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这个很久很久没有被人提起过的名字,般若与慈航皆为之一怔。
若不是青灯寺外的那一剑,他们大概已经彻底忘记了这个名字。
“青灯老和尚胸口有一道剑痕,不知是哪位世外高人留下的,当初一剑便斩杀了宝觉真人,那个时候,陈国的所有梵都在,包括定光,如果将佛子藏在青灯寺……定光应该不敢造次。”
法喜重新提起帘初那令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的一幕,慈航却道:
“可那终究只是一道剑痕,如此惊慑地之威,谁能保证还有没有第二次?”
法喜看向慈航,反问道:
“如果是你,你敢赌么?”
慈航沉默不言。
他自然是不敢赌的。
不止他不敢赌,他可以确定陈国的梵皆不敢赌。
因为他们不可能接下那一剑。
这意味着,如果青灯胸口的剑痕触发第二次,那前去挑事之人便一定会死。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协…咱们不如先将佛子藏到青灯寺去,再把这件事情的始末告知与宋桥,他也能帮忙想想其他办法。”
三人一合计,便由般若将消息传递给宋桥,法喜则带着佛子前往青灯寺。
当初青灯大师在讲经台上遭受审判之时,除了无尘,未有一人帮他话,而今他们之所以认为青灯会帮忙保护佛子,一来是因为他对于佛门至高梵的怨恨,二来则是因为法喜与法慧的这层关系在里面。
最早法慧出家的时候,青灯已经经历审判十余年后,佛门人人排挤,人人皆不待见,但那时候的青灯与现在大不相同,他虽然修为尽废,可对于人世冷暖仍旧抱有一丝希望,于是纵然冷眼受尽,却依旧还在坚持讲经传道,恰好法慧就是其中之一的受益者。
那个时候,法慧是法喜的得意弟子,原本法喜准备将法慧当作关门弟子来培养,可后来因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原因,法喜最终另择关门弟子,而法慧则跟随青灯开始在陈国四处游历传道。
然而青灯被陈国众多梵一同审判之事早已经遍传下各处,四处众纷纭,有他为入魔之人,有他表面向佛实则为妖邪伪装,想要污浊佛门蛊惑人心……如是青灯数十年的口碑与声名就在这样的谣言之下渐渐腐烂了。
他第二次带着法慧游历陈国之时,几乎无人再来听他讲经,甚至还有不少曾经听他经文的受益者对他肆意羞辱,扔些烂菜叶子臭鸡蛋在他的身上来,然后哄笑着离去。
千万不要瞧那些流言蜚语与羞辱的话,这些东西是无形的刮骨钢刀。
更不要瞧烂菜叶子与臭鸡蛋的杀伤力,尤其是后者,这玩意儿一旦扔在身上炸开之后,那股可怕的味道真的会让人呕吐,而且以这个世界对于化学品的开发程度,很长时间都无法洗掉。
这致命的臭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青灯,他腐烂的人生与理想与那些臭鸡蛋一样臭不可闻。
青灯第二次游历陈国,若是没有法慧的陪伴,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坚持下来,他可能会在路上饿死,被人打死,受疾病风寒而死,受冷眼不住而死……由是青灯虽然已经对这人间与陈国彻底失望,却对法慧极为真诚,任何时候,只要法慧向他询问关于佛法的疑惑,他都会十分认真地与其讨论。
而法慧当初离开玄幽寺追随青灯而去,并非是因为跟法喜闹了矛盾或是有所争吵,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法喜也是真的喜欢法慧,纵然法慧后来因为某些私人原因以及和青灯走得太近受佛门排挤,玄幽寺的僧谱上依然留有法慧的名字,这意味着未来法慧若是想要回玄幽寺,他随时都能回来。
法喜带着和尚一路南行,来到了青灯寺山脚下,见到一男一女正在钓鱼,一旁还插着烤好的草鱼,肉香味扑鼻而来,他眉头一皱,对着二人呵斥道:
“此处佛门清净之地,尔等岂能杀生?”
二人看了他一眼,男的笑道:
“大师何见此处为佛门清净之地?”
法喜皱眉道:
“这里难道不是青灯寺?”
男子仔细打量了他一遍,渐渐收敛了面容上的笑容,问道:
“您找谁?”
法喜道:
“找我的徒弟法慧。”
男子微微一怔,失笑道:
“大师怎么胡言乱语?”
“法慧难道不是青灯大师的徒弟吗?”
法喜道:
“也是我的。”
他话音落下,后面的径处出现了一名牵马的僧,与闻潮生相见时,他惊喜地笑道:
“闻施主,你怎么在这里?”
闻潮生看了过去,同样眸中掠过了一丝讶异:
“法照?”
“你不是被关起来了么?”
“今儿个太阳真是打西边儿而出来了,那些佛门的高僧终于肯放你出来了?”
法照没有寻常时候端着的样子,嘿嘿一笑,他挠了挠自己的光头,尚且残留着稚气的脸上布满兴奋:
“本来是来找法慧师兄玩的,结果没想到你也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这回换作老和尚法喜惊讶了:
“你们认识?”
法照道:
“认识啊!”
“闻施主就是此次四国会武的魁首!”
法喜眸光一凝,再看向闻潮生的时候,表情发生了些许变化。
所谓家丑不外扬,书院自然不会将闻潮生拒绝进入参殿被处死的事情外传,更不会将闻潮生二人杀掉书院那名人掌殿的事出去,因此法喜只当是闻潮生还是书院的掌上明珠,想到了参殿那十八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六境圣贤,他语气顿时放缓了不少:
“如垂还真是缘分,竟能在这样的地方遇见。”
法照嘻嘻一笑,牵着马来到了河畔,让马儿畅饮着清澈河水,对着闻潮生道:
“闻施主,法慧师兄在哪里呀?”
闻潮生指着山腰:
“喏。”
“青灯寺在那里。”
法照似乎很想见到法慧,在闻潮生指路之后,他便向闻潮生道谢,与二壤别后便牵着马与法喜上了山,他们走后,沉默的阿水忽然开口:
“那老和尚是个五境。”
闻潮生点头:
“嗯,感觉到了。”
“陈国的五境很少,他应该是梵之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来青灯寺,还带着法照……”
阿水柳叶儿一般的眉毛朝着眉心皱紧。
“会不会……”
闻潮生与她交换了眼神,沉吟片刻回道:
“不会。”
“刚才我考虑一下,他奔着青灯大师去的可能性很很。”
“应该有其他很重要的事……跟法照有关。”
喜欢天不应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天不应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