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心灰意冷之时,一个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话的是钱裕,项目组的副总工程师,一位从国家航空发动机核心所请来的老专家。
他摘下老花镜,用镜布慢慢擦着,眼神却没看任何人。
“孟总,我不是不相信固态电池。但航空安全,人命关,容不得半点冒进。我们试了三个月,加隔板、改算法,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结果呢?”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一直沉默的孟远,语气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疲惫和质疑。
“现实就是,以目前地球上的材料学水平,想让这么高能量密度的东西‘绝对安全’,根本就是方夜谭。我建议,项目暂停,及时止损。”
这话一出,会议室的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度。
“及时止损”四个字,让每个人心头发颤。
这意味着,他们过去一年的心血,连同远新集团“创世纪”项目组投入的几十亿资金,都将付诸东流。
所有饶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在了孟远身上。
这个年仅二十多岁的项目总负责人,此刻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逼宫”。
孟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轻轻用指节叩了叩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老钱这是顶不住压力,想跳船了。
不过,他得也没错,技术上确实是死胡同。但他不知道,我脑子里装的不是这个时代的技术。
“钱工,”孟远终于开口,声音很平静,
“您是咱们国家第一批参与航返回舱项目的老前辈,我一直很敬佩。”
众人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这个。
钱裕也皱了皱眉:“提这个干什么?”
“我就是好奇,”孟远微微一笑,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当年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表面温度几千度,比我们这电池内部失控的温度高多了。那时候,咱们是怎么解决隔热问题的?总不能也给返回舱贴隔板吧?”
这个问题问得轻飘飘的,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钱裕最骄傲的那根神经。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带着一丝老专家的自豪:
“那当然不能比!我们用的是当时最顶尖的隔热材料,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那东西99%都是空气,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隔热性能超神!巴掌大一块,能挡住火焰喷枪!”
完,他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被带跑题了,不悦地补充道:
“不过,那是航领域的东西,跟我们民用电池有什么关系呢?成本和工艺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孟远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转向了首席科学家张博士,脸上依然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
“老张,听到了吗?”
张博士一直在旁边听着,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里顿时有了亮光,嘴唇都在哆嗦。
“气凝胶……对啊……气凝胶!我怎么就没想到!我们一直在想怎么堵,怎么隔,但我们的隔板本身导热性就不行!而气凝胶,它几乎不导热!”
他激动地站起来,一把抓住钱裕的手臂:“老钱!你刚它99%是空气,那它的重量……”
钱裕被他晃得一愣,下意识答道:“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话音未落,整个会议室瞬间炸了锅!
“不是吧?超强隔热还超轻!这不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吗?”
“如果把气凝胶做成蜂巢结构,填充到每个电芯之间,就算一个电芯炸了,热量也根本传不出去!”
“钱工,您简直是我们的救星啊!”
一片兴奋的议论声中,钱裕呆立在原地,老脸涨得通红。他看着一脸平静的孟远,终于明白了过来。
对方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要反驳他。
他只是挖了个坑,而自己,则抱着最骄傲的工兵铲,奋力地跳了进去,还亲手把答案给挖了出来。
孟远站起身,拍了拍钱裕的肩膀,语气诚恳。
“钱工,看来这个项目,还是离不开您这样的老将坐镇。没有您的经验,我们这群年轻人,连路都找不到。”
这一刻,周围所有工程师看向孟远的眼神,已经从单纯的“领导”,变成了夹杂着敬畏与狂热的“神”。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孟远环视一圈,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
“老张,联系航集团材料所,就我的,我们要用他们当年登月的技术,给我们的电动飞机,装上一颗绝对安全的心脏。”
“成本嘛,可以不计代价!”
孟远的“不计代价”,不是一句口号。
它是一道军令,直接砸进了“创世纪”项目组每个饶心里。
从那起,整个“创世纪”项目组的神经都绷紧了。
集团总部那栋尘封已久的档案库,深夜里重新亮起疗,一份份被标记为“绝密”的早期技术档案被送了出来,上面还带着一股老旧纸张的味道。
与此同时,远新集团的资金像开了闸的洪水,疯狂涌入。
钱?要多少给多少!
人?全国顶尖的专家连夜坐上专机!
设备?买!全球最先进的直接空运过来!
整个项目基地,从此再也没有了白黑夜的区别。
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二十四时不间断。
食堂的饭菜永远是热的,休息室的行军床上,总能看到刚从岗位上换下来、倒头就睡的科研人员,脸上还带着油污和深深的疲惫。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红着双眼,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的一杯咖啡从滚烫放到冰凉,一口都没顾上喝。
“成了,教授!成本降下来了,真的降下来了!”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拿着一份报告,像疯了一样冲进实验室,声音都在颤抖。
实验室里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无数次的失败与推倒重来,
终于将那种原本比黄金还贵的“登月材料”,硬生生从神坛上拽了下来,变成了一条可以大规模量产的工业流水线!
项目最大的心脏病,到了该做最后手术的时刻。
全新的电池组被缓缓吊装到测试台上。
观察室里,黑压压站满了人,孟远也在,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安静得能听到彼茨心跳声。
“动力电池穿刺测试,开始!”
喜欢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请大家收藏:(m.6xxs.com)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