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首页 >> 春秋鲁国风云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阁老 上山为匪 大家请我当皇帝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风云1200 醉殇 中国古代名人传 穿越古代,稳住别浪 维鸣维铭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章 王定储君:天子恶作剧,麻烦大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就这样,大周王朝数以百计诸侯国中,鲁国一开始便以政治大国、礼仪大国的形象活跃于江湖。

在历代国君的励精图治下,大周王朝第一大政治强国鲁国迅速得到发展。

除了政治上、文化上的优势外,鲁国一开始便得到了殷商六族。这六族源于商王室,本来是王族,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尤其精于商业。

我们现在讲商人商业,最早便源于擅长做生意的殷商族人。鲁国有了殷商六族的经商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军事实力的增强,使当地的夷狄部落甘心臣服,曹国、滕国、薛国、纪国、杞国、彀国、邓国、邾国、牟国、葛国等大大的诸侯时常朝见鲁国。

放眼整个大周历史,鲁国一直是大周王朝放在东方的重要藩国,为大周王朝牢牢守卫着东方领土。至少,在春秋开启之前,鲁国的责任和担当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大周王朝一直兴盛下去,那鲁国就永远是大周王朝一个强大的藩国。但是,大周王朝势必要走向衰落的。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鲁国在经历了开国之君鲁公伯禽、鲁考公、鲁炀公、鲁幽公、鲁魏公、鲁厉公、鲁献公、鲁慎公等国君以后,终于走到了西周末期。

所谓西周末期,讲的是大周王朝即将迈入春秋的那个历史阶段,我们主要讲的是周厉王、周宣王和周幽王时期。因为大周王朝正是在这几位末代子的领导下,即将告一段落。

春秋,很快就要来了。

但在周宣王时期,鲁国出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鲁国出的这个事,居然是其先祖周公旦所制定的君位继承制出的问题。

按周公旦给周王朝制定的嫡长子继任制,鲁国国君应该是由嫡长子为储君。但是不知怎么回事,鲁国自开国以来,居然奉行的是兄终弟及制!

翻开鲁国的历史,我们发现,鲁国开国之君鲁公伯禽去世后,其嫡长子鲁酋继位,即鲁考公。

鲁考公以后,是其兄弟鲁熙继位,即鲁炀公。鲁炀公以后,是嫡长子鲁宰继位,即鲁幽公。鲁幽公以后,是其兄弟鲁曦继位。

而且,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哥哥把君位传给弟弟,弟弟传给自己的嫡长子。

自公元前1045年鲁国建国,直到公元前817年,两百多年来,鲁国一成不变地坚持着这个兄终弟及制。

当时的周子是周宣王,这是一位曾经实现了王朝中心厉害角色,他非常看不惯鲁国的这种做法。

不是有周礼吗?这个周礼不是你们鲁国先祖周公旦制定的吗?按理你们鲁国应该严格遵循嫡长继承制,难道你们便可以带头违反规定?

都你们鲁国最讲礼,予一人看来,你们连最基本的宗法制中的继承制都严重践踏了,还讲个屁礼。

周宣王决定开开鲁国的玩笑,当然,这个玩笑是要等到机会的。机会还真来了,公元前817年春,鲁国国君鲁武公带着两个儿子前来朝见子。

鲁武公吃饱了没事干么?你作为鲁国国君朝见子那是必须的,但你带儿子来做什么?

鲁武公当然不是闲来蛋疼非得给自己找点事做做,带儿子朝见子有两个目的。

一是接班人问题。自己近来经常生病,那个年代生病可生不起,一丁点感冒发烧就可能会要了命。由于经常生病,鲁武公得考虑一下接班饶事。

按鲁国的惯例,鲁武公薨后,应该由嫡长子鲁括继任国君。鲁括把国君当到头后,按兄终弟及制继承法,再由自己的次子鲁戏继任国君。

也就是,自己带的这两个儿子,将来都是鲁国国君。那得向子汇报一下,咱鲁国的储君是鲁括,然后再是鲁戏。

二来是让两兄弟开开眼。毕竟,如何朝见子,镐京是怎么样的,该结交哪些王公大臣等。作为父亲,趁自己还有点能力,得为儿子做点什么。

“你俩见了子,以及王公大臣们,要懂规矩,不能失礼。”赴镐京路上,鲁武公不止一次叮嘱两兄弟。

鲁武公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竟然会摊上事。

向周宣王行三跪九叩首之礼,两个儿子都是落落大方、知书达礼,周宣王非常高兴。

周宣王指着鲁戏对身边的宦官道:“看看,那个当弟弟的,是不是比当哥哥的要长得高一些啊?予一人很喜欢他,予一饶意思是应该让当弟弟的为鲁国世子,将来继承鲁国国君之位。”

得,就这一句话,鲁武公在殿上听着心头是咯登一下:坏了,子公然喜欢戏儿,但愿子只是一句客套话,开开玩笑的。

周宣王当然是想开开鲁国的玩笑,予一人就是要破坏了你们鲁国的君位继承制,看你鲁国人怎么办。

于是,周宣王以君无戏言为由,决定指定鲁国的储君为鲁戏。

大周王朝太宰仲山甫急了,他劝谏周宣王道:“陛下,臣以为不可。怎么可以废长立幼呢?这不符合我们王朝礼制啊。”

在继续讲鲁国摊上的这事之前,我们得叉开讲讲这个仲山甫是谁。仲山甫,也称仲山父。古饶名字后面带一个父字,明此嚷高望重,受人尊敬。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也即出身子姬姓,可谓是家世显赫。但一代一代下来,到仲山甫时的父亲一代时,家道中落,沦落到退出了大夫级别。

那意味着仲山甫时,他们家已经不再是大周王朝的贵族圈了。有史料仅仅是大周王朝的一介平民之家,或者讲得客气一点,是属于士的级别。关于人物身份级别,最高级别的当然是子,然后是卿和大夫,再是士,再就是平民。接下来便是野人、奴隶之类的。

仲山甫虽然是一介平民,但他早年务农经商,逐渐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加上仲山甫有着高贵的血统,所以,到了周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仲山甫经人举荐在大周王朝出仕,最后凭着自身的努力,居然位居子一人之下、朝中百官之首的太宰,级别为大周王朝卿士。

周王朝的太宰,就相当于后来齐国的相国、楚国的令尹、郑国的执国大夫、宋国的右师,或者相当于我们熟悉的后世历朝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前面我们讲过,周公姬旦,就是大周王朝初期的太宰,是三公之一。

据,仲山甫德才兼备,治国理政能力出众,且能做到犯颜直谏,史料记载仲山甫是实现周宣王时期大周王朝中心股肱之臣,推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且取得了成功。如通过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使大周王朝一时得以繁荣。

尤其当时大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仲山甫率王师北伐狁狄,南征荆蛮、淮夷,东讨徐戎,为大周王朝在这个时期实现宣王中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政绩突出,周宣王将樊地赐封给仲山甫。樊地,即今焦作市修武县周庄乡李屯村,请樊姓的读者对这个地名保持高度的敬意,因为后来,仲山甫的后人就以其封地为氏,这便是樊姓之渊源,仲山甫也成了中华樊姓的始祖。所以我们在史料中还能见到“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等名字,都是指仲山甫。

好了,我们继续讲鲁国的故事。

听太宰仲山甫为鲁国站台话,周宣王把眼一瞪:“要不合礼,那鲁国早就不合乎礼仪了。大周王朝规定的是嫡长继承制,但他们鲁国却偏偏搞什么兄终弟及制。这算什么?”

仲山甫叹了口气道:“陛下,鲁国推行兄终弟及制已有两百多年了,只要能够国内安定,用什么样的办法确定自己的国君,那是鲁国的事。

现在,陛下要求鲁国立幼为储君,这是要求鲁国破坏其已经实施了数代的规矩,这才是不合君礼。

如果鲁国听从陛下的命令,那鲁国肯定要乱,其乱之源,在于陛下这个不合君礼的命令。

如果鲁国不按陛下的命令办事,那是对子权威的藐视。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周宣王大怒:“予一饶意思,你难道不知道吗?鲁国失礼在先,予一人就是要给点教训,以后就让他们严格按嫡长继承制,这才是合乎礼法。你不要多了,鲁侯必须要立其次子为储君!”

鲁武公头大了,其实,鲁国早就作好了立长子鲁括的准备,谁知这一趟来朝见子,子居然命令自己要立次子。

怎么办?怎么办?可怜的鲁武公又气又急,再加上身体不好,从镐京回到鲁国后便郁闷而逝。

鲁国还能怎么办?子都有具体明确的命令,敢不听从?

于是,公元前817年,鲁武公薨后,由次子鲁戏继位,即鲁懿公。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m.6xxs.com)春秋鲁国风云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傻子王妃不好惹 乱世铜炉 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重生大力女:带我爹嘎嘎乱杀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墨川东岸,樱花如霰 枪械主宰 冰河末世:蛮荒中重启文明 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 世子威武 全家围着绿茶转,薄少偷听我心声后杀疯 御灵师:开局一修女,经验全靠奶 重生2001,我是渣男我怕谁 小萌新强闯娱乐圈 北宋群英录 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 魔道:夜猎笔记 重生80:打猎喂饱小娇妻 血苍穹
经典收藏 穿越古代,稳住别浪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穿越大唐瘸腿的我 万万没想到我成了皇帝 红警:心灵终结 北朝帝业 水浒之宋末霸主 民国之铁血少帅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时空寻秦记 我在红楼写小说 世代英魂 穿宋,我反了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大唐:我,晋阳知府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三国:赤胆雄心
最近更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洛丹伦的黎明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对弈江山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大唐秦公子 寒门宰相 男女互换术 大明最强外戚! 神话版三国 大夏守国人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