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并没有急于一时开口,而是不断在脑海里回味着云二刚才的这番惊论述。
云二瞅着李世民在大殿内疯狂来回踱步,还时不时的瞟一眼自己。顿时忏悔之心大起!
他奶奶的!都怪自己这张破嘴!云二啊云二,就你他娘的能会道是不是?这得招惹出来多少麻烦!
整个立政殿陷入死一般寂静的寂静,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无一人敢在此时言语。
“唉!”
一声沉重的叹息响起,李世民来到云二身前盘膝而坐,眼睛死死的盯着他问道:
“子,你知道此法一旦推出,会掀起多大的动荡吗?会死多少人吗?”
云二摸了摸自己的鼻翼,声嘀咕道:“要是将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出来,死的人海了去了!”
“你子在嘀咕什么?”
“回陛下,摊丁入亩和臣还没有出来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是相辅相成之策!
二者缺一不可,无论缺了哪一策,成效都会大打折扣!”
云二也是豁了出去,不也到这个地步了,索性一股脑儿的全部和盘托出,让李二自己去选。
果不其然!
李世民当即追问道:“那你接着给朕讲一讲你那什么官绅一体纳粮是个什么由头?”
“诺!”
“回陛下,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是臣琢磨出来,为弥补摊丁入亩的不足之处。
其与“摊丁入亩”相辅相成。其关键核心是在于废除官吏、勋贵、世家等特权阶层免服徭役和免交田赋的特权,要求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当差纳粮”。
至于特权阶层避税的问题,历朝历代皆有,取得功名的士大夫(官绅)和他们的家族都享有律法规定的徭役和赋税优免权。
这导致他们会自主的大量兼并土地,并利用特权将税负转嫁给平民百姓。
长久下去,会导致国家财政流失与社会不公,将有大量土地集中在不纳税的特权阶层手中,严重侵蚀了国家的纳税基的基础。
这样一来,平民百姓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赋役,实质上还要分担官绅、世家的份额,必然导致民怨沸腾。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一体纳粮,官绅等特权阶层必须和平民百姓一样,按照土地数量交纳田赋(即“摊丁入亩”后的地丁银)。
其次是一体当差:官绅本人及家族成员不再免服徭役,但允许他们“输银代役”(即出钱代替亲自服役)。
陛下,二者相辅相成,但,推行必然阻力巨大!
臣认为必须强力推行,启用酷吏,特别是在河南、山东等地严厉推行,严厉打击反抗的官僚和读书人,
此举哪怕因此引发了科举学子集体罢考,也必须态度坚决,强力镇压,将政策推行下去!
只要推行下去,就会极大地打击了官僚士绅的特权。如此,便会 扩大纳税基础,将庞大的官绅地主土地纳入征税范围,显着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总之,臣认为与“摊丁入亩”相结合,一方面减轻了平民百姓的负担,
另一方面能恢复经济,保障税收,抑制兼并 实现税负公平,
稳定财政收入 打击特权世家,扩大税基,促进公平,促进人口增长 ,强化皇权!!!”
听完云二这番激动的论述后,李世民一家四口全都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这些,真的是云二这农家子自己能琢磨出来的治国良策?!
看着这一家子一副呆住的模样,云二心翼翼的唤道:“陛下?陛下!”
“嗯,”
李世民这才将自己的思绪收拢回来。
“你还有什么要的?”
“陛下,以上就是臣的愚钝之策,还请陛下点评一二。”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云二,点评?朕还点评个球?!你他娘的连用酷吏这招都想到了,朕还能有什么的!
“嗯,”
“朕问你,如果让你来推行这两条国策,你会怎么去做?是现在做还是等待时机?”
眼见李二这老子将如此毒辣刁钻的问题抛给自己,云二也只好躬身问道:
“那就要看陛下能不能顶住多大的压力了?”
“呵,朕倒是瞧了你,你子是怕朕顶不住压力,把你交出去堵住下悠悠众口吧?”
被李二看穿了自己想法,云二反倒是大大方方挺起身子:“陛下,不怕您笑话臣,臣最大的理想就是坐一个无拘无束的富家翁而已!
虽然这条策略是臣提出来的,可其中的风险就连臣也难以评估一二,谁知道逼急了,那些遭瘟的世家大族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出来。
所以,若是臣来全权处理此事儿,臣第一选择是先下大力气培植新军!
先领军将大唐周边的国全部征服,设置都督府,羁縻这些国家,强令他们学习华夏语言,一切按照咱们华夏的规矩生活。
然后再携赫赫军威,一次性在河南,山东两地,强硬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二策,但有世家等特权不服者,一律屠灭!
臣就不信了,这些总是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却行事龌龊的世家大族能有几个硬骨头能抗住新军的火枪大炮!”
李承乾不动声色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今才知道自己这兄弟原来有如此狠辣的一面!
李世民沉默了几秒钟:“子,你也是勋贵,你也是你口中的特权阶层,
若朕真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你果真愿意支持朕?”
云二双手一摊,无所谓的道:“陛下,臣本布衣,躬耕于云家村,若陛下果真愿意推行,臣举双手双脚赞成!
不过,在臣看来,为难的应该是陛下才对,皇子公主们也是特权,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对待?”
“你这是何意?难道偌大的大唐,还容不下朕的儿女们?朕还不能给朕的儿女们一块儿封地?!”
云二想了想道:“陛下可曾喜欢下棋?”
“有话快,有屁快放!”
“陛下可命人在棋盘上,在第一格放上一粒稻谷,在第二格上放上两粒,如此往下,
每一格子上的稻谷数量都是上一格子的两倍,做完这个试验后,想必陛下必会明白臣的意思!”
…………
喜欢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请大家收藏:(m.6xxs.com)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