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光映山海:双效药与跨洲的守护
萧凡站在实验室窗前,手里攥着云南山区的健康筛查报告,“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占比40%”的红色标注像块石头压在心上。身后的实验台上,叶之澜正用移液枪往离心管里滴加藻株提取物,透明液体里泛着淡淡的绿色荧光——这是他们为“藻光降糖护胃双效药”准备的第12组样本,此前11组要么藻株护胃成分活性不足,要么苦瓜皂苷提取率太低,始终没找到两者共存的最佳平衡点。
“萧凡,你看这个。”叶之澜突然招手,电脑屏幕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图里,两条曲线平稳地铺展开来。“我把提取温度降到45c,压力调到0.3mpa,再加入0.1%的羟丙基-β-环糊精,藻株活性保留率96%,苦瓜皂苷提取率92%,而且没有沉淀!”她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细胞实验数据,“胃肠黏膜细胞修复率89%,葡萄糖摄取率提升23%,两项指标都达标了!”
萧凡凑过去,目光在数据上反复确认,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他想起三前和老张通电话时,老张还在电话那头念叨“钛合金内胆能稳温度”,当时他没多想,如今看来,正是叶之澜根据设备特性调整的参数,才让两种成分终于“和平共处”。“明就联系云南的村医,咱们选30名患者入组临床试验。”萧凡拿起笔,在报告上写下“4月15日,启动首次人体试验”,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一周后,萧凡和叶之澜带着装满双效药试用装的箱子,踏上了云南山区的路。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四个时,才抵达海拔1800米的嘎查村。村医扎西早已在卫生院门口等候,手里拿着厚厚的患者名单,“王大爷、李婶这些老人,每要吃三四种药,记不住不,胃还总不舒服。”扎西把他们领进诊室,墙上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写着“服药时间”,旁边画着太阳和月亮,“这是我教老人们记时间的法子,可还是有人漏吃。”
叶之澜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用药手册,封面上印着彩色插画——画里一个老人拿着一片药,旁边既有血糖仪又有胃药的图案。“大爷,您看,这一片药就能顶两种用,早上饭后吃就校”她蹲在65岁的王大爷面前,翻开手册,用方言耐心讲解。王大爷眯着眼睛,指着插画里的血糖仪,“吃了这药,我的血糖真能降下来?”萧凡点点头,拿出血糖仪给王大爷测了空腹血糖——7.8mmol\/L,“您按时吃药,两周后我们再来测,肯定能降。”
接下来的半个月,萧凡和叶之澜每都穿梭在村里的土路上。清晨跟着扎西去王大爷家,记录他的餐后血糖;中午在李婶家院子里,听她讲服药后胃胀缓解的感受;傍晚回到卫生院,叶之澜就坐在桌前整理数据,萧凡则对着电脑,和远在非洲的援外医疗团队视频。
“萧凡,你们寄来的太阳能发酵设备太管用了!”视频里,李医生举着手机,镜头扫过部落里的临时药房,几个当地医护人员正围着设备忙碌,“儿童寄生虫感染率从70%降到35%,孩子们现在都愿意来拿药。”画面突然转向一群坐在地上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画着藻株图案的纸片,对着镜头笑得露出豁牙。叶之澜凑到屏幕前,眼眶微微发红:“李医生,记得让他们注意雨季防潮,我们寄了除湿袋和备用太阳能板,应该快到了。”
挂了视频,叶之澜看着手里的临床试验数据,嘴角忍不住上扬——王大爷的空腹血糖降到了6.5mmol\/L,胃胀次数从每4次减到1次;李婶的餐后血糖稳定在7.1mmol\/L,再也不用吃完药就躺着揉肚子。“明咱们去给老人们复查,顺便把‘健康驿站’的设备装好。”萧凡拿出简易胃肠检测试纸和电子用药指南,试纸包装上印着“扎西德勒”的字样,是叶之澜特意让厂家定制的。
复查那,嘎查村的卫生院挤满了人。王大爷拿着新测的血糖报告,拉着萧凡的手不肯放:“伙子,这药太神了!我现在不用记着吃哪几种药,也能跟着老伙计们去山上砍柴了。”叶之澜在一旁教扎西用电子用药指南,触摸屏上的方言版视频里,她亲自演示服药方法,扎西跟着学了两遍,就能熟练操作:“以后村民看不懂手册,看这个视频就行,太方便了!”
就在这时,萧凡的手机响了,是实验室打来的。“萧哥,双效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储存试验有问题,有效期从24个月缩短到18个月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焦虑。萧凡皱起眉头,叶之澜立刻凑过来,“是不是包装的问题?我们可以试试加纳米防水膜,再放干燥剂。”两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主意——当下午,他们就联系包装厂家,定制了带纳米涂层的铝塑板,还采购了食品级干燥剂,确保药品在南方雨季也能稳定储存。
回到实验室后,萧凡和叶之澜马不停蹄地推进双效药的后续研发。叶之澜把云南患者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写进《藻光之下:老人们的健康晚年》的英文版附录里,里面有王大爷砍柴的照片,还有李婶家院子里盛开的格桑花。“海外华人应该能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药品背后的温度。”她一边,一边在“酸豆角”“砍柴”这些词旁边加上注释,生怕外国读者看不懂。
萧凡则忙着筹备“藻光公益基金”的扩容仪式。他联系了十多家爱心企业,计划未来3年在10个欠发达国家建立“药品生产培训中心”。仪式当,宇也来了,他已经上初中,手里举着自己画的“藻光卫士”牌子,牌子上的藻株图案旁边,多了个地球的轮廓。“萧叔叔,以后我也要去非洲,教那里的朋友用藻光药。”宇的声音清脆,回荡在会场里。
仪式结束后,萧凡收到了李医生发来的视频。非洲部落的长老穿着传统服饰,手里拿着用当地颜料画的“藻光守护图腾”,图腾中间是藻株的形状,周围环绕着太阳和星星。“长老,这图腾会挂在药房里,感谢中国朋友带来的希望。”李医生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带着温暖的笑意。
叶之澜靠在萧凡身边,看着视频里的图腾,轻声:“咱们的藻光,真的照到山海之外了。”萧凡点点头,目光落在实验室角落里的样本架上——那里放着云南山区肠道菌群失衡患者的样本,标签上写着“下一步:肠道微生态药研发”。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样本管上,泛着淡淡的光,像在预示着新的希望。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6xxs.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