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志感叹历史车轮的强大,无法改变这位“川军军魂”的逝去的局面时,华夏抗战也进入了困局。
这时的华夏抗战处于相持阶段的艰难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交织。
在正面战场上,倭寇也是身心俱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开展了占领区的残酷统治,以弥补自身军备的不足。
为此倭寇在占领区,首先开展了扫荡与伪政权活动?。
倭寇第36师团2000余人向晋省太南地区“扫荡”,侵占平顺县城,同时王伪政权在华北设置“防共委员会”,强化对沦陷区的控制?。
因战争规模扩大,与战争时间的延长,倭寇自身战备能力逐渐减弱,东北、华北、华南等地成为侵华倭寇军备的来源地。
倭寇自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占领区,不仅加强扫荡,还加强了统治,盘剥占领区民众,这些地区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郑
驻沪上倭寇参谋长樱井向金陵派遣军总部,汇报了针对新四军的作战部署,计划迫使其退至皖南并制造与蓝党党军队冲突?。
而蓝党这边,在稳定了双方的战线之后,常校长又想起了动摇其统治地位的红党,开始制造两党摩擦。
常校长两次电令新四军北移,要求其从繁昌、铜陵渡江并“按指定路线北上”,同时蓝党军令部密令蓝党第48军封锁新四军长江两岸联络线,试图限制其行动?。
军委会何部长明确指示新四军“不准由镇江北渡”,暴露了蓝党对红党武装力量的压制意图?。
面对蓝党的不断挑衅,红党进行策略调整?。
红党中央于12月25日发布《论政策》指示,批判党内“左”倾思想,强调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不可动摇,提出“利用矛盾,争取多数”的策略原则,并细化土地、税收等具体政策以巩固根据地?。
抗战圣地的华夏青年通讯社成立,加强青年统战工作,要求红党党员“长期埋伏”与扩大政治影响并重?。
其实蓝红两党摩擦在此时加剧的原因主要是?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抗战相持阶段红党军队迅速发展壮大,1940年百团大战后兵力已超40万,控制华北、华中大片敌后根据地,直接威胁蓝党统治核心区域?。
蓝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持续失利,兵力损耗严重,两相对比,对红党武装的忌惮加剧?。
?同时,因国际局势影响?,此时同盟国成立后,倭寇加大对蓝党的诱降力度,欧米为自身利益也转向拉拢常校长,共同反对红色主义的主张,使常校长产生通过压制红党换取外援的幻想?。
毛熊继续对华军援,但态度模棱两可,既希望红党牵制倭寇,又需维持与蓝党政府关系,这种国际环境变相提高了华夏重要性,也助长了常校长的\"剿共\"决心?。
为此1939年蓝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限红反红\"政策后,局部军事摩擦不断(如晋西事变、曹甸战役),1940年10月\"皓电\"要求红党部队北撤,标志着摩擦全面升级?。
红党在敌后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权建设(如\"三三制\"),被蓝党视为争夺地盘的\"新军阀行为\"?。
?常校长虽不愿全面内战,但党内强硬派推动军事部署,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动用8万兵力围歼新四军9000余人,创下抗战期间最大规模摩擦?。
老人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策略,政治上,坚决反击,但避免直接攻击常校长,通过舆论战争取国内外同情?。
蓝党内部也不断整顿?。蓝党政府第39集团军高司令诱捕并枪决企图投降倭寇的石友三,遏制了部分军队的投敌倾向?。
韩主席部在苏北屡遭失败,求援常校长,后者虽派汤司令部策应,但重点转向限制新四军?。
华夏因主要经济来源地区—江浙地区,基本沦陷,经济和物资陷入了困境,但国际?外援与物资也陷入困境?。
米国通过1亿美元贷款(含5000万平准基金)支持蓝党政府,王国也追加同类贷款。
但因倭寇封锁了华夏对外主要通道,实际物资采购受倭寇封锁影响,国内接受有限?。
全靠着西南沐春公司四大基地来维持前线各项需求的运转。
冀南、太行等地颁布《减租减息条例》,缓解根据地民生压力?。
同时,在?舆论与精神抗争?方面,陪都红党的《新华日报》在轰炸中坚持发刊,以社论呼吁“以胜利回答敌寇暴斜,展现新闻界的坚韧?。
国际舆论关注华夏战场牵制日军的作用,尤其是海湾袭击与王国与高卢面对凶残的倭寇后,更深刻感受到了华夏战场的重要性。
米国《时代》杂志评价“华夏用1亿美元牵制百万倭寇是合算交易”?。
这一时期,华夏抗战面临军事消耗、内部矛盾与资源短缺的多重挑战,但通过灵活策略与国际支持,仍以巨大代价维系着战局平衡。
而沐春公司也存在严重的生产问题。尽管蓝党政府,在宋部长的极力斡旋下,收回了一定的成本,但是生产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个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问题。军事装备中,很多急需的生产材料需要进口,但华夏对外通道基本被封锁。
一个是由于不断扩大生产,电力资源不足,只能采取限电或者错时生产,这就减缓了生产进度。
还有一个是陪都政府,不能及时结清沐春公司的款项,沐春公司生产的产品,刚下生产线,就被军委会后勤部门强硬拉走,造成沐春公司生产数量不断下降。
关键是倭寇不断的战时轰炸。随着抗战爆发,沐春公司对华夏抗战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对此,倭寇采取了多方办法。一方面派出大量的间谍,侦查四个生产基地的详细情况,并采取收买、色诱、破坏等方法,骚扰四个生产基地的生产。
另一方面,根据侦查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定时轰炸,企图摧毁沐春公司的生产,打击华夏抗战力量。
喜欢暗刃如锋请大家收藏:(m.6xxs.com)暗刃如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