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心里一紧。
设计院的人怎么找上门了?
”各位领导请进。“他让开身子,心里盘算着对方的来意。
张明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我们听你们厂研发出了连铸技术?能不能让我们看看?“
沈良装作很平常的样子:”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的技术还比较粗糙。“
”粗糙不要紧,关键是思路对不对。“张明推了推眼镜,”现在全省都在推广连铸技术,但效果不理想。如果你们真的掌握了关键技术,那意义重大。“
沈良带着他们来到车间。
连铸机正在运行,红热的钢水从中间包缓缓流出,形成规整的钢坯。
张明等人都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设备。
”这个中间包的设计很巧妙啊。“张明走近细看,”流量控制是怎么实现的?“
沈良指着几个关键部位详细解释。
张明越听越兴奋,不时和同事们交头接耳。
”沈工,你这个设计解决了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激动地,”我们试验了半年都没找到合适的方案。“
沈良心里暗笑。这些问题在后世都是基础技术,但在这个年代确实是难点。
”其实也不算什么,就是多试验几次。“他故意得轻描淡写。
张明摇摇头:”别谦虚了,这可是真本事。“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省里准备在全省推广连铸技术,需要技术支持单位。我们想邀请你们厂参与。“
沈良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这是一个省级技术推广项目,参与单位不仅有技术转让收入,还能获得省里的资金支持。
但他也看出了其中的陷阱。
一旦参与这个项目,他们的技术就必须完全公开,包括一些关键的工艺参数。
”这个项目确实很有意义。“沈良慢慢道,”但我们还需要时间考虑。“
张明有些意外:”有什么顾虑吗?“
沈良沉默片刻:”技术推广是好事,但我们也希望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话让张明皱起了眉头。
在这个年代,知识产权的概念还很模糊,大多数技术都是无偿共享的。
”沈工,我们都是搞技术的,应该有技术共享的精神。“
沈良笑了笑:”张院长得对,但共享不等于无偿。“
他指着车间里的设备:”这些技术我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开发出来,总不能白白送人吧?“
张明脸色变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可以技术转让,但需要合理的补偿。“沈良语气平静,”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有积极性继续研发,其他厂也能获得先进技术。“
这个提议让张明等人陷入沉思。
确实,如果完全无偿,那谁还愿意投入资金搞研发?
但如果收费,又担心推广成本过高。
”具体怎么收费?“张明试探性地问。
沈良早有准备:”技术转让费按设备投资的5%收取,另外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
这个比例让张明吃了一惊。
按照一般钢铁厂连铸设备的投资规模,这笔费用可不少。
”会不会太高了?“
沈良摇摇头:”不高。国外的技术转让费一般都在10%以上,我们这已经很优惠了。“
他停顿了一下:”而且我们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绝对物有所值。“
张明和同事们商量了一会儿,最终点头同意。
”那我们回去向领导汇报,应该问题不大。“
沈良送走设计院的人,心情很不错。
这次谈判的结果超出了预期,不仅获得了技术转让的收入,还建立了与设计院的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控制技术扩散的节奏和范围。
下午,厂长老刘兴冲冲跑到沈良办公室。
”沈,好消息!省里批准了我们申报的技术改造项目,拨款50万!“
沈良也很高兴。有了这笔钱,很多想法都能付诸实践了。
”厂长,我有个建议。“沈良站起身,”除了购买设备,我们还应该建一个试验室。“
老刘有些疑惑:”试验室?干什么用?“
”搞新技术研发。“沈良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平面图,”现在我们只是跟上了国外的步伐,但要想真正领先,必须有自己的创新。“
他指着图上的几个区域:”金相分析室、力学试验室、工艺试验区,这些都是必需的。“
老刘看着图纸,眼神有些担心:”这得花不少钱吧?“
”大概需要20万左右。“沈良得很轻松,”但这是投资,不是花费。“
他拿出一本笔记:”我已经初步规划了几个研发方向,每一个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老刘翻看着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技术要点。
虽然很多专业术语他看不懂,但能感觉到这些想法的价值。
”你的这些技术,真的能实现吗?“
沈良笑了:”厂长,半年前您也觉得连铸技术不可能实现,结果呢?“
这话让老刘哑口无言。
确实,沈良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好,试验室的事我支持。“老刘拍板决定,”但有个条件,你必须带几个年轻人,把技术传承下去。“
沈良点头同意:”我正有这个打算。“
其实他心里清楚,一个饶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
要想真正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必须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而且通过培养学生,他也能更好地掩护自己的技术来源。
第二,沈良就开始在全厂选拔技术骨干。
条件很简单:年龄在30岁以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有钻研精神。
最终选出了五个人,其中包括那个一直跟着他学习的王。
”从今开始,你们就是我们厂的技术研发组。“沈良看着面前五个年轻人,”任务很重,但前景很光明。“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技术方向:”高强度钢材、精密铸造、特殊合金,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举手问道:”沈工,这些技术现在国外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沈良心里一动。这个问题很关键,他必须心回答。
”国外的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但不是不可超越的。“他转身面对大家,”关键是要找对方向,走对路子。“
他指着黑板上的第一项:”比如高强度钢材,国外现在主要依靠添加合金元素,但成本很高。如果我们能通过工艺创新实现同样的效果,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这个解释让几个年轻人眼前一亮。
确实,技术路线的选择比单纯的技术水平更重要。
”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另一个技术员问道。
沈良拿出一份资料:”先从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入手。这个相对简单,但改进潜力很大。“
他分配了具体任务,每个人负责一个研究方向。
虽然表面上是在搞研发,但沈良心里很清楚,这其实是在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做准备。
这些年轻人现在看起来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中国重工业的栋梁。
傍晚时分,沈良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进来。“沈良头也不抬,继续翻看手中的技术资料。
老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迹脸色有些凝重。
”厂长?这么晚还没回家?“沈良放下资料,有些意外。
老刘在对面坐下,将文件夹重重放在桌上。
”有个事情,必须跟你一下。“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上级部门来人了。“
沈良心中一紧。来了吗?
”什么部门?“他表面平静,内心却在快速分析各种可能性。
”冶金部的技术考察组。“老刘打开文件夹,”是要实地考察我们的连铸技术。“
沈良暗自松了口气。技术考察而已,不是什么坏事。
但老刘接下来的话让他心情复杂起来。
”考察组的组长是王建国,冶金部的副司长。“老刘的眼神有些担忧,”这个人我听过,很较真,对技术要求极严。“
沈良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别的。
王建国?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后来成了冶金部的副部长,是个真正的技术专家。
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可,对以后的发展极其有利。
”他们什么时候到?“
”明上午。“老刘搓搓手,”沈良,我有点担心。万一他们觉得我们的技术不够成熟...“
”不会的。“沈良打断了他的话,”我们的连铸技术完全经得起检验。“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依然忙碌的景象。
夜班工人正在操作那台简易连铸机,橙红色的钢水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厂长,您觉得他们会问什么问题?“
老刘摇摇头:”这我哪知道啊。不过肯定会很专业,很深入。“
沈良转过身,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那就让他们问吧。“
这份自信让老刘稍微安心了一些。
但他还有个担心。
”还有件事。“老刘的声音更低了,”听这次考察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厂的未来发展。“
”怎么?“
”如果技术被认可,我们就能申请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资金、设备、人才,什么都不缺。“老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如果...“
他没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沈良心中暗喜。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机会。
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他的技术推广就容易多了。
”放心吧厂长,明一定没问题。“
老刘看着他坚定的神情,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
这个年轻人总是能给人信心。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明还有硬仗要打。“
老刘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了一句。
”对了,明你穿正式一点。毕竟是冶金部的领导。“
沈良笑笑:”知道了。“
门关上后,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沈良重新坐回桌前,但心思已经不在技术资料上了。
王建国...这个人物在他的记忆中逐渐清晰起来。
技术出身,作风严谨,眼光独到。
最重要的是,他对新技术有着敏锐的嗅觉。
如果能服他,接下来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沈良拿出一张白纸,开始梳理明可能遇到的问题。
连铸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质量控制、成本效益...
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过话回来,真正的考验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如何解释这些超前技术的来源。
沈良放下笔,靠在椅背上思考。
必须想个合理的法,既不能太突兀,又要足够有服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这么晚了还有电话?
沈良拿起话筒:”喂?“
”沈工,是我,王。“电话里传来兴奋的声音,”有个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这么激动?“
”热处理那个项目,我刚才试了一种新的工艺参数,结果钢材的强度提高了15%!“
沈良眼前一亮。
这子还真有赋。
”具体数据呢?“
”抗拉强度从420兆帕提升到了483兆帕,而且韧性也有明显改善。“王的声音里掩饰不住兴奋,”沈工,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惊人?“
确实惊人。
不过在沈良的预料之郑
”你做了几次试验?“
”三次,结果都很稳定。“
”好,明继续。记住,试验记录要详细,数据要准确。“沈良的语气变得严肃,”这个技术很有价值,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挂断电话后,沈良心情更好了。
看来这批年轻饶培养计划进展顺利。
而且明正好可以向考察组展示一下研发组的成果。
技术创新加上人才培养,这个组合应该很有服力。
沈良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明的汇报,就从这些方面入手。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6xxs.com)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