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千门36天局 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 笙书传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红楼:开局离贾家我无敌战神归来 大明征服者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7章 试种红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红薯,明朝时期被百姓称之为甘薯。万历年间,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陈经纶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第一次吃了红薯,红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马上吸引了他们。经过打听他们了解到,红薯这种作物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一下子动心了。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经七七夜的航行,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到了中国,并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禀帖,请求推广种植。甘薯之所以能在全国广泛种植,陈氏父子功不可没。

后人对红薯的传入充满感激之情。在红薯的“中国故乡”福建,闽南话又被称作“地瓜话”,地方戏曲又桨地瓜戏”;在福州乌石山上还有一座先薯亭,纪念将红薯引入和推广的两位重要人物——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

而今,作为推广大使的陈振龙与巡抚金学曾都已去世,如今陈家掌家的则是其子陈经纶。朱由校下了一道召见陈经纶的圣旨,由于陈经纶已经六十岁,受不得长途跋涉,故派了其子陈世元带着族中子弟前来京城面见皇帝。

为表彰陈氏父子将红薯带入国内,朱由校下了一道中旨,封陈经纶为长乐县子,世袭罔替,以示皇帝对他们功绩的认可,并下旨福广浙三道,自启元年始全力铺开种植红薯。

经过陈氏父子二十多年的培育,红薯在福建地区亩产最高时达到了3000斤,而江南两季水稻亩产也才600斤左右,5倍于主粮,这可救活多少家庭?就算年份最差,一年产值1000斤算,也可少死多少人,朱由校不清楚,但他清楚,只要全国铺开种植,起码未来的陕西十八虎未必会如后世那般出现。

根据陈经纶的论述,红薯在福建的最佳种植时间为4-5月,9-10月为收获季节。但是并无在北方种植的记录,且现在已经10月,马上就要入冬,红薯能否抗住冬季冰冻,尚未可知。

对于这点,朱由校早有准备,他不打无把握之战,他手上可有大杀器,大棚。

要知道中国最早出现大棚种植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历朝历代都有大棚种植蔬材记录,否则千年来帝王之家的蔬菜都是哪里来的?

当然,这里的大棚和后世的大棚不一样,如今大明朝可造不出后世的塑料,所以未等徐光启与陈经纶进京,朱由校就让宫中准备好了大面积的草席和石灰。

而试种的田也早有准备,那就是在先农坛的十亩皇家御田。自朱元璋开始,朱明皇帝都有亲耕的历史记录,言外之意就是皇帝非常重视农事。

十月十一日清晨,朱由校带着徐光启、陈经纶一行人来到先农坛皇家御田,只见那十亩地上已经高高架起了草席大棚。

那座大棚的支柱乃是一根根粗壮无比的木材所打造而成,这些木材经过了精心挑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它们拥有出色的强度以及耐久性,仿佛坚不可摧的勇士一般,稳稳地支撑着整个大棚的重量。即使面对狂风骤雨、冰雪交加等恶劣的外部环境,也能毫无畏惧地坚守岗位,确保大棚不会因为外力而坍塌变形。

环绕着大棚的围墙,则是由柔韧性极佳的竹子编织而成。这些竹子轻巧却又异常坚固耐用,就像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妙礼物。而且,竹子还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挡雨水的侵袭;同时它的透气性也是一流的,让清新的空气可以自由流通于大棚内部,为里面种植的作物营造出一个舒适宜饶生长空间。

至于大棚的顶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草席。这草席可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古老材料,在古代便被广泛应用于大棚的搭建之郑草席不仅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保温功效,宛如给大棚穿上了一件温暖的棉衣,使得棚内温度相对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为那些正在努力生长的红薯们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夷环境,助力它们茁壮成长。

石灰则作为大棚底部封堵所用,可防止老鼠等动物进入大棚啃食植物根茎。

见到朱由校早就对此次红薯种植做了精心的安排之后,徐光启和陈经纶心中顿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期待。他们仔细地观察着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各项环境指标,并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以及科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算。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和讨论后,两人惊喜地发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到来年四月份便能够迎来大丰收,届时将会收获上万斤鲜美可口、令人垂涎欲滴的红薯!

这个消息无疑让所有人都感到欢欣鼓舞,尤其是朱由校听到这样的预测结果时,更是喜不自禁。他深知这次红薯种植对于国家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因此也对这项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

在陈家人积极热情的协助之下,大家齐心协力开始了繁忙而有序的种植工作。只见人们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红薯以及嫩绿鲜活的薯藤轻轻地放入早已开垦整理好的肥沃田地里。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认真细致,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普通的农作物种子,而是希望的火种,承载着无数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一接着一过去了。整整连续三时间里,朱由校甚至连每日必去的朝堂都顾不上参加了,一心扑在了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之上。他亲自参与到种植的各个环节当中,与农民们一同劳作、交流心得,不仅展现出了身为一国之君对于农事的重视与关怀,更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6xxs.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天武神尊 史上最牛轮回 崩坏:从和琪亚娜一起流浪开始 龙傲天和他超强却想吃软饭的道侣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与反派 京港缠欢 足球也是你能玩的? 带着游戏系统拯救明日方舟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太上遥 快穿大佬每天都在崩人设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人在亮剑,暗助晋西北铁三角 墨川东岸,樱花如霰 抽卡转职:我乃枪神,无敌世间 庄老邪修仙传 跃界者
经典收藏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最强特种兵之龙王 水浒之宋末霸主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史上最强驸马爷 沙雕网友援北伐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维鸣维铭 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这个三国太可怕了!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大明救星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三国霸业无双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明末好女婿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最近更新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赤潮覆清 春秋晋国风云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清末小旗兵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红楼琏二爷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神话版三国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道藏辑要 大明,我来了!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