帝喾带着乐师咸黑来视察,看到那堆五颜六色的\"艺术品\",咸黑愣是没憋住:\"乐垂啊,你这是把吹苓做成了祭山神的法器?\"
乐垂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正想发作,却见阿木举着个歪歪扭扭的吹苓跑过来:\"师父!您听这个!\"他一吹,居然真发出了\"哆——\"的音,虽然有点跑调,却比之前的怪响顺耳多了。
宫束班的憨货们顿时欢呼起来,阿竹拍着阿木的肩膀,差点把他手里的吹苓拍飞;阿陶抹了把脸上的漆,笑得像只花脸猫。乐垂看着这群手忙脚乱却眼里放光的徒弟,突然觉得刚才的气全消了,他接过那只跑调的吹苓,慢悠悠地:\"还行,至少没把它做成捣药杵
不成调的乐声里藏着的匠心
那傍晚,高辛氏的工坊里飘出了断断续续的吹苓声,时而像风吹芦苇,时而像鸭子叫,但宫束班的徒弟们学得格外认真。乐垂坐在门槛上,看着阿木心翼翼地给吹苓抛光,阿竹蹲在地上研究开孔的角度,突然觉得这些憨货也没那么糟。
后来,宫束班做的吹苓总算能跟上《九韶》的调子了,虽然偶尔还有个把跑调的音符,却总能惹得帝喾哈哈大笑。乐垂常对着宗门来的信使叹气:\"这群憨货啊,能把吹苓做成笑话,也算本事了。\"可转过头,又会把阿木他们做坏的吹苓仔细收好,像宝贝似的藏在工具箱里。
毕竟啊,这世上哪有一开始就完美的工艺?那些歪歪扭扭的吹苓,那些笑破肚皮的瞬间,不正是手艺从生涩到纯熟的脚印吗?就像高辛氏的日头,总在磕磕绊绊的笑声里,把新的光亮照进了古老的工坊。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6xxs.com)艺之神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