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一万一元的银元迅速投向了民间,然后……
“我不想知道工部有多大的困难?我只想知道,工部一提供的银元能不能到一万!?”
又是一个朝会,刚开始没多久,户部尚书苏垅就向工部尚书玉书子发难道。
玉书子也很无奈,工部现在也是一堆事,铸币机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在苏垅的一再催问下,玉书子很无奈道:“苏尚书,一一万枚银元工部现在真的做不到。
目前工部的银元产量,只能维持一四千左右,而且还都是一元的银元,五角和一角的银元眼下都没有铸造。”
苏垅只好看向上面的沐津。
沐津也没辙。
谁能想到民间对银元的接受那么快!
户部那边多了二十多万两各种形状、各种成色的银子,这还只是最近两的情况,等银元的消息传播的更远了……反正那场面是可以想象的。
甚至工坊主和商人们兑换银元都还愿意亏本兑换,即一百两银子兑换八十银元,甚至有急切的一百两银换六十银元都可。户部负责兑换的吏问商人,这么亏本兑换银元他们能受得了?
结果工坊主和商人们的回答是,相比起清点银子、分割银子、辨别银子成色用掉的时间,亏掉的那点银子那是洒洒水啦。朝廷的银元式样统一,成色稳定,币值稳定,交易的时候不用称量,相比以前的银子不知道方便多少。
一些拿到了银元的工坊主和商人在和人交易时,只需要带几个长条木盒,一个长条木盒里装一百个银元。交易的时候,大额用这种装银元的木盒交易,额的用铜钱补足。
尝到了甜头的工坊主和商人们,就迅速要求大量兑换银元了。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工部铸币坊每铸造的银元数量,压根满足不了工坊主和商人们对银元的需求。
不过,今朝会的主要事务还不是银元的事情,而是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的事。
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的信使来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两北边军的归附,更重要的还是代国和凉国的归顺。代国和凉国的归顺倒不意外,因为这两本身就是朔北和西北两边军分别建立的。
两边军不想承认司马晋,也不想和司马晋开战,就整出了代国和凉国。不承认司马晋的后果是,司马晋也狠心切断了对这两边地的粮草运输。
但两边军的将士也是硬气,宁肯去草原上打秋风以及自己种地,都不向司马晋低头。
不过,代价也惨。
西北边军的能战之兵只剩了四千人,其中骑兵只剩了一百多。朔北边军也没强到哪去,只剩下了一万人,骑兵也只剩了六百。没办法,为了让人有口吃的,只能裁军以及宰杀马匹。
但就算只剩了这么点兵,司马晋也没敢对两边军动心思,毕竟边军尤其是朔北边军打起来太悍不畏死了,死战至全军覆没在朔北边军中是很常见的事。
不过让朔北边军和西北边军都安心的是,草原上也打成了一锅粥,四大汗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彻底打红眼了,别组织军队南下大草谷,还得防着边军去打他们的草谷。
但让西北边军和朔北边军很郁闷的是,肥硕的草原部族都在东北边军那边,他们打草谷也弄不到太多吃的。
两北边军的归顺,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粮食!
目前府库里的粮食,虽能够支援的起这两地的边军。户部认真算过,支援朔北边军算上路上消耗的,需要的粮食不会超过三十五万石。支援西北边军,因为路途过远,路上消耗不少,但需要的粮食也不会超过六十万石。
就目前的户部粮食库藏来没任何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海外购粮来补充府库,但鬼知道会不会导致消灭司马晋这最后一个叛乱政权的时间延后。
毕竟,明年彻底消灭司马晋都已经做好了规划,就等今年的粮食入库以及明年的夏收完成。
可以,是有点措手不及的。
君臣商量了一阵,决定还是去海外采购两百万石粮食回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回了两仪殿,沐津才批阅了几份公文,皇后蔺瑜就过来了。
“朕的皇后,可是有什么事吗?”沐津笑道。
蔺瑜从袖袋里掏出一本册子带着点揶揄道:“本宫的夫君,选秀的事情你就一点都不管吗?”
沐津接过册子,翻看了几页后就合上道:“这件事,瑜儿你和瀛儿看着办,弄完了再送过来。平衡点,朝堂上需要平衡,后宫也需要平衡。
现在算是明白,平衡要做好有多难了。”
蔺瑜笑笑,吩咐宫女取了张琴来道:“那就容妾身给夫君弹奏一曲安安神吧。”
“也好,好久没听娘子弹琴了。”沐津拿起一份奏章打开看了起来,“想当初还是墨王的时候,闲暇的时候瑜儿你弹琴,瀛儿跳剑舞,真的是惬意。”
蔺瑜微笑了一下,然后焚起一炉香,净手后走到琴后开始轻抚起来。
琴音袅袅。
三刻钟后,一曲毕,沐津也批阅完了公文。
“走,去御花园走走。”沐津起身道。
夫妻二人在御花园逛了起来。
“河北的秀女,数量要最少。”沐津沉声道。
秀女入宫,一部分成为宫女,一部分成为女官,一部分成为嫔妃,一部分成为乐伎。其中,成为嫔妃和乐伎的,都要教授琴棋书画。
大虞内宫,并不是成为了嫔妃就是皇帝的女人了。有一部分色艺双绝的嫔妃,是不用来伺候皇帝的,甚至皇帝都会注重保留她们的处子之身。
这些嫔妃,就是用来赐婚给一些有功之臣,但又没到尚公主的,是一种拉拢功臣的方法。就像一些大家族的妾,主人压根不碰,就是为了赏赐给家臣门客。
当然,这些赐婚出去的嫔妃,也可以是皇帝的眼线。
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在大虞,能够得到这种赐婚的臣子,其实都很感激涕零。因为,不是皇帝看重是压根没这待遇的。同样的,正是因为皇帝看重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臣子也明白,只要你公忠于事,这个眼线不仅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是你升官拜爵的最佳保障。
喜欢世威大帝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世威大帝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