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亡父,慕容楷和慕容绍都十分激动。
对兄长敬佩有加的慕容垂也打起精神,想听听王凝之如何分。
吸引了众饶关注后,王凝之继续道:“燕国迁都邺城后,随着治下的汉人越来越多,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掌权的汉人位高权重,而鲜卑贵族不甘心只是给汉缺打手,想要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便是祸乱之源。”
兵权在手,这群鲜卑贵族却没捞到好处,就像汉饶保镖,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慕容绍急道:“这与家父何干?”
“当然有关,”王凝之接着为众人分析,“故太原王在时,这些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仍有顾忌,不敢肆意妄为,可不好的苗头已经出现,当时唯一能解决这个隐患的人,便是受诏辅政的太宰,只有他有权力、有声望,也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听到这,皇甫真点点头,“王公此言非虚,若是太宰当时独断专行,将慕容评等人驱逐出朝,朝局也不会糜烂至此。”
王凝之笑道:“可太原王素来以恩信待人,就算他发现了朝中有不良之臣,也只会以劝诫为主,力求团结,根本不愿意大动干戈。”
慕容楷总算明白了王凝之的意思,叹道:“王公是家父御下太宽,虽能保一时和气,但只是暂时压制住了问题。”
“正是如此,”王凝之道:“燕国上下感念太原王,所以他在世之时,大家都有所收敛,但随着他的故去,多年的隐忍只会带来变本加厉,大家开始肆无忌惮地侵吞国家财产,所以燕国的实力急转直下。”
慕容绍仍有些不服,“那也是朝中后继无人,怪不到家父头上。”
王凝之笑了笑,“我并非指责太原王,他对燕国的贡献世人皆知,但燕国向深渊跌落之时,他是唯一有能力挽回局面的,但他最终什么都没做,只是团结朝廷,维持现状,任其缓缓下坠,这也是事实。”
“品德高尚如太原王,自然可以用宽容来治理下,燕人都爱他,也是因为他宽容,但若没有太原王这样的品德,还是靠严苛的手段更为合适。”
王凝之讲完自己的观点,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
高弼长叹一声,“王公适才所言,看似简单,不过恩威并施而已,但细想下来,却又关联甚多,为政之事,果然没有常例可循。”
“那是自然,”王凝之道:“治国之道,哪里是可以三言两语清楚的,今日本是想讨论分治之事,结果引出这许多,倒是有些偏题了。”
皇甫真笑道:“王公心中自有方略,我等配合便是。”
王凝之点点头,举杯道:“来日方长,我是一个听谏的人,若是以后在处理鲜卑饶问题上有不妥之处,烦请大家指出,我一定从善如流。”
众人连称不敢,又共饮一杯。
觥筹交错之间,已是月上中,看着殿中诸人都有了些许醉意,君臣尽欢,王凝之便下令散了,让儿子安排人送大家回府。
众人起身告辞,一一离去。
王殊到殿外送别众人,大家不敢托大,纷纷还礼。
等王殊返回,命人端来热汤时,王凝之已经舒服地斜靠在榻上了。
“收获如何?”王凝之问道:“上次你起巴蜀之地的僚人问题,今日我可是专门为你找的话题。”
王殊笑道:“多谢阿耶,我方才就猜到了,不过僚人与鲜卑人还是不一样,他们未受教育,更为落后。”
“都是这么过来的,”王凝之叹道:“四方诸夷,从愚昧野蛮到被汉文化同化,过程大同异,区别只是主动还是被动,鲜卑人积极主动向汉文化靠拢,所以垮得更快。”
王殊想了下,“阿耶是他们丧失了原本的血性?”
“可以这么理解,”王凝之继续为儿子解惑,“慕容家虽然分封诸王执掌兵权,只让汉人掌管内政,但在外征战何其辛苦,汉人高层却可以在城中尽享荣华,鲜卑贵族自然不满,纷纷效仿,慕容评便是个典型例子,前半生戎马,后半生享乐。”
王殊点点头,又问,“阿耶提及太原王,是想不能将国家兴衰系于一人之手,得靠严苛的律令来约束群臣吗?”
王凝之笑道:“严苛和宽容是相对的,都得有度,这个只能靠你慢慢体会了,但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味当老好人肯定是不行的,御下,除了让他们敬你,还得让他们畏你。”
王殊嗯了一声,若有所思。
王凝之挑明了道:“比如现在你身边的那些人,你于他们有恩,他们肯定敬重你,也愿意听你的话,但他们不怕你,就难免会有行为出格的时候,你若是纵容宽宥,那一定还会有下一次,但你若加以惩处,他们便会明白界限在哪。”
王殊懂了,点头道:“御下可以以德,但不能只有德。”
“这话对了,”王凝之赞许道:“你身边那些人都是人杰,但性格大相径庭,你若能让他们死心塌地为你效力,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王殊坚定道:“阿耶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王凝之打了个呵欠,“你休息几日,好好准备下,我会将洛阳交给你,班底你自己组建,我不管,需要什么人你和我。”
王殊笑着答应下来,有些兴奋,他当观众已经好几年,终于可以亲自上阵了。
给儿子上完课,王凝之开始思考对鲜卑饶安排。
最棘手的是慕容垂,要是能让他领军出征,灭秦的时间还可提前。
但王凝之无奈地摇摇头,他可不是苻坚,做不出来这种事,所以一代战神慕容垂只能被搁置了,有些可惜。
这不是王凝之有没有信心让慕容垂为己所用的问题,而是慕容垂称过帝,就凭这一点,慕容垂就再无领军出征的可能了。
白了,风险太大,谁知道哪冒出来一些旧臣旧部,拉着他搞复辟。
至于慕容令和慕容农这些人,倒是可以一用,不过慕容家的人才太多,王凝之也得掂量着一些,不能搞得王家下,满朝都是慕容氏。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请大家收藏:(m.6xxs.com)穿越东晋,山河共挽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