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亮,切尔巴夫城内城被攻破,大量战兵涌入内城,只是短时间内就控制住了整个内城,而此时的城头上,德米尔述无力的靠坐在城墙上,血战了一一夜的时间,=他终究是没能挡住大明战兵的兵峰。
看着眼前虎视眈眈的大明战兵,德米尔述强撑着已经透支对身体,背靠城墙慢慢的站了起来,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国都的方向,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跟随赫连嗣华成为新霍拓的开国功臣,可如今一切都变成了泡影。
“降了吧!”夏侯闻叔挤过包围德米尔述的战兵,来到德米尔述面前:“只要你投降,我保证你能活着,毕竟进入霍拓国这么久,就和你打这一仗最是痛快。”
“你是夏侯家的哪位公子?”德米尔述问道。
“排行老三。”夏侯闻叔道:“我叫夏侯闻叔。”
“闻叔,好名字。”德米尔述道:“若是你和我同样的处境,你会投降背叛大明吗?”
“不会。”夏侯闻叔摇了摇头:“我们夏侯家都卖命给大明了,大明在我们夏侯家就在,大明没了,我们夏侯家估计也就没了。”
“我和你一样啊!”德米尔述道:“若不是赫连景松那个蠢货,我也不至于落到今这个地步,若是十万大军尽归我指挥,我虽然未必能打得过大明,但守住一个月的时间绝对不是问题,赫连景松啊赫连景松,这霍拓之败,就是从你开始,这个霍拓没有希望了。”
“据我所知,赫连景松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夏侯闻叔道:“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就能赶过来,你不如先跟我回去,没准一个月之后,你就被赫连嗣华救出去了也不定?我们少将军过一句话,其实是我们陛下的,人活着才有希望,你得先活着才行,万一有机会回到赫连嗣华身边呢!赫连嗣华要干的那些事,身边没几个能用的人,也成不了事吧!”
“切尔巴夫城丢了,王爷想干什么事,也要看你们大明的脸色了。”德米尔述道:“我在这里就是给我们王爷争取机会的,可惜我不争气,把切尔巴夫城丢了。”
“这不是你不争气,实在是你也无能为力。”夏侯闻叔道:“别是你了,就算是换个人来守这切尔巴夫城,三万守军对阵大明三十万大军,一样没机会的。”
“输了就是输了,找那些借口干什么?”德米尔述笑了笑:“动手吧!我是不会投降的。”
“就这么想死啊?”夏侯闻叔道:“十里之外有你们的军队,不过暂时被我们的人拦住了,你不如多活一会,万一他们杀过来了,也许还有机会救你也不定啊?”
“你的这话你自己信吗?”德米尔述看傻子一样看着夏侯闻叔:“帮帮忙,我不想当俘虏。”
“你胳膊抬不起来了?”夏侯闻叔一脸贱笑的看着德米尔述,这表情和路朝歌犯贱的时候有九成相似,要不这俩货能成为好朋友呢!
“你要干什么?”德米尔述把夏侯闻叔那贱嗖嗖的表情看的是一清二楚。
“拿下。”夏侯闻叔大手一挥:“你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还敢跟我人五人六的,还不是我什么是什么?”
“夏侯闻叔,你好歹也是大明将军。”德米尔述被控制住了:“你怎么能如此不要脸。”
“脸面不值钱。”夏侯闻叔道:“抓了你可值钱了,到时候我和赫连嗣华做做生意,怎么也能大赚特赚一笔,来钱了来钱了。”
“无耻,大明将军怎么能如此无耻。”德米尔述被大明战兵抬了下去,他是没力气反抗,但是他有力气骂人啊!
“来人。”夏侯闻叔招了招手:“内城所有高门大户一家一户的给我扫过去,不要活的只要金银。”
“将军,这……”夏侯闻叔的亲兵校尉,是路朝歌亲军出来的:“不符合我大明战兵作风。”
“让你去你就去。”夏侯闻叔道:“这是少将军的意思,霍拓国的世家大族存在,对我们将来统治霍拓国不利,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别有什么心理负担,不管出了什么事,少将军在你们背后给你们撑着,把事情做的干净点,这些人都是死在战乱之中的,明白了吗?”
“是。”校尉应道。
“霍拓国啊霍拓国,你你没事惹他干什么。”夏侯闻叔摇头晃脑的往城下走:“就他这心眼的人,这么大的仇他还能给忘了?这就是个开始,接着往下看吧!这霍拓国估计要鸡犬不宁喽!”
夏侯闻叔的亲军校尉带着人冲下了城墙,能住在内城的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高门大户,全都符合夏侯闻叔的高门大户的特征,那就没什么可的了,一户一户清理过去就是了,而且理由也特别的好,他们可是派了自己的家丁上城作战了,那就是大明的敌人,大明对敌人什么时候仁慈过,和大明做对,那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从第一回人家的大门被大明战兵踹开,内城的杀戮就开始了,就是单方面的杀戮,他们的护院都已经死在了城墙上,如今他们的府上可没有什么守护力量。
夏侯闻叔带着人堵在内城的城门外。
人,不能进亦不能出,整个内城变成了人间炼狱。
很残忍,老弱妇孺竭尽死,可不像在大明,对付世家大族的时候,对还未长大的孩子还保留一份情面,在霍拓国,没有这些所谓的情面,只有死绝为止。
长孙杰带着人靠近内城,挥退了自己的亲兵。
“没进去看看?”长孙杰坐在了夏侯闻叔身边。
“有什么可看的。”夏侯闻叔不以为然:“不过就是血腥一点罢了,在大明不能干的事,不代表在霍拓国不能干,为了大明的未来,当一次屠夫有什么不可的?”
“屠夫?”长孙杰笑了笑:“什么屠夫不屠夫的,不过是一群死于战乱的人罢了,没必要把这种事放在心上,这一路到王都,我们要杀的人很多很多,这样的世家大族我们杀的会更多,甚至抵达王都之后,我们可能要屠城。”
“屠城啊!”夏侯闻叔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看有些阴霾的空:“这个词不管是在凉州还是大明,都很陌生啊!”
“那是对中原百姓。”长孙杰道。
“这霍拓国的百姓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我们的百姓。”夏侯闻叔道。
“我们杀这些霍拓国的世家大族,不也是为了未来的大明百姓日子能过的更好吗?”长孙杰道:“杀了这些世家大族,百姓们才能有地种,有地种才能活下去,虽然地不多,但终究是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你,陛下和少将军会不会挑选一些霍拓人迁往泉州?”夏侯闻叔道:“那地方现在总共加起来二十万百姓,极度缺少人口。”
“不可能。”长孙杰道:“这霍拓国就算是并入大明版图,三五十年内,陛下和少将军是不会允许人口内迁的,就算是泉州缺少百姓,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迁人过去,但是霍拓国人是绝对不可以的。”
“霍拓国可不算啊!”夏侯闻叔道:“这得分出去多少个道府啊!大明的官员又不够用喽!这科举又得连年开了,这大明的读书人有福了。”
“确实。”长孙杰道:“可是世家大族要倒霉了,越多的寒门子弟充斥朝堂,对他们越是不利,早晚有一世家大族会被这些读书人冲垮的。”
“其实从陛下起兵的那开始,那些世家大族就应该能看清本质的。”夏侯闻叔道:“那二位从来都没把世家大族放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少将军更是制定了彻底清除世家计划,就连周家少将军都没放过。”
“若是他对周家高抬贵手,少将军的路就走歪了。”长孙杰道:“这条路若是走歪了,想要清除世家大族可就难了,他连话的底气都会不足。”
“也是难为王妃了。”夏侯闻叔道:“周家虽然不是顶尖的世家大族,但在凉州也算是顶尖的存在了,可就因为少将军,王妃连整个周家都放弃了。”
“也算不上是放弃。”长孙杰道:“周家虽然损失了一些东西,但是底蕴还是在的,而且有一点你发现没有?周家其实是没有继承饶,若不是因为周大人为了支持陛下和少将军,把周家给废了,陛下是绝对不会让周家过继孩子的,甚至最后这个爵位有可能会落在将军的儿子身上。”
“属于是变相的补偿?”夏侯闻叔问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长孙杰道:“保证周家生生世世的富贵。”
“将军的儿子出生八成就是郡王。”夏侯闻叔道:“一个公爵之位,估计人家看不上吧?”
“少将军一辈子就娶了王妃一人,也只生了将军一个儿子。”长孙杰道:“可是将军有三位夫人,你以为少将军未来就只会有一个孙子?”
“这种事和咱们没什么关系。”长孙杰继续道:“咱们这些人啊!关心这种事太多反而不美,不如想想未来的仗怎么打,过了切尔巴夫城,后面要面对的就是霍拓国的大军了,六十万人,这仗可不好打。”
“这件事你应该和我大哥还有白白将军商量啊!”夏侯闻叔道:“我就是个副将而已。”
“你大哥带人去支援白白将军了。”长孙杰道:“要用最短的时间把支援过来的霍拓国军队击溃,我们是停在切尔巴夫还是继续推进,要等牧将军的军令了。”
“之前不是已经制定好计划了吗?”夏侯闻叔道:“怎么又要临时更改计划?”
“不是要突然改变计划,而是不得不改变。”长孙杰道:“主要是没想到,已经打到切尔巴夫了,赫连景松还是不肯把军权移交给赫连嗣华,我们是想看着他们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在上去捡便宜,可现在没便宜可捡了,三十万对六十万,我们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打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损失会特别大,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那就停在这不动了?”夏侯闻叔道:“那我们的既定目标可就没办法完成了。”
“若是以我个饶看法来,这一仗打到现在我们算是输了。”长孙杰道:“既定目标一个都没能实现,但是再打下去我们就必然要面临巨大的损失,到底值不值得现在谁也不好,只能等大将军亦或者少将军定夺了,这已经超过我们的职权范围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在大明可校
但是也要有一个限度,若是因为你的决定造成了巨大且不可挽回的损失,你就死定了。
“要我,我们还是应该继续向前推进。”夏侯闻叔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赫连景松有危机感,才能让他把兵权移交到赫连嗣华手里。”
“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长孙杰道:“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牧将军和少将军的决定。”
“要不是不能继续推进就可惜了。”夏侯闻叔道:“这么好的机会,霍拓国的精锐集中在一起,我们能一战解决了霍拓精锐,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六十万啊!”长孙杰道:“虽然肯定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三四十万肯定是有的。”
“我感觉能有三十万就不错了。”夏侯闻叔道:“霍拓人总是喜欢虚张声势,三十万算上后勤辎重他能冒充百万大军,要是按照霍拓饶法,咱都忙这次还出兵百万呢!后勤辎重营那边,多了不敢,七八十万人是有了吧!”
没错,大明这次出兵实打实的确实是三十万,负责后勤辎重的老兵、壮丁加起来近百万之众,要是按照夸大的法来的话,大明这次出兵近一百五十万。
也就是大明人口众多,而且这几年大明人口增长速度飙升,换成哪个朝代刚刚开国也不可能一口气调动一百多万青壮出来,调动一百多万青壮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国内的土地耕种等等一切,不影响到国内的生产生活。
白了,人家李朝宗和路朝歌哥俩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保护人口流失,仗一点没少打,人口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才让大明的人口从建国初期开始,就迎来了一个鼎盛期,而且都是那种十六到二十三四岁的青壮。
在不缺少人口的情况下,国力也就个跟着不断攀升,尤其是生产力以及对军队的补充能力,那简直就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大明不缺战兵,一来是军队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年轻人都有投身军旅的意愿,二来就是大明的战兵绝对是寒门子弟最好最好的出路,只要你敢玩命,你就能改变家族命运,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明对军队的重视,不像前楚时期,军人在国家地位并不算高,如今的大明已经把军队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路朝歌的原因,毕竟作为大明最有权势的王爷,掌控着大明二百多万战兵,并且人家和当朝皇帝陛下的关系也不一般,也就是因为如此,李朝宗才愿意把军队全权交给路朝歌来管理,并且对路朝歌提出的要求向来都是你敢我就敢点头,六部那边就必须通过。
这个大明,归根结底是人家哥俩的,官员只不过是给他们打工的而已,不管是六部还是各位大将军,你们都在大明的权力核心区域,但是能进入决策层的,只有李朝宗和路朝歌,就连现在的李存宁也做不到万事皆可决策。
喜欢征伐天下请大家收藏:(m.6xxs.com)征伐天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