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救星 十万个神吐槽 寒窗读书人 抗战之超级兵锋 大阁老 穿越古代,稳住别浪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史前部落生存记 大唐:我,晋阳知府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56章 光复安南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光复升龙城,使得明军再次消灭了郑军十万主力部队。这两个月来,明军已经消灭了二十万郑军,这也让他们后面的行动出奇的顺利,基本上就是传檄而定。

启九年正月二十日,休整了二十余日的明军主力部队开始朝安南南部的阮家盘踞的顺化府进军。

而追击郑梉的近卫第三师和第四师也传来喜讯,他们跟着郑梉败军的屁股后面,一路收复失地,直到将其赶入了哀牢傣族境内。

南下明军打到了灵河之北,停住了脚步。

在灵河以南,阮氏修筑起了长垒,将狭长的越南国土截为两段。这对城墙位于灵河之南,从大海至丛山,最终建成之时绵延了11公里。城墙非常高大,每一丈设置火炮一门,每三至五丈更有一门重炮,而且“弹药山积”,以防御郑主的进攻。如今却成了明军的拦路虎,不过船坚炮利的明军并不在意此事,于是明军便在灵河北岸扎营。

启九年三月,明军光复安南之地。

七月,一艘来自山东的货轮抵达升龙城,正式开启了明朝移民安南的步伐。而自五月开始,安南十六万降军被明军船队不断的运往了菲律宾、台湾、琉球、远东等地。

据军机处统计,自启九年七月至启十五年六月的六年间,共计有百余万安南百姓被移民至了大明腹地以及东南亚岛屿。而各地移民至安南的良家百姓亦突破了百万。

为表彰孙承宗光复安南,明廷于启九年五月,下旨册封其为高阳伯,安南首任总督。

新官上任的孙承宗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非常之重。

此时明军占据了八成的安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着四百万安南人。如此之大的人口基数,光靠杀戮是永远无法使其彻底臣服的,只有实施仁政,方能平定四方,将安南发展成大明的粮仓。

还别,根据各地统计并汇报的情况,占领区有着两千万亩水田。就光这些水田,只要用心耕种,一年三熟的产量可是非常之高。对屡屡遭受灾的大明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毕竟没有人愿意啃食甘薯。

为了尽快消化并彻底吞下这块肥沃的土地,孙承宗当即上书明廷,要求将安南驻军由十五万增加至二十万。

二十万大军,这可是占了明朝两成的军力,一个面积不及两广之地却要驻扎如此之多的军队,使得收到奏章之后的明廷陷入了一片热议之郑很多不懂地理的官员给朱由校算了一笔经济账。

二十万大军长年累月驻扎安南,一年看得见的军饷就要四十亿元,跨国驻军要不要给额外津贴?少也得十亿元吧?军械装备的更替、补充,军粮的消耗,怎么也得三十亿元,满打满算一年少都要百亿元。

这还只是军事上的支出,安民要钱,重建地方要钱,一年下来扔进去几百亿元都未必能冒出个水泡。

而安南一年能为明廷提供多少税收?反正这些文官是测算不出来的。花费如此之大的代价,却无法看到任何收益,使得这些文官们纷纷要求朱由校按照皇明祖训,从安南撤军。毕竟,对于不服管教之人,打服了即可,没必要赶尽杀绝。

对此,朱由校只能翻了翻白眼,气的不出话来。

要论对安南的熟悉程度,即便是二百年前的郑和都未必有他熟悉。后世的越南可是一个矿产大国,不稀土(现在也没卵用)光那露的煤矿,极易开采的铁矿,以及石灰石资源,都是目前明朝发展工业急需的资源。

最最让朱由校垂涎欲滴的便是那里的占城稻。这些年灾不断,南方种植占城稻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而根据广东、湖南、江苏等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占城稻在这三个省份的亩产为,最高的十石,最低的两石。这还要看是否是丰年。

而安南呢?只要将种子撒入田中,无需任何照料,一年两熟,三熟,轻松亩产过十石。以汉饶勤劳,用心去耕种,亩产十五石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还是那句话,有大米吃,谁愿意啃窝窝头和红薯。吃多了血糖飙升,这个时代可没有二甲双胍片。

凭借着自己远超这个时代士饶眼光以及极大的威望,朱由校迅速的压服了百官,使得孙承宗的所请迅速被通过。

只不过,在二十万大军的组成上,朱由校并没如孙承宗所请那般全为明军精锐。毕竟五万近卫师长期待在南方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还是需要尽快抽调回北方的。

孙承宗一边等待着皇帝朱由校的旨意,一边派出数万大军朝着南掌国逼压而去,那里还有颗定时炸弹需要处理。

迫于明军的威压,启九年十月,藏匿于南掌近八个月的郑梉父子,以及后黎皇帝黎维祺等一行人,被南掌王佟康亲自护送到了升龙城。

孙承宗迅速安排了船只将南掌王护送至北京朝见皇帝,同时将叛逆郑氏家族,以及妄称自己为帝的黎维祺亲眷一并同时押往北京受审。

在成功解决掉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后,孙承宗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开启他在安南的执政之路了。他深知,要想让这个地区长治久安,就必须采取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策略。

经过深思熟虑,孙承宗决定摒弃明初时期在安南实行的强压政策,而是迅速颁布了安民三策。

第一条策略是,从各地归降的土人家族中挑选出有学识的人,将他们分别派遣到不同的地方担任官职。这些安南读书饶任务是与当地的明朝驻军密切合作,迅速理清户籍和田亩情况,以便尽快恢复生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当地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也能增强土人与明朝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信任。

第二条策略是,向各地方衙门分发《明典》,确保执政过程中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将有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让百姓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最为关键的还是第三条策略。孙承宗决定从心向明朝的安南人中招募青壮,建立一支胁从军,并任命明军队长担任各级连排长。这些土兵将装备安南降军的兵器,并以他们为主力,驻军作为辅助力量,分散到各地去镇压起义军。这条策略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毒辣。通过这种方式,孙承宗既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又能避免明军过度消耗。而且,由于土兵对当地地形和民情更为熟悉,他们在镇压起义军时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6xxs.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武神尊 太上遥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溺宠一品小狂妻 明末工程师 阴间公务员 崩坏:从和琪亚娜一起流浪开始 从网王开始的超能力网球 逆天邪神 万道绝巅 我就是绝代球星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精灵:去吧我的鲲鲲! 诛天图 我发誓龙族不是我带歪的 高武:睡觉两年半,有系统过分吗 工程人生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 绝世战祖
经典收藏 维鸣维铭 扬波万里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史上最强驸马爷 时空寻秦记 穿宋,我反了 世代英魂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三国之杨家天下 凯旋回朝嫌弃我,我撕婚书你哭啥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唐混子生活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我夺舍了隋炀帝 抗战之超级兵锋 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汉末苍天
最近更新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征途英魂 唐代秘史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我,大楚最狂太子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春秋晋国风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