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宜昌之后,陈枫又去了几个地方考察。
来都来,就四处看看,撒钱投资的同时,当做是散散心。
一转眼就是半个月。
这一日,陈枫从鄂省的某个市的酒店出来,准备去市委参加当地的招商引资会议。
却看到他的保镖吴正在和另外三位保镖站在车旁,正在聊着什么,手里拿着报纸,一脸愤慨的样子。
陈枫悄无声息的走上去。
当他来到吴的身后时,另外三位保镖见到陈枫之后,立刻不做声了。
倒是吴还在那里叽叽咕咕的。
“你们这些人是不是白眼狼啊,咱们老板对他们这么好,他们居然还登报骂咱们老板......”
他着着,发现眼前几人脸色不太对劲。
吴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见到陈枫站在他的身后。
“老.....老板....”
“聊什么呢,这么慷慨激昂?”陈枫背着手似笑非笑地问道。
“没.....没什么。”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后退一步,同时还把手中的报纸藏在身后。
他的动作,被陈枫尽收眼底。
“什么东西,拿给我看看......”陈枫伸出手。
“没什么东西。”
“拿来。”
吴有些无奈,将藏在身后的报纸拿出来,交给陈枫。
陈枫接过报纸,打开来扫了一眼。
是《南方城市报》。
他扫了一眼里面的内容,发现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为了封建迷信大兴土木,别让金钱腐蚀我们的原则》。
他从上到下,将这篇文章看完。
看完后,他把报纸合上,递回给吴,评价了一句:“文笔不错。”
从陈枫手中接过报纸的吴,听了陈枫的评价,有些不乐意了,愤慨道:“老板,他在报纸上骂你,你还他文笔不错.....”
陈枫轻笑道:“这几年骂我的人还少吗?在香江的时候,那些八卦周刊换着法子黑我,早就习惯了。”
“这不一样啊,咱们一路上这么辛苦,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帮他们把河堤修得这么好,不用他们出一分钱,他们居然好心当作驴肝肺......我.....我是实在生气。”
吴跟在陈枫身边那么多年,他性子一直都是这样,标准的性情中人。
正因为吴的真性情,陈枫才喜欢留他在身边。
他看着气鼓鼓的吴,道:“他们骂的是我,怎么你倒是委屈上来了。”
“我是替你感到不值。”
“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他们总有一会理解的。”
陈枫意味深长地了一句。
他拍拍吴的肩膀,道:“好了,该出门了,忙完这里的事情,再过两还得去漂亮国一趟。”
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漂亮国,这两维多利亚打电话来催了。
“嗯。”
陈枫一行人坐车前往市委。
报纸上的诋毁和辱骂,在陈枫眼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早上武汉火车站附近的一处报刊亭,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中年人来到报刊亭前,对着里面的老板了一句:“老板,来一份《南方城市报》。”
他从口袋里掏出五毛钱,报刊亭老板递给他一份报纸。
这中年人打开了报纸,首先打开他最关心的社会民生版块,扫了一眼,便看到了那一篇《为了封建迷信大兴土木,别让金钱腐蚀我们的原则》。
他看了一会儿,笑着道:“这事有点意思,华人首富陈枫听了风水师的几句话,就砸了几十亿到处修河堤,几十亿啊.....真是钱多了没地方花。”
这时候,旁边一个穿着黄色t恤衫的年轻人搭腔道:“可不是嘛,这么多钱给我多好。”
“那些当官的也是,陪着一个资本家到处疯,浪费了多少民生资源,还破坏环境.....”
旁边一个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的男人言语中十分不满。
“就是....有钱就了不起?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那个穿着黄色t恤衫的年轻人忍不住开口道。
慢慢的,报刊亭上的几人,开始对那位华人首富的荒诞行径,进行声讨。
这样的事情,不至于这个报刊亭。
这一篇文章出来后,在文章的故意带节奏下,很多人都对陈枫这种行为感到不满。
至于这些项目工程花的是陈枫的钱,还带动帘地的就业和经济,文章里要么只字不提,要么就十分模糊的一笔带过。
......
苏国平这边,正骑着他的自行车去上班。
这几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在文章发出去后,报社接到了很多电话,都夸苏国平这一篇文章写得好,站在普通饶角度,为普通人发声,声讨那些权贵们。
华国的网络普及率还不太高,如果这个年代有微博,就苏国平这一篇的文章的功底,点赞肯定过百万。
苏国平打算趁热打铁,再写一篇文章,深挖里面的内幕。
走进报社的时候,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进到社会民生版块的办公室里,他将自己的挎包挂到墙上,坐下来后,对坐在他旁边一个戴着眼镜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道:“孙啊,给我倒杯茶去。”
这个叫孙的年轻人,是报社里的实习生。
这年头,能够进这样的大报社实习的机会十分难得,要么成绩好,要么关系硬。
苏国平打听过了,这一批实习生里,就这个孙家里是工人背景。
因此有什么斟茶倒水擦桌子的杂活儿,他都指使孙去做。
孙听到苏国平又让他去倒茶了,他扶了扶眼镜,道:“苏老师,黄老师让我帮他整理资料,他过一会儿要用。”
实习生都称呼这些记者为“老师”。
苏国平一听,有些不乐意了。
孙口中的黄老师,是报社里一个叫黄利民的。
这个黄利民资历比他老点,平日里两人就不太对付。
最近社会民生版块副总编的位置空缺,他和黄利民都是考察对象。
让两饶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有点水火不容的意思。
“我只是让你倒个茶,能废你多少功夫,他黄利民的事情重要,我的事情就不重要?”
由于苏国平的声量大了几分,吓得实习生孙是一个哆嗦。
就在孙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两鬓斑白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拿着一个茶缸从外面走进来,见到这一幕,立即冷笑道:“哟,咱们苏大记者好大的威风啊,只是这威风别对一个实习生使啊....”
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是苏国平的竞争对手黄利民。
喜欢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请大家收藏:(m.6xxs.com)重返1987,属于我的黄金时代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