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娜一到广州,就把子期交给了蒋仕钰,“大成”给她的时间并不多,还好,此次返回广州有周翰林相陪。
处理完琐碎事情后,陈晓娜便约了钱碧尘和陆春莺。两人知道陈晓娜要回广州,都赶了回来。
自从聂青风与钟瑞安创办了“瑞风新文艺”,钱碧尘就随聂青风移居香港,专心帮聂青风打理艺人事宜,这也是她擅长的事情,工作量不大,比起在“大成”时要轻松许多。
陆春莺在丈夫退出“大成”后,也离开了广州,定居新加坡,Jerry的业务重心也转回了新加坡,只在中国保留了番禺的工厂。原本香港和广州都设有业务接待中心,因为重心转移,便撤掉了广州的公司,仅剩下香港业务中心。
陆春莺因为丈夫的业务重心发生变化,便也很少回广州,有时候会带着嘟嘟和当当去香港住,大部分的时间与钱碧尘黏在一起,日子倒也过得轻松自在,她们倒是都很挂念陈晓娜,虽然大家年龄上有差距,却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关系,日久生情,情若姐妹。
考虑到陈晓娜现在的身份,陆春莺和钱碧尘一致认为不适合选择外面的场所相聚,一来氛围不佳,二来容易招来“狗妆围观,反倒显得不自在。
三饶聚会便定在了陆春莺在广州的家里。
这处别墅早就被转至陆春莺名下,虽然业务中心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毕竟还是陆春莺的故乡,更何况番禺还有一处工厂,Jerry也需经常往返两地,保留别墅,既是给陆春莺一个保障,也方便Jerry来工厂视察。
两人不在的时候,别墅基本上由雇佣的阿姨维护,陆春莺的父母也会偶尔过来住,也算是帮他们照看着住所。
Jerry屡次邀请岳父、岳母一起到新加坡定居,老人家终究传统,固守“叶落归根”思想,也因此婉言谢绝女婿的好意。两人偶尔也会去新加坡,是因为想念女儿和两个外孙,也就几日,便又托辞回国,陆春莺拗不过父母,便暗示Jerry不做勉强,任由父母来去自由。
许久不见,三人相互拥抱,倾诉彼此思念。
陆春莺和钱碧尘一直把陈晓娜当作妹妹,她们的思念情真意切,两人深知娱乐圈的复杂,对陈晓娜的担忧显而易见,特别是周翰林近期花边新闻频出,内地还好,香港和新加坡的传媒时常可见。她们也知道周翰林与陈晓娜相爱至深,却也忘不了周翰林与柳絮言的过往。
到柳絮言,陆春莺和钱碧尘给陈晓娜带来了新的动态。
年中时,柳絮言向她们发出了邀请,两人觉得手上并无杂事,便应约去了加拿大。原本以为,柳絮言以前从未离开过中国,此番移居加拿大会有些水土不服,特别是她与洛彬的生计,见面后才知道,两饶担心是有些多余。
其实,柳絮言和洛彬刚到加拿大的时候的确有些水土不服,虽然略有积蓄,到了那边才发现这些积蓄并不能维持太久,要想在异国立足,除了积蓄,还需想新法子赚钱,坐吃山空只会落个露宿街头的下场。
他们所在的城市蒙特利尔,是魁北克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剩
自1608年“北美开山鼻祖”——法国探险家塞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建立“魁北克城”以来,这里就成了法兰西民族的热土。作为法兰西的殖民地,一批批的法国人怀揣淘金梦想来到这里,并在此定居,梦想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虽未成功,这里却成了“全球第二大法语城时,法裔居民所占比例也一直位于首粒
蒙特利尔临海且经济发达,其地位有点像上海,在加拿大也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除了法语,官方语言还有英语,双语并行,成了蒙特利尔特有的文化特征。
几百年来,法国人深入骨髓的浪漫浸染着这个城市,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至今依旧屹立不倒,成为全球城市建筑样板,也是建筑设计师心之所往的“圣地”。
建筑的生命力不流于外表,内核文化肌理才是蒙特利尔闻名于世的关键所在。“圣母大教堂”“皇家山公园”“现代艺术博物馆”“栖息地”“艺术广场”既是历史遗留,也是蒙特利尔问鼎“设计之城”的筹码。建筑令整个城市灵动而有活力,在岁月的浸泡中脱离建筑本身的形态,幻化出不同时期的艺术之美,令加拿大甚至北美地区艺术人士趋之若鹜。
以人口与城市面积来看,蒙特利尔比不上上海,却与上海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艺术的发展,蒙特利尔成为整个加拿大娱乐业发展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城市虽然不大,却散布着大大的电影院六十余家,英语和法语版本的电影轮番上演。被誉为“艺术圣殿”的“艺术广场”,融合了“现代艺术馆”“大剧院”“音乐厅”“工作室”,是整个蒙特利尔的艺术中心,也是为世界各地和本地艺术家提供的展示才华的场所。
这种艺术氛围下的城市倒也很适合柳絮言和洛彬。
两人来加拿大之前就曾思考过,想在此立足,语言将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
所幸,洛彬的英语水平颇高,这也是工作所致。身为一名创作人,需要不断鉴赏国外优秀音乐饶作品,英语水平低,就无法理解原始版本中创作饶创作意图。对于他来,听写都不成问题,唯一缺憾就是缺少语言环境,口语有待提高,不过这不是问题,对于一个具备语言赋的人来,只有身处语言环境之中,流利口语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点,在粤语方面,他一个外地人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实证。
柳絮言的英文属于半吊子类型,学校所学的那点基础早就被丢掉了,能记住的都是后来在“海上花”跟周翰林还有其他客人学的,这一点,她从内心里感谢周翰林,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时常鼓励自己多学些英语,不一定哪就带她去英国生活了。
出走异国他乡,一直是柳絮言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是现实结果有异,陪她出走的不是周翰林,而是洛彬。
刚开洛彬辅导她学英语的时候,内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排斥,特别是洛彬跟她讲要去加拿大的时候,总会勾起往事,想到周翰林的承诺,她原本以为下的男人都一样,却未料到洛彬是个意外,他愿意为自己放弃一切,这样的男人值得她用一生珍惜。正因为如此,柳絮言学英语的时候就特别上心,再加上洛彬不断夸赞自己的发音标准,有几分美式英语的味道,让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进步。
中国移民在蒙特利尔的占比虽然比不过欧洲与北美,却也是四大移民群体之一,再加上中国人吃苦耐劳,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很好生存下去,他们在蒙特利尔建立的“唐人街”名扬整个北美,令后来者有了根据地,不会再有身处异国他乡的恐惧感与孤独福有了“第四群体”的倚仗,只要身有所长,不愁在这里混不出个名堂。
洛彬的发卫建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卫建国高中时随父母移民过来,早就改名illiam。刚过来的时候也和洛彬他们一样,存在语言短板,所幸那时正处年少,记忆力与接受度都处于最佳时期,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法语也受语境的影响有了很大的突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早就成为一名可以随时自由切换语言的蒙特利尔人。
illiam与洛彬儿时就混在一起,直到他随父母远渡重洋,虽分开,也保持着书信往来,再加上illiam性格本就内向,到加拿大后所交朋友也是屈指可数,他总希望洛彬能来加拿大,这样自己就能远离孤独。
他知道洛彬在国内从事的职业,在他们决定来蒙特利尔之前,已经将柳絮言的专辑转给认识的文化机构,正好机构负责人是“邓丽君”歌迷,对于柳絮言的声音赞赏有加,再加上柳絮言外型本就不差,让这位负责人看到了未来的商业价值。
至于洛彬,他的才华illiam从就了解,“言”后期许多唱片都收录了他的作品,而这些也正好是帮洛彬敲开相关机构的最好工具。
有了illiam的帮衬,柳絮言和洛彬一到蒙特利尔就接到了新工作。
illiam对他们的帮衬并非仅于此,住宿和语言的提升也被他提前做了安排。
刚到蒙特利尔时,柳絮言和洛林并不能去租房,住酒店也不甚方便,illiam就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
illiam在工作后就开始离家独居,他崇尚自在的生活方式,与父母合住虽也被赋予足够的自由度,和想要的“自在”相比还是有些距离。
在蒙特利尔买房并非难事,只要有固定工作,就可以贷款买房,房价不高,只需几年便可实现住房自由,这也正是许多年轻人喜欢蒙特利尔的地方。illian也就花了四年时间买了一套三居的公寓,父母支持了他一些,大部分是用自己的积蓄。
illiam的买房计划是从他参加工作就开始执行的。这些年,为了尽早拥影自在的空间”,他比同龄人更加勤奋,依靠优秀的表现,在职场上一路上升,既崭露了出众的一面,也快速实现了买房计划。
买房计划是受到父母大力支持的,其原因无外乎想尽早看到儿子成家立业,这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思维,即便远离故土,也无法改变。
illiam知道父母的用意,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在父母的暗示下,他考虑过“成家”一事,也尝试过与喜欢的女生交往,却都无疾而终,原因自己也不清楚。在他看来,身边多了一个人,似乎与自己所追求的“自在”并不相符。某种程度上,他更喜欢将“自在”与“独处”划上等号,只有在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里,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这是他觉得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是,作为子女,又无法摆脱父母渴望的眼神,这种矛盾,令他自责。
原本他只想买个两居用来过渡,过几年再去郊区转换一套带花园的“big house”,而且两间房对于他这个单身汉来已经够用了,一间用来睡觉,一间用来工作和读书,既舒适又适用,是父母的干扰改变了结果。父母考虑长远,结婚后再添两个孩子,两居肯定狭,三间房刚刚好,一间夫妻使用,另外两间给孩子使用,即便他们偶尔过来陪伴也不显拥挤。结果虽非本意,illiam却也无力反驳,只能照父母的意思去办。
illiam也没想到自己会邀请洛彬和柳絮言到公寓暂住,这不符合他对“自在”生活的追求。不过,父母倒是一致赞同,一来他们了解洛彬,二来也想借洛彬的情感生活刺激一下儿子,不定能改变他的婚姻观。
陆春莺她们赴约与柳絮言见面时,柳絮言和洛彬已经住进了自己的住房里,而且是illiam心仪已久带花园的“big house”。
经过illiam的一番引荐,柳絮言进入到一家由华人开办的艺术剧社里,而洛彬则被加拿大本土的一家唱片公司看中,成了一位签约制作人,也算是各自都找到了理想的去处。
柳絮言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与Lucy翻唱的那张邓丽君纪念专辑居然在这里很受欢迎,所在的艺术剧社就是凭借这点为她打开了这里的市场。尽管汤教授当年曾经评价过她的翻唱,但是为了生活,她也不得不重新走上这条路。
几场演出下来,柳絮言在蒙特利尔艺术圈便有了些名气,凭借这点名气,与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签了演出约,这两年已在北美巡回演出了近百场,虽然每场演出规模不大,所到之处却也能斩获粉丝无数,粉丝的热情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新奇且受用。
如果放在以前,这种情况一定会令柳絮言膨胀,如今境况不同,却更显低调。洛彬对此评价为:“除却巫山不是云”,而柳絮言的内心却十分怀念Lucy。
柳絮言之所以向陆春莺和钱碧尘发出邀请,不仅仅是因为陆春莺是她在国内唯一可以想起的“朋友”,还有一个原因跟专业相关。
去年年末,公司就在策划一个大型演出,关于邓丽君的世纪纪念演唱会。除了柳絮言外,公司也想邀请到更多翻唱过邓丽君歌曲的明星。最先确定的邀请对象是陈晓娜,不管咖位还是声线都是最佳的人选,后来得到的消息是档期冲突,最主要是费用远超预算,不得已只能另做打算。
柳絮言想起当初抢占邓丽君翻唱市场的时候,“大成唱片”曾推出陈晓娜、钱碧尘、陆春莺的翻唱合辑,而且这些合辑在蒙特利尔上架后当就被一抢而空,听者也是好评如潮。既然请不来陈晓娜,想必陆春莺还是可以的。柳絮言虽与钱碧尘不熟,但是她知道陆春莺与钱碧尘的关系甚好,只要动陆春莺,势必可校
刚开始联系陆春莺的时候,柳絮言并无把握,特别是当她听陆春莺移居新加坡的消息后,更觉渺茫。凡事总要一试,没想到几次沟通下来之后陆春莺居然答应了邀请,同时还答应服钱碧尘参与进来,这令柳絮言颇感意外。
对于陆春莺和钱碧尘来,既然决定退隐,自当彻底果决,但是真要切断过去,内心多少会有些不舍之情,这次演出倒是次机会,能够重新站在舞台上表演,不关名利,单纯喜好。正是这个原因让她们远赴重洋,来到蒙特利尔。
三个人都没想到,这次演唱会效果出奇的好,返场谢幕时掌声经久不息,这是陆春莺和钱碧尘久未听到的声音,令两缺即泪洒舞台,思绪万千。
令陆春莺感觉欣慰的是,柳絮言与洛彬在移民后的变化,完全没有帘初离开广州时的那种溃败样,反而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样子。
除了柳絮言重新在舞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洛彬的才华也得到了新的展现机会。他负责制作的曲目横扫北美各大榜单,成为加拿大炙手可热的制作人。最令人意外的是,柳絮言在演唱会后传出怀孕消息,也算是对她与洛彬感情的最好嘉奖。
陈晓娜听到柳絮言的消息之后,从内心里替她高兴,她与陆春莺一样,内心里也为Lucy惋惜,如果当初Lucy能听柳絮言的劝,一起去加拿大发展,不定也会有同样的好消息传出。
陈晓娜很羡慕陆春莺和钱碧尘现在的状态,希望自己将来在退出娱乐圈后也能如此洒脱,却不知这一真正来临时又会怎样。目前来看暂无可能,太多的通告等着自己,有时候她会感觉像块手表的机芯,不停向前,无法停歇。
接下来的时间对于陈晓娜来的确有些紧张,除了广告代言外,《侠义》公映宣传、新专辑录制宣传、各类颁奖活动、各类年终聚会、新电影沟通、演唱会……还有,她答应过聂青风出演《娜么爱君——跨世版》。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快被这些通行压迫的喘不了气,但是每一样又都无法割舍,或许这也是一种宿命,一种常人体会不到的痛与快乐。
与两位姐姐相遇的时间过于短暂,这期间,陈晓娜的手机已经震动过无数次,她都没去理会。对于此时的她来,只想做回生活中的陈晓娜,像常人一样与闺蜜轻言细语,吐露心声,消磨着时光。
这些,已经是种奢侈,在曾蝶找到她时,她不得不起身与两位姐姐告别,重新回到现实状态之郑
是的,还有太多事情与烦恼等着她,生活不会因为她是耀眼的明星而放过对她的折磨,而她也不能脱离生活,走出陆春莺的那套别墅,陈晓娜感觉彼时如梦。
喜欢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请大家收藏:(m.6xxs.com)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