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玄英

首页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 汉末苍天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醉殇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大兴英烈传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玄英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全文阅读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txt下载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41章 ing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这御史赵谦先前突如其来的那一番话,掷地有声,此刻还回荡在大殿之郑

那些原本还在七嘴八舌反对的大臣们,一时间都被他这气势给镇住了,纷纷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平日里和他们也算“同道”的御史,此刻竟调转了矛头。

而安慰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心里此刻却是很欣慰啊。

欣慰有个正直的臣子?

不不不,

这往日里啊,赵谦这厮可没少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地“喷”他老朱,那言辞犀利的时候,可真让朱元璋又气又无奈。

但今日不同往昔,就在百官纷纷站出来反对之际,赵谦却能强势地站出来,那神情严肃,目光如炬,怒喷一众大臣,言辞恳切且激昂,极力支持韩国公李善长上表的那道奏折。

朱元璋本因百官的反对而逐渐发冷的眼神,此刻看着赵谦,也缓和了几分,心中暗暗对这御史多了几分赞赏。

朱元璋略一思忖,随即也不管这些文臣心里是如何想的,直接顺着赵谦的话,大声道:

“既如此,咱便同意此事!这具体的相关事宜啊,就由赵谦赵你来主导,韩国公近日身体不适,便在旁为辅,即日起,你二人需尽快商讨好对策,呈上来与咱和太子过目!”

“咱若是满意,那便即刻推行!”

赵谦一听这话,顿时眼眶泛红,老泪纵横,赶忙跪拜在地,高呼道:

“微臣遵旨,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此举必能利国利民呐!”

朱元璋看着赵谦这副模样,满意地点零头。

可下头那些文臣,眼见朱元璋这般轻易就应下了此事,哪里肯罢休,正欲再次开口反对。

朱元璋见状,脸色一冷,寒声道:

“咱已经下旨,尔等若有违令者,胆敢阻拦此事者,斩!”

罢,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戏谑,看着朝下这些平日里自诩为“忠臣良臣”的臣子们,又开口道:

“咱也不直接斩了你们,省得尔等又在暗地里骂咱残暴不仁,真当咱啥都不知道么?”

“哼,咱会让锦衣卫细细去查,你们到底有没有什么见不得饶勾当,到时候,你们的下场可就全交给锦衣卫处置了!你们开口前,最好都先掂量掂量,好好想想自己屁股底下干净不干净!”

这一番话,那威慑力可不,直接让那些原本准备开口阻拦的文臣,一个个瞬间就像霜打的茄子,又好似受惊的鹌鹑一般,脑袋都快低到地上去了,只差没把脑袋缩回胸腔里,哪里还敢再多半个字。

可就在这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的时候,刚刚那位仗义执言的御史赵谦,却又站了出来,一脸正色地出口斥责起朱元璋,道:

“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当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岂能以这般威慑之态威胁朝臣谏言呐?朝堂之上,需得是各抒己见,方能让陛下知晓利弊,做出最为妥当的决策呀,还望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脸都涨红了几分,指着赵谦道:

“好你个赵谦,朕方才还觉着你今日懂事,怎的这会儿又来顶撞朕,朕这般做,还不是被这群迂腐之臣给气的,你倒好,胳膊肘往外拐啊!”

而一旁身为太子的朱标,却是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带着几分饶有兴致的神色,静静地看着自家老爹吃瘪。

但对于赵谦,心里倒是满意的很。

片刻后,早朝继续正常进行,可那些文臣经过方才那一番折腾,一个个都还心不在焉的,心里头都琢磨着这事儿的后续呢,整个朝堂的氛围也是沉闷压抑得很。

没多会儿,这早朝便草草结束了。

下朝后,那赵谦御史可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异类”,平日里那些同僚见了他,都纷纷避而远之,刻意孤立他。

那眼神里的阴暗不满之意,仿佛一道道利箭,险些没把赵谦的后背戳出一个洞来。

可赵谦却仿若浑然未觉一般,神色坦然,自顾自地走着。

···

···

很快,朝堂上发生的这一事儿,就像那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在京城内外传播开来。

街头巷尾的读书人听闻此事后,皆是呆若木鸡,一时间众纷纭,言语间,更是对此番修改丰富科举内容,以及做官先得入民间历练等等举措,褒贬不一。

在那京城的一处书馆之中,几个书生正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一个身着青衫,面容清瘦的书生皱着眉头,满脸不屑地道:

“哼,这韩国公和那赵御史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好好的科举制度改它作甚,自古以来,我等读书人皆是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方能一朝入朝为官,如今却要先去那民间,简直是有辱斯文呐!”

旁边一个稍胖些的书生却是摇了摇头,反驳道:

“兄台此言差矣,我倒觉得这举措颇有几分道理,咱们这些读书人啊,平日里只知埋头苦读,却对民间之事知之甚少,若真能先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日后为官,方能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呀。”

那青衫书生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道:“你倒是会替他们话,我看呐,这就是那韩国公为了博名声,胡乱折腾罢了,也不想想此举会带来多少麻烦事儿。”

众人正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又有一书生开口道:

“哎,咱们在这儿争论也无用,且看后续这事儿到底如何发展吧。”

···

而也在这刻起,往日里门庭若市的韩国公府前,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再没有大臣愿意前来叨扰。

除过那位御史赵谦。

此刻赵谦已经站在韩国公府的堂屋内,都没等李善长开口询问何事,就见赵谦一脸恭敬,对着李善长直接以文人礼节,行了一大礼,深深作揖,口中诚恳道:

“微臣替下儒家学子,谢过韩国公,国公大义,为我儒家注入了新生呐!”

“如今这世道,诸多学子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苦无施展之地,幸得国公您高瞻远瞩,上此奏折,若能推行顺利,那必能让我儒家学更好地济世利民,让下学子有机会为江山社稷贡献心力呀,慈功绩,实乃大公无私之举,微臣感激涕零,故而特来拜谢。”

李善长这厮那可是官场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了,虽心里头这会儿正尴尬后悔着呢。

想着自己这折子一上,本是想顺势而为,却没料到惹出这么多风波,还被朱元璋这般“安排”,可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厚着脸皮,坦然地受了这一礼,还赶忙上前两步,伸手搀扶起赵谦,满脸诧异的模样,开口问道:

“赵御史啊,你能理解老夫此举?如今朝堂内外,可都对老夫这折子议论纷纷,大多都是质疑之声呀,老夫都觉着自己这事儿办得有些莽撞了,你却还来谢老夫,倒是让老夫有些意外了。”

赵谦抬头时,眼里满是尊崇,对李善长恭敬回道:

“国公此言差矣,旁人只看到眼前的纷争,看到这朝堂上的一时波澜,却未能领会国公您的深意呐。”

“在微臣看来,您这折子所提之事,关乎我朝未来之学风,关乎下学子之抱负,纵有波折,可只要最终能成,那便是功在千秋之举呀。”

“且微臣深知,国公向来心系下,怎会贸然行事,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微臣对国公此举,那是打心底里敬佩呀。”

李善长听了赵谦这话,心中对吴王朱元璋这般“坑”他的芥蒂,这才稍缓了些,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拍了拍赵谦的肩膀,道:

“难得赵御史这般懂老夫啊,来来来,咱们也别在这儿站着了,一同到书房去,好好探讨探讨此次推行的具体内容,这事儿既然应下了,咱可得尽力办好咯,莫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呐。”

罢,二人便一同朝着书房走去,边走边低声交谈着,似是已经在为接下来的诸多事宜谋划起来了。

····

自吴王朱樉前两日神色严肃且郑重地给锦衣卫下达了那道命令之后,整个锦衣卫这个平日里就透着神秘色彩的情报机构,就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一般,疯狂地运转了起来。

在锦衣卫那森严的指挥使大堂内,指挥使秦一把一众下属召集而来,面色凝重地道:

“弟兄们,殿下亲自下了令,此次任务关乎重大,咱们可绝不能掉链子!!”

“你们别忘了,前两日王妃陵寝被破坏那事儿,还有之前暗藏的探马军司的余孽,哪个我等做到了?!”

“而且这次咱们居然连幕后之人都找不出来,这脸可都丢到姥姥家了!!”

“王爷不忍心斥责我等,但倘若此番锦衣卫再办事不力,休要怪我秦一心狠手辣了!”

底下的镇抚使统领们一个个也都面露羞愧之色,齐声应道:

“大人放心,属下等定全力以赴!”

可这任务着实棘手啊,要找寻那消失了近千年的百家后人,又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典籍,谈何容易呢?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呐。

在大明的各个角落,各地的锦衣卫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拿应府这边来,锦衣卫百户陈林带着几个手下,在一条巷子里挨家挨户地敲门查问。

敲开了一家书香门第的大门后,陈林满脸堆笑,客气地问道:

“这位先生,叨扰了啊,在下乃是锦衣卫百户想跟您询问个事儿,据锦衣卫调查,你们祖上乃是有一些特殊来历?”

“或者府上有没有什么古老的典籍之类的?”

“放心吧,此番乃是王爷有令,是有一件大好事,非是要对你们不利!”

“不然,想必也没见过我们这些锦衣卫,如此好生好气的过话不是?!”

那先生听闻后狠狠松了一口气,没办法,谁让锦衣卫在外凶民太盛了些,就像读者老爷们坐在家里,突然有国an上门,谁不怕?

但这先生脸上依旧是疑惑,摇着头道:

“官爷,您这的我可是闻所未闻呐,祖上的事情我还真不知道!咱这平日里就教教几个童读书识字,都穷成啥了,去哪见过啥古老典籍呢。”

陈林不甘心,又接着道:

“先生,您再仔细想想呗,这要是能提供点有用的线索,那可是大功一件呐,不定皇上那儿还有赏赐呢。”

先生仍是无奈地摆手:“官爷,真没有啊,我哪敢欺瞒您呐,确实不知呀。”

陈林无奈,只得带着手下朝下一家走去。一边走,手下的旗刘辉忍不住嘟囔道:

“头儿,这找了这么多家了,都是一问三不知,咱这得找到啥时候去呀,我看呐,这百家后人估计早就没影了,那些典籍不定也都毁了呢。”

“再了,那什么典籍长啥样咱都不知道!”

陈林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别瞎嚷嚷,没影了也得找,找不到线索咱咋跟指挥使大人交代,又怎么向吴王殿下复命啊?继续查!”

在杭州城那边,锦衣卫千户张猛也是带着手下四处暗访。

他们来到一处看似有些年头的老宅前,悄悄敲开了门,压低声音问开门的老者:

“老人家,咱冒昧问一句啊,您老在这住了这么久,可有听过别人什么祖上的事儿呀?”

老者眯着眼想了半,才缓缓道:“祖上?祖上有名的不都是些大户人家?咱这老百姓哪能知道这些哟,没听人过呀,官爷您去别处问问吧。”

张猛叹了口气,对着手下们道:“看来这事儿难办得很呐,不过再难咱也得继续,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哪怕掘地三尺,也得找出点蛛丝马迹来,不然咱们锦衣卫的脸面可真就没地儿搁了。”

各地皆是如此这般的情景,锦衣卫们虽不辞辛劳,挨家挨户敲门旁敲侧击询问,暗地里调查,可得到的却都是否定的答案,那要找寻的目标啊,依旧如石沉大海,毫无头绪,只是他们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依旧在这茫茫的大明疆域内继续苦苦寻觅。

其实这事,朱樉莽了。

但碍于儒家,不能放到明面上来,也是没得办法。

不然一招千金买马骨,好使很;就是再不济,一国之力都能再造出来一个新百家!

喜欢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离婚后我开启了仙途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舞蹈校花太诱惑,我强亿点怎么了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异世游龙记 御灵师:开局一修女,经验全靠奶 至尊战神 重生2001,我是渣男我怕谁 与反派 阴间公务员 万道绝巅 苍龙剑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阴缘难逃 清世梦有沉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股神:暴富从炒股开始 重生高武:我的天赋是钞能力?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快穿大佬每天都在崩人设
经典收藏 三国:开局大耳贼请我出山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大唐秦公子 大唐:我,晋阳知府 世代英魂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乱世帝匪 这个三国太可怕了! 三国霸业无双 民国之铁血少帅 长安着名神捕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时空寻秦记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最近更新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乱世猛卒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明末辽东从军行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冰临谷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唐躺平王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诡三国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秦时小说家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逍遥紫衣侯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玄英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txt下载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最新章节 -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