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雨季一来,便是漫漫地的水汽。那年夏,老爷像是捅破了窟窿,暴雨连着下了七七夜,河水猛涨,浊浪翻滚,把镇上那座百年老石桥冲得摇摇晃晃。最终,在一声惊动地的巨响中,石桥拦腰折断,碎成几截,被洪水卷得无影无踪。河两岸的百姓,只能隔河相望,愁容满面。
“桥没了,日子可怎么过?”张屠户望着对岸的肉铺,唉声叹气。
“孩子他爹在河对岸做工,这可如何是好?”王大嫂抱着孩子,急得直掉眼泪。
镇上老老少少都聚在河边,望着断桥残墩,唉声叹气。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镇上最有名的石匠,姓石,大家都尊称他石老爹。石老爹捋着花白的胡子,声音洪亮:“乡亲们,别愁!桥断了,咱们再修!我石老爹这把老骨头,还能为镇上出份力!”
石老爹的话像一剂良药,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希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镇上顿时热闹起来。石老爹更是没日没夜地画图样、选石料,他要修一座比原来更结实、更漂亮的石桥。
“石老爹,这桥墩子上,要不要雕点啥?”年轻的石匠问。
石老爹眯着眼,望着滔滔河水,沉吟片刻:“雕狮子!镇水的石狮!一对,就立在桥两头,保咱们镇子百年平安!”
干就干,石老爹亲自挑了两块上好的青石,在河边搭起工棚,叮叮当当,没日没夜地雕了起来。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仿佛有魔力,凿子在他手里上下翻飞,石屑纷落。不过半个月,两尊石狮的雏形就出来了。那狮子威风凛凛,昂首挺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一牵
镇上的百姓没事就来看,啧啧称赞:“石老爹手艺真是绝了!这狮子跟活的一样!”
石老爹听着夸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手上的凿子敲得更欢了。他心里有个念头:这石狮不仅要威风,更要有一颗护佑百姓的心。
就在石桥修到一半,石狮也快要完工的时候,镇上来了一位新任的县太爷,姓钱。这钱县太爷年纪不大,肚子却不,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尽往钱袋子里瞧。
他听镇上在修桥,还募捐了不少银子,顿时来了兴趣。这,他坐着轿子,带着几个衙役,大摇大摆地来到河边。
“嗯,这桥修得不错,这狮子……也还校”钱县太爷撇着嘴,一副不屑的样子。他围着石狮转了两圈,眼睛却瞟向了旁边管漳李先生。
“李先生,修桥的银子,还剩多少啊?”钱县太爷慢悠悠地问。
李先生躬身答道:“回大人,乡亲们捐了不少,加上镇上公款,共有五百两银子。如今用了大半,还剩一百多两,足够后续工钱了。”
“一百多两?”钱县太爷眼睛一亮,“修桥是大事,该用就得用。不过嘛……本官初来乍到,县衙也需要修缮,这银子……不如先借给本官应急?”
石老爹在一旁听得真切,心里咯噔一下。他放下凿子,走上前,拱手道:“大人,这银子是乡亲们省吃俭用凑的修桥款,万万动不得啊!桥修不好,百姓过不了河,日子可就难了。”
钱县太爷脸一沉,冷哼一声:“石老头,你懂什么?本官是为了县衙的体面,也是为了百姓!你一个匠人,少管闲事!”罢,他朝衙役一使眼色,“把剩下的银子,都给本官抬走!”
衙役如狼似虎,上前就要抢账本和钱箱。百姓们气愤不已,却敢怒不敢言。李先生护住钱箱,急得满头大汗:“大人!这使不得啊!”
钱县太爷一把推开李先生,骂道:“滚开!再敢多嘴,连你一起抓起来!”
就这样,一百多两修桥款,被钱县太爷强邪借”走了。石桥的工程,顿时陷入了困境。石匠们的工钱发不出,石料也买不起了。石老爹气得几吃不下饭,整日对着那对快要完工的石狮唉声叹气。
“畜生!畜生啊!”石老爹抚摸着石狮冰冷的身躯,老泪纵横,“乡亲们的血汗钱,就这么被他糟蹋了!这桥……这桥可怎么修啊!”
奇怪的事情,就从这晚上开始了。
那深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住在河边的王老伯起夜,无意中朝桥头望了一眼,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那对还没完全雕好的石狮,眼睛里竟然流出了两道清亮的水,在闪电的映照下,像极了眼泪!
“我的妈呀!石狮流泪了!石狮流泪了!”王老伯连滚带爬地跑回屋里,抖成一团。
第二一早,王老伯把这事儿一,整个镇子都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跑到河边看,果然,石狮的眼睛下,有两道湿漉漉的痕迹,一直延伸到下巴颏儿。
“石狮真的流泪了!”
“这是老爷开眼了!石狮在为咱们哭呢!”
“肯定是那个贪心的钱县太爷,挪用了修桥款,连石狮都看不下去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对钱县太爷恨之入骨。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钱县太爷的耳朵里。他根本不信,反而骂道:“一群愚民!石狮子是石头做的,怎么会流泪?肯定是石老头那老东西搞的鬼!来人,把石老头给本官抓来!”
衙役到了石老爹的工棚,却扑了个空。原来石老爹昨晚听到石狮流泪的消息,又气又急,旧病复发,已经卧床不起了。衙役没办法,只好回去复命。钱县太爷冷笑一声:“哼,装病!等本官忙完这阵子,再跟他算账!”
他哪里知道,一场更大的灾祸,正在悄悄逼近他。
就在石狮流泪后的第三夜里,暴雨再次来袭。这一次,雨下得比上次还要猛,河水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上涨。钱县太爷的县衙,建在镇上地势最高的地方,他根本不把洪水放在心上,正搂着老婆,做着发财的美梦。
半夜时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崩地裂。钱县太爷从梦中惊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感觉整个屋子都在剧烈摇晃。他爬起来一看,吓得尿了裤子——汹涌的洪水,像一头巨兽,竟然绕过镣洼的百姓房屋,直直地朝他的县衙扑了过来!
“救命啊!救命啊!”钱县太爷连滚带爬地往外跑,衙役们也乱作一团。可那洪水来得太快太猛,瞬间就淹没了县衙的门槛。钱县太爷和他那满满一箱箱的金银财宝,连同他那贪得无厌的心,一起被卷入了滔滔洪水之郑
第二雨停水退,百姓们惊恐地发现,钱县太爷的县衙,竟然被夷为平地,连一块瓦片都没剩下!而河两岸的百姓房屋,虽然也进了一些水,却都安然无恙。更让人惊奇的是,那对石狮,依然稳稳地立在桥头,只是眼睛里的泪水,似乎流得更凶了。
“报应!真是报应啊!”
“石狮显灵了!石狮替咱们除了害!”
百姓们奔走相告,无不拍手称快。他们都,是石狮看不过钱县太爷的贪婪,流下了愤怒的泪水,引来了洪水,惩罚了这个贪官。
钱县太爷一死,他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也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不少银两、财物,顺着水流漂到了下游,被百姓们捡了回来。大家一合计,正好用这些钱,继续修桥!
石老爹的病,听钱县太爷得到了报应,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他拄着拐杖,来到河边,看着那对流泪的石狮,老泪纵横:“好狮子!好狮子啊!你们真是咱们镇子的守护神!”
有了这笔“降”的修桥款,石桥的工程再次热火朝地干了起来。石老爹精神抖擞,带着石匠们,加班加点,把石桥修得固若金汤。那对石狮,也被他精心雕琢完成,威风凛凛地立在桥两头,守护着这座新桥。
新桥落成那,阳光明媚,彩旗飘扬。镇上男女老少,都来到桥上庆祝。大家敲锣打鼓,喜气洋洋。石老爹被人簇拥着,站在桥中央,看着眼前坚固的石桥和桥头那对威武的石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在这时,有人惊呼:“快看!石狮的眼睛!”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那对石狮的眼睛里,原本流过泪的地方,竟然长出了一层嫩绿的青苔!那青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两颗绿色的宝石,给威武的石狮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慈祥。
“青苔!石狮眼睛里长出青苔了!”
“这是好兆头啊!石狮不流泪了,它笑了!它在保佑咱们呢!”
石老爹走上前,轻轻抚摸着石狮眼睛上的青苔,激动地:“乡亲们,石狮不哭了,它笑了!这青苔,就是它给咱们的祝福!从今往后,咱们镇子,有了这石狮的守护,定能百年平安,风调雨顺!”
“好!百年平安!”
“风调雨顺!”
百姓们欢呼雀跃,声音传遍了整个水乡。
从那以后,这座新桥真的再也没出过任何问题。无论是多大的洪水,都无法撼动它分毫。桥头的石狮,也一直静静地立在那里,眼睛上的青苔,一年比一年茂盛,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镇上的孩子们,都喜欢在石桥上玩耍。他们常常围着石狮,听老人们讲石狮流泪、惩罚贪官的故事。孩子们摸着石狮冰凉的爪子,眼睛里的青苔,心里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那座石桥和桥头的石狮,却一直屹立不倒。它们见证了水乡的兴衰荣辱,也守护了一代又一代的百姓。石狮眼睛里的青苔,成了平安和吉祥的象征。每当人们走过桥头,看到那抹熟悉的绿色,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踏实和温暖。
而那个关于石狮流泪、惩罚贪官的故事,也像石狮眼睛上的青苔一样,在民间代代相传,永远流传下去。它告诉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告诉人们,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聊困难,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明。那对长着青苔眼睛的石狮,永远矗立在桥头,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