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
上郡东部某地。
一队官吏正沿着河边走着。
马上就要汛期了,他们要先排除所有安全隐患。
但走着走着,一个官员忽然拉住了同伴:“我脚麻了,我们休息会。”
同伴看了看身后的吏,他们显得很是轻松。
他叹了口气:“那就休息会,大家都坐吧!”
他们俩是负责巡查这条河道的官员,若是在以前,除非出现决堤或者断流这种事,否则他们压根就不需要亲自来,而是直接坐在衙门里喝茶、写报告就校
巡逻任务?
底下的吏是干什么吃的?
河道周围的百姓不会自己来报告吗?
我可是官老爷,来这种乡野淤泥之地有失风度!
但那都是以前……
自从咸阳开始严查官员渎职之后,他们就必须走出来亲自巡查了。
不仅需要亲自出来巡查,每十还要写一次工作报告,每个月的月度报告还要上交咸阳审查,一旦发现有问题,官位不保是事,被查出其他罪行才是大事!
也曾经有官员试图用做一些事来糊弄过去,然后他直接被降成了城门吏……
现在,所有官员都被迫在自己工作范围内钻研,几乎是每一件事都要处理或者过目,一旦有问题就要重做。
这个时候许多官员才知道,原来底下的人尤其是那些基层官和吏员们,需要干那么多事……
不下基层,你永远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情况。
就比如他们俩。
本县有好几条河,河堤总长度加起来近百里,其中所涉及的桥梁、渡船、隘口也有数十个,把这些每一个都巡查下来,需要花上好几的时间。
以前坐在衙门里花半写一份三张纸的报告就可以了。
如今需要走上三四才能做完……
“今日我们去前方那个云村过夜吧?”
“成,那河边有一栋房子,也算安适。”
两个官员一边着,一边拿出纸笔记录着今的行程和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位置,下一次来这,估计就是七八之后了,万一在这期间出事了,他俩的仕途和命估计都走到头了。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官员写完了记录,脱下了自己的鞋子;他脚根部已经走出一层茧子了,这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估计没个头咯。”
同伴:“现在别我们,县令上值时都没时间玩鸟了。”
“但他还是能准时下值的啊!哪像我们这帮人,不能坐在衙门里不,还要出来风餐露宿的。”
“谁叫大王我们不够努力呢?但不努力的人多得是啊,为什么只我们这些官员?”
“就是啊!真要渎职、要不够努力,那国师他简直……”
“你想死啦?!”
身旁的同伴赶忙捂住了他的嘴,还用眼神示意身后还有几个吏呢,其中还有几个是六国来的寒门子弟。
这话可不兴啊!
咸阳也曾有人质疑过国师身居高位却不处理政事。
然后国师就派张苍去查那个官员了……
哪个官员屁股下没点脏东西?
那个官员现在估计已经到巴郡去了,去一个县城里当一个调查吏……
自己两人要是因为非议国师被撸下去了,那接替自己位置的,很可能就是身后几个吏中的两人。
他要是吏他都想举报了……毕竟只有上级走了,自己才能上去不是?
身后,几个吏坐在一边默不作声。
有人心里对他们极其不屑。
还能怎么努力?
百姓一年到头、从早到晚的劳作,却依旧只能堪堪活下去;吏们朝不保夕,要靠敲诈勒索才能赚够养家的银子。
国师出现后,百姓好歹不用担心饿死冻死了,吏们至少能有一份养家的钱了。
可你们这些官员,从始至终不一直都是过得好的那一批人吗?
真是好笑!
只是让你们亲力亲为的完成本职工作就开始抱怨了,难道不做事只享乐就是为官之道了?
当官不干事,那你当个屁官?
这两个废物官员,一旦让我们找到机会,你看我们怎么举报你们的!
前方,两个官员放低了声音,依旧在抱怨着。
“郭开这*东西!”
怨到极致,官员不由得骂上最开始引发这一切的郭开。
你特么好端侗你的赵相国不好吗?
赵王不管事不是更方便你享乐吗?
你无缘无故发疯学什么?
这下倒好,赵国会不会起来他们不知道,但他们是骂娘了……
休息了一刻钟后,一行人再次出发。
直到看到前方的一个型渡口。
“那里的人怎么这么多?”
得益于下基层的苦累,两个官员对这河道上的一些信息已经了如指掌了;这个渡口就只有最近一个村子里有些老人会在这,甚至都不是船,就是一些百姓自己扎出来的木筏子。
有时候只有一个老人在这,甚至有时候老人们不想出来就压根没人在这。
那木筏子大部分时候都是被他们充当钓鱼的平台。
至于过河,如果你口才好,把那些老人开心了,他们免费送你过河都校
但现在,前方的人多得明显不正常。
一行人走了过去,这才知道是一群赵国而来的百姓走到了这里,附近村子里的人正在招待他们。
秦国百姓也不富裕,各家的粮食基本都只够自己吃。
可和这些逃难而来的赵国百姓一比,他们忽然觉得生活好多了。
“相国发布了那个命令之后,官府确实好了一些,可官府好了一些,当地的一些商人和地主却开始变本加厉了,东西涨价不,借钱时约好的利钱都要上涨,不从的就直接打人抢东西。”
“我们试过去报官,可朝廷的人只是一个劲的调解调解,却从未处罚过他们。”
“那这法律又有什么用呢?这不是在保护坏人吗?!”
“我等实在是无奈了,这才逃难而来。”
听着这些赵国百姓和当地百姓的交谈,两个官员一时沉默了,其他百姓也朝着他们看来。
两国差不多的时间开始,结果一方百姓依旧苦不堪言,一方却是官员开始走街串巷。
当听到这些官员是来巡查河道时,几十个赵国百姓有些不敢信。
赵国那帮官老爷会亲自巡查全县所有河道吗?
还是秦国的官好啊!
同时,两个官员心里也闪过一个念头:还是赵国的官好啊……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