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的第五。
高顺、傅士仁指挥此轮攻城,二人毫无保留,派出部下的最强战力猛攻寿春,当然高顺帐下的八百陷阵,并未出动,攻城战也不适合重甲步兵,好不容易攻上了三次城头,可惜袁术集结了高战力武将共守城头,硬生生被袁军被砍了下来。
攻城的第六。
成廉、魏越担任本轮攻城战的前线指挥,由于成廉、魏越属于新晋校尉,部下的军队不是新兵,就是从其他校尉那调过来的二等兵,战斗力在全军之中属于最弱的,但好歹是新生力量,刘备也没抱多大的希望,果然希望越,失望越低,损失了一千多人,早早便结束了今日攻城。
到邻七之后,刘备的军队开始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投石车的石弹和箭桥的箭矢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没有远程打击的掩护,攻城只会牺牲更大。
且经过大概统计,在这猛攻的六时间,刘备军已经损失了一万多人,这个数字让刘备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
不过,袁术那边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在守城的第二,寿春城险些被攻破,这让袁术大为震惊。当晚,毫不吝啬的重赏赐了守城的有功之士,以激励将士继续坚守。
此外,袁术还使出了他的老套路——画饼,激昂言辞的鼓舞着士气,让将士们相信汉朝气数已尽,只要坚持下去,胜利终将属于大赵新朝。
在守城的第三,刘备胁迫寿春士卒的家属攻城,守将张勋敏锐发觉立即换防,但还是有不少士卒看到了自己的家人,被徐州兵给抓到城下。
眼看全军就要动摇之危,袁术为了防止底下士兵遇到城外的家属,便安排休整为名,把部分士兵禁足在城中营房,新换防的守城将士都不是寿春人士。
不过寿春城的局势依然危急,城墙上的守军们拼尽全力,才勉强抵挡住了张辽军队的猛烈攻击。
攻城打响多久,袁术就担心了多久。好不容易熬到攻城结束,袁术终于放下心来再次奖赏有功之士。
然而,赏赐的分配往往难以做到绝对公平,这就像一碗水难以端平一样。
一些不得宠的低级军官对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感到愤愤不平,而那些禁足在营房的士卒,担心城外家人,更担心亲人死在自己人手郑了,加上还有一部分人压根就不想为袁术卖命。
于是,这群心怀不满之人,在这个深夜,趁着心满意足的袁军熟睡之时,发动兵变,强行轰开营门后,匆匆奔向防守相对薄弱的东、西、北三门。
可惜的是,这些人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当他们成功打开城门的那一刻,第一反应竟然是争先恐后地逃出这个被视为牢笼的寿春,而不是趁机组织起来对抗袁术的军队。
都只顾着自己逃命,袁术的手下也并非都是无能之辈。事实上,还有不少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很快三处城门被关闭,袁术援军也是蜂拥而来,迅速平定叛乱。
一场乱哄哄的动乱,并没有持续多久,袁术为了以儆效尤,对于暴动者,全部处死,加上逃出城的部分士兵,一晚上的乱战,直接让袁术损失上万士卒,大大打击了守城力量,特别,寿春府库中的钱财已经几乎见底,这让袁术焦虑万分。
到了守城的第四,城头守军基本算是袁术亲信力量,昨晚自己饶血还没清理干净,又要无差别的攻击,把自认为可以动摇军心的家属王牌,彻底毁灭。
面对刘备军的疯狂猛攻,袁术亲信将士用命抵抗,打退一波又一波,艰难的又守住了一。
这个时候用于激励的钱财基本散尽,袁术便开始用物品来代替金钱进行赏赐。府库里面所有值钱的布、饰品、玉石,精致铜器等都被拿出来分发下去,继续给将士们画着大饼,只要坚持下去,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守城的第五,袁术的府库已经空空如也,既没有钱财,也没有物资,眼看寿春隐隐要被攻破,袁术当即喊出口号,同富贵绝不相忘,住在王宫里那成群妾,袁术当成宫女纷纷赏赐给将军们。
宫中婢女则分发给那些作战有功的基层武官们,以此来激励他们继续战斗。同时,袁术还继续承诺,守住寿春,他日必定封侯。
守城的第六,寿春王宫已经空空荡荡,袁术亲自披上铠甲,与数千将士们一同登上城墙守城,袁术本人亲自站在城楼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誓与寿春共存亡。
……
六的惨烈,双方都已经拼尽全力,到了攻守两方无法承受的极限。
然而,刘备只要再咬咬牙,寿春城必定会被攻破。可是,刘备不知道,由于缺乏石弹和箭矢掩护,攻城云梯也无法铺满城墙,使得攻城变得异常艰难。
就这样草率地攻城,不仅伤亡会更大,而且不知道袁术还有多少这么坚强的守军。但实际上,由于许多寿春士卒的家属都死在了城墙之下,导致寿春内部发生了内讧兵变,真正能够忠心守城的士兵已经不足五千人。
当然,寿春城内那晚的内讧,刘备的斥候并非毫无察觉。事实上,不仅发现到了异常情况,甚至还抓住了一些逃出来的袁军。然而,这场兵变,来得突然且混乱不堪,没有大头目组织,袁术派出得力干将迅速采取措施平定了局势。
而具体有多少人在这场内乱中丧生,刘备并不清楚。何况,当时正值深夜,刘备的将士们经过一的激战,早已疲惫不堪。在这种并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刘备自然不会轻易地在深夜叫醒兄弟们去攻城。
……
刘备的军营大帐内,气氛异常凝重。
面对一万多精锐的惨重损失,刘备坐在首座上,沉默不语,面色暗黑,仿佛被一层阴影笼罩着,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戾气。
帐中的众将们心情各异,有的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有的则在内心埋怨主公为何如此一意孤校然而,众将都不敢轻易开口,生怕触怒刘备。
军师陈登作为一个聪明之人,自然察觉到了刘备的焦虑与愤怒。在这个时候再去责怪刘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于是,心平气和地道:“主公,目前攻城已经力不从心,后继的掩护打击也明显不足。依我之见,不如派遣一位上将领兵盯住寿春,其余的军队则做好准备,若是颜良已经穿过东海,打进下邳,我们立刻撤军,以保徐州根基。”
喜欢速战三国之刘备请大家收藏:(m.6xxs.com)速战三国之刘备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