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大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有个叫申生的秀才,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自幼聪慧,四岁能硕千字文》,七岁能作对子,十二岁便中了童生,在当地有名气。可这申生时运不济,一连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今年已是第四次赴考,结果仍是榜上无名。
这日,申生背着行囊,垂头丧气地走在回乡的路上。正值盛夏,烈日当空,晒得他汗流浃背。忽然间,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眼看就要下暴雨。申生四下张望,见前方不远处有家茶馆,门前挂着\"清心居\"三个大字的匾额,便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
茶馆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张榆木桌子擦得锃亮,几把藤椅摆放整齐。因气闷热,店里客人不多,只有三两个行商模样的汉子在角落里喝茶闲聊。
\"客官请坐,要喝什么茶?\"店二殷勤地迎上来。
申生摸了摸干瘪的钱袋,道:\"来壶最便夷粗茶便是。\"
二应了一声,不多时便端上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来。申生自斟自饮,望着窗外瓢泼大雨,心中愁绪万千。想起家中老母望眼欲穿,自己却又是空手而归,不禁长叹一声。
\"这位兄台何故叹息?\"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申生抬头一看,只见对面不知何时坐了一位白衣书生,约莫二十出头年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把折扇,正含笑望着自己。
申生连忙拱手:\"在下见雨思乡,一时感怀,让兄台见笑了。\"
白衣书生笑道:\"同是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下甘霖,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申生,字子厚。\"申生见对方气度不凡,心生好福
甘霖眼睛一亮:\"可是那位作《秋夜感怀》的申子厚?\"
申生惊讶道:\"拙作粗陋,甘兄如何知晓?\"
甘霖拍扇笑道:\"'梧桐叶落三更雨,蟋蟀声中秋夜长',慈佳句,早已传遍江南文坛。今日得见真人,实乃三生有幸!\"
申生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称不敢当。两人越聊越投机,从诗词歌赋谈到经史子集,甘霖见解独到,申生更是妙语连珠,不知不觉间,雨停了,茶馆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二位公子谈吐不凡,想必都是饱学之士。\"邻桌一位老者忍不住插话道,\"老朽斗胆,想请二位即兴作对,不知可否赏脸?\"
甘霖看向申生,眼中含笑:\"申兄意下如何?\"
申生正聊得兴起,便道:\"甘兄先请。\"
甘霖略一沉吟,道:\"那我出上联了——'雨打荷叶珍珠滚'。\"
申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风吹柳絮雪花飞。\"
\"好!\"茶馆里众人齐声喝彩。
甘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又道:\"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申生微微一笑:\"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妙啊!\"这回连茶馆掌柜都放下算盘,凑过来听热闹。
甘霖兴致更高,再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这联暗藏拆字玄机,\"白水\"为\"泉\",\"女子\"为\"好\",\"少女\"为\"妙\",难度颇高。众人屏息凝神,都看申生如何应对。
申生略一思索,从容答道:\"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妙哉!妙哉!\"甘霖拍案叫绝,\"'山石'为'岩','古木'为'枯','此木'为'柴',对得工整绝妙!申兄高才,在下佩服!\"
茶馆里掌声雷动,众人纷纷称赞。申生被夸得面红耳赤,连连摆手。
甘霖忽然正色道:\"以申兄之才,为何不继续赴考?\"
申生长叹一声:\"不瞒甘兄,我已四次落第,家中老母年迈,实在无力再供我读书赶考了。\"
甘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申生:\"今日与申兄一见如故,此物相赠,望申兄到家后再打开。\"
申生连忙推辞:\"这如何使得?萍水相逢,怎好受甘兄馈赠?\"
甘霖执意相送:\"申兄不必推辞,他日若有缘,自会再见。\"
申生见推辞不过,只得收下,郑重地放入怀郑此时色已晚,两人依依惜别。甘霖临走时又叮嘱道:\"切记,到家后方可打开。\"
申生回到家中,老母见他归来,又是欢喜又是忧愁。欢喜的是儿子平安归来,忧愁的是又见儿子两手空空。申生安慰母亲一番,忽然想起甘霖所赠锦囊,便取了出来。
打开一看,申生惊得目瞪口呆。锦囊中竟有千两银票一张,还有一封推荐信,信上盖着当朝礼部侍郎的私印!信中极力推荐申生才学,言其必成大器。
\"这...这...\"申生双手颤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两白银,足够他再赴考三次有余;而那推荐信的分量,更是非同可。
母亲见状,忙问缘由。申生将茶馆奇遇一五一十道来,母亲听罢,忽然跪下朝东方连连叩首:\"儿啊,你这是遇到仙人了!那甘霖,甘霖,分明是'甘霖普降'之意,这是上派来助你的贵人啊!\"
申生恍然大悟,回想甘霖言谈举止,确实超凡脱俗。他连忙朝茶馆方向拜了三拜,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负这番奇遇。
次年春闱,申生带着推荐信赴京赶考。来也怪,自那日后,他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放榜之日,申生果然高中进士,金榜题名。
后来申生官至知府,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他始终不忘茶馆奇遇,在任上兴办义学,资助贫寒学子,将这份奇缘传递下去。而\"清心居\"茶馆也因这段佳话名声大噪,成为当地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至于那位神秘的白衣书生甘霖,申生终其一生再未遇见。有人他是隐居的高人,有人他是下凡的仙人,更有人他本就是申生命中的贵人。但无论如何,这段茶肆奇遇,成为了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