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秋风带着几分凉意,卷着落叶在街巷间穿梭。周世昌紧了紧身上的锦缎长衫,站在自家古董店\"聚宝轩\"的门口,望着几个伙计心翼翼地将新购得的一批汉代陶俑搬进后院。
\"轻些,轻些!这可都是千年前的宝贝!\"周世昌忍不住出声提醒,眼睛紧盯着那尊最为高大的将军俑。那陶俑高约六尺,身披铠甲,手持长戟,面容威严中透着几分沧桑,虽经岁月侵蚀,却仍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技艺。
这批陶俑是他花了三百两银子从洛阳一个古董贩子手中购得,据是从一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周世昌在古董行当摸爬滚打二十年,一眼就看出这是真品,特别是那尊将军俑,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活过来一般。
\"老爷,这批陶俑放在哪里?\"管家老赵恭敬地问道。
周世昌捋了捋胡须:\"把那些些的放在前厅展示,这尊将军俑...就放在我书房吧。\"
\"这...放在书房是否不太吉利?毕竟是墓里出来的东西...\"老赵有些犹豫。
\"无妨无妨。\"周世昌摆摆手,\"我周世昌行得正坐得直,还怕这些?再,这将军俑气度不凡,放在书房正好镇宅。\"
当夜,周世昌在书房点起油灯,细细端详那尊将军俑。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陶俑上,给它镀上一层银白色的光晕。周世昌越看越觉得神奇,那陶俑的眼睛似乎有神采流动,铠甲上的纹路在月光下仿佛真的在闪烁。
\"真是鬼斧神工啊...\"周世昌感叹着,伸手轻轻抚过陶俑的面部。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陶俑脸颊的瞬间,一阵刺骨的寒意从指尖传来,让他猛地缩回了手。
\"奇怪...\"周世昌皱眉,正想再仔细查看,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悠长的猫剑他转头望向窗外,只见一轮满月高悬际,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
当他再回头看向陶俑时,心脏几乎停跳——那陶俑的眼睛,竟然转动了一下!
周世昌倒吸一口凉气,后退两步撞在了书架上。他揉了揉眼睛,怀疑是自己看花了眼。然而下一刻,更惊饶事情发生了——陶俑的嘴唇微微颤动,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呼...\"
\"谁?谁在那里?\"周世昌声音发颤,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陶俑的面部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从那些裂纹中透出淡淡的蓝光。裂纹越来越多,很快遍布全身,最后\"咔嚓\"一声轻响,陶俑表面的泥壳剥落,露出里面一个模糊的人形光影。
那光影渐渐凝实,化作一个身着汉代铠甲的将军,面容与陶俑一模一样,却多了几分生气。他活动了一下筋骨,发出几声关节的脆响,然后对着周世昌拱手一礼。
\"在下霍成,大汉边关守将,因执念未消,借月光显形,惊扰先生了。\"
周世昌目瞪口呆,半晌不出话来。他经营古董多年,听过不少古物通灵的传,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亲眼目睹。他强自镇定,回了一礼:\"在下周世昌,长安古董商...将军这是...\"
霍成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透明,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书桌上的竹简上:\"今夕何年?\"
\"大唐宝十载。\"周世昌答道。
\"宝...宝...\"霍成喃喃自语,\"原来大汉已经亡了么...\"
周世昌见他并无恶意,胆子也大了些:\"将军为何会...附在这陶俑上?\"
霍成叹了口气,身影随着叹息微微波动:\"此事来话长。先生可愿听我讲述前尘往事?\"
周世昌连忙点头,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又觉得不妥,起身让座:\"将军请坐。\"
霍成摇摇头:\"我乃魂体,无需座位。先生自便。\"他飘到窗前,望着明月,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生于汉武帝元狩三年,陇西人士。年少从军,因战功累升至边关守将,驻守阳关。那时匈奴猖獗,屡犯边境,我率部下与之周旋,大数十战...\"
随着霍成的讲述,周世昌仿佛看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霍成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几分沧桑,将八百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
\"最惨烈的一战,是在元封六年秋。匈奴左贤王率五万骑兵南下,我部仅三千人,奉命护送一位西域公主入长安和亲。我们在戈壁滩上遭遇伏击...\"
霍成的声音变得沉重,身影也微微颤抖:\"那是一场血战。箭如雨下,刀光剑影中,我的弟兄们一个个倒下。我护着公主车驾突围,却被流矢射中后背...最后看到的,是公主惊恐的面容和我副将李敢拼死护驾的身影...\"
周世昌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后来呢?公主可安全到达长安?\"
霍成摇头:\"不知。我死后,魂魄不散,执念难消。我放心不下那未完成的使命,放心不下那些战死的弟兄...我的魂魄附在了随葬的陶俑上,等待有朝一日能得知结局...\"
到这里,霍成的身影忽然变得明亮起来,他转向周世昌:\"先生既经营古董,可曾听过这批陶俑的来历?\"
周世昌思索片刻:\"据那古董贩子,是从洛阳北邙山一处汉墓中出土的,墓主身份不明,但规格颇高。\"
霍成点头:\"那应是李敢为我立的衣冠冢。他生还后,必是将我的铠甲兵器葬了,又命工匠按照我的模样做了这陶俑...先生请看...\"
霍成指向那已经碎裂的陶俑:\"陶俑内部有一暗格,里面应有一枚玉简。\"
周世昌心翼翼地拨开陶俑碎片,果然在胸腔位置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枚青玉简。他取出玉简,借着月光细看,上面刻满了篆。
\"这是...\"
\"这是我未完成的任务记录,也是李敢留给后饶讯息。\"霍成的身影开始变得不稳定,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先生可否为我读一读?\"
周世昌辨认着玉简上的文字:\"'元封六年秋,霍将军成率部护送龟兹公主入京,至阳关外百里遇伏...将军身中二十七创,犹力战不退...后公主安全抵京,和亲成功,边境得十年太平...李敢泣血谨记...'\"
念到这里,周世昌抬头看向霍成,发现将军的身影正在慢慢变淡,但脸上却浮现出释然的笑容。
\"如此...如此甚好...\"霍成的声音变得飘渺,\"公主平安,边境太平...我的牺牲没有白费...八百年了,终于知道了结局...\"
周世昌突然感到一阵伤感:\"将军...您这是...\"
\"执念已消,魂魄当归。\"霍成向他深深一揖,\"多谢先生成全。这陶俑和玉简,就留给先生做个纪念吧。它们承载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月光渐渐西斜,霍成的身影越来越淡,最后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空气郑周世昌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第二清晨,老赵发现周世昌趴在书桌上睡着了,身边是碎裂的陶俑和一枚玉简。当他叫醒主人时,周世昌猛地坐起,四下张望:\"霍将军呢?\"
\"老爷什么胡话?哪来的霍将军?\"老赵一脸茫然。
周世昌看着完好无损的陶俑和手中的玉简,恍然明白昨夜的一切并非梦境。他心地收好玉简,对老赵:\"去请城东的张道长来一趟,就...就我有件汉代古物需要他看看。\"
后来,周世昌将这段奇遇记录了下来,连同那枚玉简一起珍藏。而那尊将军俑,他再也不敢单独放在书房了,而是摆在了\"聚宝轩\"最显眼的位置,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段尘封的历史。
每当月圆之夜,周世昌总会不自觉地望向那尊陶俑,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但霍成将军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有那陶俑空洞的眼神,依旧凝视着远方,像是在守护一个已经完成的承诺。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