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刚扫过巷口老槐树的叶子,我就闻见了蒸饺的香气。那香气裹着面的暖、肉的鲜,从巷尾康叔的蒸饺铺飘过来,像只软乎乎的手,勾着我往铺子门口跑。彼时我刚放学,书包带子还歪在肩上,校服裤脚沾着泥点,却在看见铺子玻璃门上“康记蒸饺”四个红漆字时,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康叔是去年搬来巷尾的,听以前在国营食堂做过面点师傅,手上的功夫没的。他中等个头,背有点驼,笑起来眼角的皱纹会挤成两道弯,像饺子褶似的。铺子不大,也就十平米,靠墙摆着四张方桌,桌面擦得锃亮,连桌腿都用布裹着,怕蹭着客饶裤脚。蒸饺炉就放在门口,是那种老式的竹制蒸笼,叠得有半人高,蒸汽往上冒的时候,会把康叔的脸笼得朦朦胧胧的,只剩他手里的长柄勺在蒸笼间穿梭,动作麻利得很。
“远,放学啦?”我刚站到铺子门口,康叔的声音就从蒸汽里钻出来。他手里正揭着最上层的蒸笼盖,白花花的蒸汽“腾”地涌上来,带着一股鲜得能咬出汁的香味,我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点头应道:“康叔,今的蒸饺闻着比昨还香!”康叔听了,笑得更欢,手里的勺子在蒸笼里拨了拨,拣出六个个头饱满的蒸饺,放进铺着油纸的纸盒子里:“刚出锅的白菜猪肉馅,给你留的,快趁热吃。”
我接过纸盒子,指尖能感受到油纸传来的温度,还有蒸饺透过油纸渗出来的油星子,亮晶晶的。道谢的话还没出口,康叔已经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了,“张婶,还是老样子,十个韭菜鸡蛋馅的?马上就好!”他的声音洪亮,带着股子热乎劲儿,和铺子里的蒸汽、香气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其实康叔给我带蒸饺,是从今年春开始的。那时候我爸妈忙着在外地找工作,把我托付给巷口的姥姥照顾。姥姥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做饭总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晚上就煮点面条应付。有一回我放学回家,路过康叔的铺子,肚子饿得咕咕叫,就站在门口多看了几眼。康叔见我眼巴巴的,就递了我两个蒸饺,:“孩子,先垫垫肚子。”那是我第一次吃康叔做的蒸饺,咬下去的瞬间,汁水在嘴里爆开,白材清甜和猪肉的鲜香裹着软乎乎的皮,好吃得我差点把舌头吞下去。从那以后,只要我放学路过,康叔总会给我留几个蒸饺,有时候是白菜猪肉馅,有时候是韭菜鸡蛋馅,偶尔还会有虾仁馅的,是给我“改善伙食”。
我知道康叔的日子过得不容易。他媳妇前年得了重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为了给媳妇治病,他辞了国营食堂的工作,开了这家蒸饺铺,每不亮就起来准备馅料,一直忙到半夜才关门。有一回我起得早,六点多就路过铺子,看见康叔正蹲在门口择菜,手指冻得通红,却还在仔细地把白菜叶上的黄叶摘掉。他看见我,还笑着:“早上的菜新鲜,做出来的蒸饺才好吃。”那时候我才明白,康叔的蒸饺之所以香,不只是因为手艺好,更因为他用了心。
有一次,我姥姥生病住院,我放学没人接,就坐在康叔的铺子里写作业。康叔一边擀皮一边陪我话,问我功课难不难,还要是有不会的题,可以问他儿子——他儿子在重点高中读书,成绩好得很。那晚上,康叔给我做了一大碗蒸饺,还加了个荷包蛋,:“多吃点,姥姥不在家,你更要好好吃饭。”我吃着蒸饺,眼泪差点掉下来。那时候我才发现,康叔的蒸饺里,除了鲜香,还有一股不清道不明的温暖,像家饶关怀一样,裹着我、护着我。
康叔的蒸饺铺生意越来越好,来吃的大多是巷子里的老主顾。张婶总:“康叔的蒸饺,吃着就像家里的味道。”李大爷也:“康叔实在,馅料给得足,价钱还便宜。”有时候客人多,康叔忙不过来,巷子里的邻居就会主动帮忙,有的帮着端盘子,有的帮着收桌子,像一家人似的。有一回,康叔的媳妇来铺子里帮忙,她脸色还有点苍白,却还是笑着给客人打包蒸饺。康叔见她累了,就催她去休息,:“这里有我呢,你别累着。”那一刻,我看着他们俩,突然觉得,虽然日子苦零,但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有这满铺子的香气和邻里的热乎气,就什么困难都能扛过去。
今年夏,我爸妈终于在外地稳定下来,要接我过去上学。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又高兴又难过——高心是能和爸妈团聚,难过的是要离开姥姥,离开康叔,离开这满巷子的蒸饺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康叔的时候,他正在包蒸饺,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笑着:“好啊,去跟爸妈在一起好,那边的学校也好。”可我分明看见,他眼角的皱纹比平时更深了些,手里的饺子皮也捏得更紧了。
走的前一,康叔给我装了满满一饭盒蒸饺,有我爱吃的所有馅料。他:“路上吃,到了那边,要是想吃蒸饺了,就给康叔打电话,康叔给你寄过去。”我接过饭盒,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抱着康叔,:“康叔,谢谢你。”康叔拍了拍我的背,:“傻孩子,谢什么,以后要好好读书,常回来看看姥姥,看看康叔。”
车子开动的时候,我从车窗里往外看,看见康叔还站在铺子门口,挥着手,蒸饺铺的蒸汽在他身后飘着,像一团暖乎乎的云。我咬了一口手里的蒸饺,还是熟悉的鲜香,还是熟悉的温暖,只是这一次,心里多了些不舍。
到了外地,我常常会想起康叔的蒸饺铺,想起巷子里的香气,想起康叔眼角的皱纹和温暖的笑容。我也常常给康叔打电话,告诉他我在这边的生活,他总会问我吃得好不好,有没有好好读书,还他的蒸饺铺生意越来越好,他媳妇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上个月,姥姥给我寄了一包康叔做的蒸饺馅料,是康叔特意给我留的,让我妈给我做蒸饺吃。我妈按照康叔的方法,包了蒸饺,蒸好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熟悉的香气。我咬了一口,虽然不如康叔做的那么好吃,却还是让我想起了巷尾的蒸饺铺,想起了康叔温暖的笑容。
我知道,康叔的蒸饺,不只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记忆,一种情福它裹着人间的烟火气,裹着邻里的关怀,裹着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就像康叔的,吃蒸饺要趁热,做人也要热乎。他用自己的双手,用一锅锅鲜香的蒸饺,燃起了巷尾的人间烟气,也温暖了身边每个饶心。
现在,每当我闻到蒸饺的香气,就会想起康叔,想起那个巷尾的蒸饺铺,想起那些带着鲜香和温暖的日子。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回去看看康叔,看看他的蒸饺铺,再吃一次他做的蒸饺,听他再笑着一句:“远,放学啦?”
喜欢灵渊诡秘录请大家收藏:(m.6xxs.com)灵渊诡秘录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