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由检想要看看这蒸汽铁炉的运作效果,徐光启思量了一番便差格物司负副提督毕懋康,以及王徵、李之藻等人就带着一应主事去忙碌了起来。
这李之藻是谁?
李之藻,字振之,号凉庵居士,浙江杭州人,万历进士。与徐光启乃是多年知交好友,在学术上他二人也是不分伯仲,共同讨论进步,并同一众西学文人翻译了《浑盖通宪图》《经盖》《简平仪》《坤舆万国全图》《文初函》等名着。
所以,有着这层关系在,徐光启是拉拢了一众好友入驻格物司,而李之藻也不甚在乎权利名声,只要能让他研究下万物就好。
……
瞧着这格物司的众多才子大儒在忙碌,朱由检是靠着一张梨花木椅坐在远处的平地之上,身边矗立着一众文武大臣。
没错,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朝中的文武大臣就全部过来了,因为皇帝都到了他们还有何理由不到?
“徐爱卿,这毕爱卿他们是在做什么?”
瞧见远处的人在搬运煤炭、精矿粉及铁石等物,还有人在修复水车,朱由检就一脸的好奇。
“陛下,我格司的人是正在修复炉后的水车,没有此物那这铁炉就有爆炸的危险。”
徐光启同样是看着不远处的繁忙,但与众人不一样的是,他的眼中透露出看待稀世珍宝的眼光跟朱由检解释。
“什么?!徐大人你可知这爆炸何等的危险!你竟敢要吾皇在如此近前观阅?你是何居心!”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您还是再往后退些的好,以免发生意外,使臣等惶恐。”
听徐光启还有爆炸的危险,前任内阁大臣来宗道便就站出来攻击,并借此讨好朱由检以求再次深入帝心入阁。
而他自从被朱由检清出内阁之后,虽然表面上是没有任何职位了,但他那一身才学,朱由检却是不想放过,不但没让他致仕归乡,反而是留他在朝中出任充经筵讲官,叫他教授自己学史。
当然,在教习之中,来宗道也没少夹杂死心,但对于这个时空的朱由检而言,他早已是不会轻易相信文官画的饼了,只是不断的跟他阿谀奉抄…
我们再回来。
“陛下,来大人所言的确有理,您不妨在退后一些吧,这样也可使臣等安心开火。”
见来宗道搞自己,徐光启这个老夫子立即就来个顺坡下驴。
“不必了,那铁炉虽是有爆炸的风险,但我诸位臣工是如此同心戮力为国创造,朕这个君父岂能居于后方?徐爱卿你照常理事即可,不必为朕忧虑。”
朱由检不害怕这风险那是假的,但他同时又想为格物司的站台,因为一旦他退却了,万一有人从中作梗搞破坏怎么办?难道要让自己去治格物司的罪?
实在的,眼下的党争看似你来我往,但对于东林与浙党来,他们的最大对手并不是温体仁,而是张书缘!
因为自他出现后,这朝中出现了很多不可控的变化,而眼下想要扳倒他,首先就得剪除他的羽翼,然后在伺机给他扣帽子。
就比如眼下的格物司,一旦这次实验彻底失败,那他们就可借机发难,在绊倒徐光启的同时,还能给他扣上一个举荐不明蛊惑君王的帽子。
所以,此时的朱由检是绝对不能退却的,他要给格物司以及哥站台!
“臣遵旨。”
一听朱由检是如此大义的为自己站台,徐光启这位老臣便就红了眼眶。
“开火!”
一声令下,毕懋康三人便就组织人手开始为铁炉加水填煤了。
随着铁炉内温度高涨,不大一会儿,那巨大的烟囱便冒出了一道粗如石柱的水蒸气,紧接着便就是一阵巨大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刚开始这声音很是干瘪似有掐不住要崩裂的感觉,但随着水蒸气的不断喷涌,以及齿轮间的鱼油彻底化开,整个铁炉便就趋于稳定了。
“成功!!毕提督我们成功了!!”
见铁炉传出了稳定的运作声,王微这个机械狂热分子就开始大吼了起来,而毕懋康的脸上也是激动之情溢出,若不是要操心现场,恐怕他也会跟王微一样激动,甚至他二人都有可能激动的抱在一起。
……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路成功开火。”
“哦?是吗?那爱卿快快与朕讲讲此物构造及运作。”
见不远处爆发出了欢笑之音,朱由检也是振奋无比,而张书缘更是对徐光启等饶钦佩就再上一层了。
要知道,此时的科学界还是刚刚起步的状态,而徐光启他们也不过是听了一些自己的只言片语就搞出了这玩意,那背后所付出的辛劳是何等之巨?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
“陛下,此炉乃是臣等耗费半年之久才铸造出的四座精钢铁炉,内部分位上下三层,最上面是装载着各类齿轮,中层则是留有出水和进水口,其间水道密布可在内形成循环,将水汽引导至上层催动齿轮运作。而最下层则是煤炭的燃烧口。”
徐光启是躬身应答,言辞中的语气甚为自己等人骄傲。
“陛下,方才臣听徐大人讲,此炉可使我朝的铁产高产出数倍。可臣观看此炉以及徐大人之言,此炉不就是座大号的水壶吗?它如何能助我朝铁产激增?”
李标听的是一脸的问号,看了看远处的巨大铁炉,又看看了徐光启。
“呵呵,徐大人还不快给诸位解释一二?”
朱由检也十分好奇的很,那座炉子怎么看这么像冬炉子上的烧茶壶。
“陛下,诸位大人。还请听老臣细细讲来。”
“在此之前,我格物司就一直在钻研提高我械坊的产量,可环顾一周便发现,我朝的铁器制造链条中就属锻打一环缓慢,而想要达成铁器产出高涨的目地,要么是增加匠人数量,要么便是延长工作时间。”
“但此二点却均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于是臣等便开始研究如何能造出提升锻打速度的器械了。”
“幸好,毕大人那时留在衙内钻研,幸得张大人来我司问询,偶然间便同毕大人与宋大人一起发现了这水汽之妙。”
到这里,徐光启就向张书缘拱了拱手表达谢意,而张书缘则是赶忙躬身回礼,他可不敢在这几位面前称大,要知道自己也不过是见过后世的科技产物,至于那些东西如何制造,参数几何,他就弄不明白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众人是不可置信的点着头,而韩爌等人则是在羡慕嫉妒恨,他们就搞不明白了,这张书缘脑袋里都装的是什么?
这要先前改良的“徐孟破军”火器,他们还能理解,毕竟有参考物。
可这水蒸气他是怎么注意到?难道他是什么神童转世?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事情?
“那徐大人,若你这水汽有如此能耐,那怎地我华夏先辈就不曾注意,而且众所周知,水汽乃无形无状之物,它怎能会对铁产起到如此作用?”
李标等人是左顾右盼,很是对徐光启的言辞不解。
“李大人,您所之问,在在下看来,一是我前任没有眼下这般物料、才学、对于世间产物大都处于摸索的阶段,所以才不曾引起注意。二是此气不好控制,若想其发挥出本该有的力量,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这不就本官与一众才子大家一同验算还发生了失控之事,所以前辈古人就算是发现了也利用不了。”
徐光启的没错,在此前很多洞悉,或许华夏先辈们是留意到了,但碍于材料、计算等因素,根本就没法将注意到的东西全部都实现。
“恩,徐爱卿言之有理。那这炉子怎能增加锻打速度?徐爱卿快快展示。”
见徐光启了这么多,朱由检也没听太懂,只是知道这炉子里有很多的零件。
“是陛下。”
“毕大人生铁可煮熟否?”
“徐大人且稍等片刻,再由三刻便可出炉。”
毕懋康是在远处回应,而眼睛却是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一牵
在他的面前,除了有巨大的蒸汽机外,还有一座铁炉,里面正烧制着铁矿石。
命令主事们加入石灰石、白云石、菱镁矿粉后,毕懋康就命令自己的学生张继孟亲自操作起了炼铁之事。
由于当着皇帝的面,这位被调离御史之事的文人,便不得不亲自操办了起来。
起这张继孟,他的事情也有很多,在历史中记载,他这个人同是被看作东林党人,不但反对魏忠贤建立生祠,还敢弹劾原吏部尚书王永光,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等人。
只不过,这位的结局不是很好,因为他是被张献忠等农民军猛攻成都而战死。
……
随着生铁愈加的被烧制成型,张继孟便就将一根铁杆插入了铁水之中,在等生铁稍加冷却些了后,他立即就以单薄的身子,与同僚仪器挑起了一块半个手臂长短的生铁送到了水蒸气旁。
见东西运来了,王微擦了擦手,如同一位朝见圣主的仆人一样,心翼翼的就拔下了堵气的哨子。
一瞬间巨大的水蒸气喷薄而出,紧接着蒸汽机左边的突兀铁锤就开始上下运动了。
一下,两下,三下,到邻二十下的时候,那铁锤的撞击速度就明显加快了数倍,但也就是只有后世的百分之五左右的撞击速度。
“呐!这…这……”
虽然这速度是能用肉眼看清,但那每一次落下而迸发出的巨响还是让众人感到感到心惊。
“阁老,此机械当真可怕,这若是被用来行刑…那只怕是……”
在看到这一幕,一众东林党人就麻了,下意识就想到了张书缘会用这个来报复他们。
“哼,就这些胆色?我告诉你他不敢,陛下更不会选择此用器械。”
韩爌深知朱由检的脾性,而且此器械威力骇人,连生铁都能够锻打,若是让这器械用在饶身上,只怕刚一用刑,那下所有文人就会跳出来抨击反对了。
因为,我华夏之人历来重礼法,而且用锤击打人也实在太过血腥和残忍了。
“神器啊,神器!!”
见蒸汽机开始运作了,朱由检顿时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恭贺陛下喜得神器!”
众人也不是傻子,在见到这一幕时,就知道格物司不可能被罚了,就算要罚那也只会是罚个皮毛而已,就比如罚俸个一年?
百官跪地恭贺夸的朱由检,旋即就进入了圣人幻境。
“哈哈哈,好好,诸位爱卿同喜,快快平身,随朕一道观看。”
见蒸汽机运作了这么久了也没发生爆炸,朱由检就想近距离去看看了。
瞧着皇帝蠢蠢欲动,百官们再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了,只好是跟着就到了近前。
来到近前,看着张继孟等人是熟练的将一块块生铁放入其间,仅用半个时辰便就产出了四十余斤的精钢!
而这四十余斤的钢,放在平时至少要捶打一个时辰以上!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下意识就开始了心算。
若是按每工作六个时辰来计算,就眼前的这一座蒸汽机而言,一它就能产出四百八十斤精钢,倘若再由此推广出个百十座,那一的产出恐怕就不会少于万斤了!
“好好好啊,徐爱卿你为我朝立下了如此大功,吧,你想要什么,朕无不恩准。”
朱由检此时是高兴极了,如此快速的产钢,那他就可以铸造大批的钢甲武装卫所了。
“陛下,老臣别无它求,只求陛下能准许我司如兵部一样,开设一所教授制造器械之校。”
时至如今,年近六十八岁的徐光启,早已是感到时日无多了,而在这垂暮之际,他能想到的就是在健在之年,为朝廷多培养些熟读西学之人,好让朝廷有后继者。
“恩,朕准了。徐爱卿此炉你司打算取什么名字啊?”
“启奏陛下,臣还未取名,还请陛下定夺。”
“恩,此炉由水火金三者组成,期间沸水不绝犹如泉涌,那么便称它为炎泉蒸汽炉吧。徐爱卿你看可好。”
“陛下圣明,此名甚好!”
朱由检起的这名字,乍一听不是那么好听,但一细想倒也名副其实,因为这器具就是用火和水来组成基本单位的。
随着名字定下,百官便齐声恭贺了起来。
解决了这件事后,朱由检就打算回宫了,可浙党的姚宗文等人却是抓着“擅自实验,致百姓无家”的名头攻击格物司,搞的朱由检是头疼无比。
见朱由检被难住了,张书缘旋即站出来打配合解围了。
“启奏陛下,徐大人虽然未经许可擅自实验,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臣恳请陛下念在其为我朝立下不朽之功,勿要寒其格司心志。”
“陛下不可,此例一开,臣恐我朝各司皆会效仿此例,如果就此揭过那下百姓该何处安身?”
姚宗文依旧是死咬着不放,但张书缘却又没法绕过百姓事,只能是抓着功绩事。
“恩,二位爱卿所言有理,这样吧。徐爱卿你部擅自实验,今虽未造成重大后果,但其罪责也不可觑,那朕便罚你一年薪俸,安置此处失所百姓,你可接受?!”
“臣任凭陛下处置。”
而徐光启到了这个年岁,官位也到了文臣的顶点,虽然是没想过会再升官,但却受不得被人如此打压,旋即就决定要给他们浙党玩点花活儿了。
“好,既然如此,那卿就照此实为吧。”
“臣遵旨。”
“另外,朕也不是功过不分之人,念你部今日之功绩,朕便加封你为光禄大夫,望卿继续为我朝建立不朽功勋。”
“老臣叩谢圣恩,臣定当不辞心力,再造新械!”
……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6xxs.com)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