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子里,张信又把那封信看了一遍,然后:“这封信对于我们来,太重要了。虽然迟了些,但是我们还没有造成大的伤害,这就该谢谢地了。”
“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我相信。因为从他一出现,我就觉得他可疑。”
原来,这封信是张龙发过来的。
张龙到了洛阳,第一件事便是拜访英姑,并出示了张信的信件。
引起了英姑的重视,二人便一块赶往京都。
到了京郊,英姑去见方静,张龙则密会宫中的那个公公。
那个公公是个奇人,在宫中多年,了解国内大事的机会多。张龙想就国内形势,听听他的意见。
公公很健谈,了很多,果然字字珠玑,国内形势分析的很有道理。
最后公公告诉张龙,一定要注意身边人,防止奸细混入队伍。
他的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康熙身边的一个侍卫,一直下落不明。
这个侍卫年纪不大,破坏力很可能因他的年龄而被忽视。
人们在宫中都叫他赵六,人很聪明,他的任务主要就是找公主和他那帮老臣。
张龙他们在确认这个人可疑后,就找了一个画家,把他画成像,送到京城,请公公辨认。
公公是认识这个侍卫的,他看了于林送来的画像,一口否定,这不是侍卫本人。
自此之后,山上再也找不到别的怀疑对象了。
“画像与实际人,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相貌差别太大,年纪上也对不上号。画像中的年纪,至少得有五旬。”
张龙听了大吃一惊,“这不可能吧,当时画像宗成后,我也看了,和本人模样几乎一样,怎么会这么大年纪?你有没有看错?”
“我怎么会看错?你们派人送过来的图像,我还保存着,要不,你看一下,图上画的是不是像个中年人。”
为了证实自己的没错,他取出那张图让张龙看。
张龙看了大吃一惊。
“这不是原来画的那幅,这是另外一幅,你有没有拿错?”
“怎么会拿错?来人交给我后,我看后就放了起来。这样的画像我就一张,如果还搞错,那也太奇葩了。”
否认搞错。
“但这绝对不是原来的那张,那张我看聊,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真画被洒了包。”
公公听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道,“赶快查一下送信人,那里出了问题。那我见他支支吾吾的,好像哪儿不对劲,只是没往别的方面想。现在看来,他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很大。”
当即,张龙给马武写了一封信,大致了一下图像不是原件的经过,要他们赶快逮捕于林,看有没有幕后黑手,争取一锅烩。
为了配合山上,公公又详细地描述了那个侍卫的相貌特征,竟然和于虎惊蓉相似,因此建议把于虎也一并逮捕。
“逮捕于林问题不大,但抓捕于虎,现在还为时尚早,况且他在公主身边做侍卫,很受公主喜欢,毫无理由地抓他,怕公主生气。”
“那就先把于林抓起来,看这个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人没等会开完,便匆匆离去。
他们二饶谈话,刚好被在房间里看书的珍珠听到。他听二人要抓捕于虎,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忙跑了出来。
见到于虎,声:“不好了,张总管他们要抓你。”
“为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你来历不明,是打入山上的奸细似的。”
“这不可能,”于虎道,但一点也不敢大意,便时刻注意着事态的发展,并思考如何应对。
抓捕于林这个倒霉蛋,十分顺利。
这个酒鬼,刚喝了酒。抓捕人员抓他时,正在床上睡觉。
“干什么?”面对抓捕人员粗鲁的举动,他极不耐烦地嚷道。
“别装犊子了,并不是我们要抓你,是总管要你到他那儿一趟。”
“总管找我?”听到总管,于林吓得酒醒了一半。
“对,总管找你。注意用词,是找而又不是请。”
“知道什么事找我吗?”
“这是他们上层人士之间的事,我们哪儿知道。”
于林被带到张信那儿。
张信正在看书,见到于林,放下书本,抬起头来。
“知道为什么把你叫到我这儿来吗?”
“不知道,”
“好好反省一下,最近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山上的事。”
“没有啊。”于林很委屈的样子,:“跟你这么多年,你知道,我办事一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会做对不起大家的事。”
听到这,张信火了,猛地站起来,一拍椅子,他这个动作把于林吓了一个激灵。
“别给我装犊子了,老老实实地交代,你去京都送画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送到京都的画像,不是原来的那幅。”
于林一下子明白了,他自以为做的衣无缝的路途改埃画像事件,终于事发了。
这事肯定被张信查清楚了,瞧他的就像看到的一样。
现在,申辩是没有用的,如果不是找到确凿证据,张信也不会抓他。
于林知道瞒不过去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在去京路上喝醉了酒,之后被盗,画像被毁,以及自己又在饭庄老板的帮助下,重画了一张假的,然后交到公公手里,企图蒙混过关,等等了一遍。
至此,真相大白,向来倍受他宠爱的于林,办事竟然这么不靠谱,敢如此愚弄他,几乎坏了他大事。
气得张信从墙上摘下马鞭,一边抽打一边愤怒地骂道:“我叫你再喝酒,你以后还喝不喝?屡屡喝酒,屡屡坏我大事,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我真是瞎了眼。”
一连抽了十几鞭,把于林打得惨叫不止。
然后叫人把他带走,和老白关在一起,听候发落。
于林被带走后,张信坐在椅上想心事。
首先,就是查验于虎身世之谜的行动,遭到了彻底失败。
现在还不能确定他是谁。
重新画一张,找一个靠的住的人送去,重新签定一下,似乎是最快的方法。
但现在张信不想做这个努力了,一来没这个时间,二来张龙在信中承认,公公的描述,和于虎本人,惊饶相似。
这就够了,没必要再为一个人物,大费周折了。
想到这儿,张信决定马上组织人,把于虎也捉拿归案。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m.6xxs.com)他是奸细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