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上汤豆苗

首页 >> 九锡 >> 九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晚唐余晖 风云1200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沙雕网友援北伐 大秦第一熊孩子
九锡 上汤豆苗 - 九锡全文阅读 - 九锡txt下载 - 九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58章 【父与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九锡广陵春雨358【父与子】平康坊,李氏大宅。

初夏的夕阳笼罩着这座青烟袅袅的庭院,亭台楼阁悉数掩映于昏黄的光芒之中,尊贵气象一览无余。

锦麟堂内,氛围颇显凝重。

李道彦望着手中盖碗里的参茶,浅浅饮了一口,旋即将盖碗递给肃立在旁的幼孙李公绪。

堂内并无仆人,除了这对祖孙之外,便只有刑部侍郎李适之端坐下首。

“今日朝会所议诸事,你应该都知道了。”

一片冷寂之中,李道彦缓缓开口,语调略显疲惫。

今的朝会规格比较高,李适之虽是李道彦的长子,又有刑部侍郎的官身,依旧没有资格进入文德殿。按理来李适之不会这么快就知道朝会的内容,但是李道彦的语气很笃定,显然很了解长子的手腕和能力。

李适之没有否认,片刻之后轻声道:“父亲,陛下有些着急了。”

十四年来,子和中枢的关系大抵处于微妙的平衡。

子在这些年里大力扶持边军,但是基本没有插手过京军南北两衙的将领任免,这是他和江南世族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今子先是采纳陆沉的建言,让京军和边军的中下级武将施行调换,又直接对南北两衙的权力架构进行调整,硬生生分出南衙三分之一的军权交给陆沉。

虽因为荆国公韩灵符的出面,郭从义和王晏等人被迫低头,但是这不意味着后续便会相安无事。

陆沉能否在南衙站稳脚跟还是次要,关键在于从一年前决定北伐开始,到如今子插手南衙军权,江南世族几乎是一直在退让。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纠葛在一起,但其中有一点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那便是李道彦身为江南世族在朝堂上的领头人,没有强硬地反对子的决定,反而再三地选择退让。

不止是今。

平静安宁的表象下,一些情绪正在酝酿。

去年河洛大捷传回京城,萧望之被加封国公、陆沉被封为国侯,李道彦在朝堂上公开表达对二人以及边军的赞赏,将一场潜在的朝争强行压下去。

当时很多人在朝会结束后迫不及待地赶来宰相府邸,明他们并没有对李道彦的表态生出怨望,只是有些淡淡的担忧,想要弄清楚这位老相爷的真实想法。

然而今日朝会结束后,包括吏部尚书宁元福和兵部尚书丁会在内的大人们,并未立刻赶来李府求教。

或许他们也知道今李道彦的表态是迫于无奈,毕竟荆国公韩灵符乃是军中硕果仅存的老一辈,他积攒大半辈子的香火情一旦摆出来,郭从义等人必须得低一次头。

更遑论李道彦和韩灵符也有很深的交情,对方摆明要在临死前替子撑一次,李道彦又能如何?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因为过去两年里李道彦再三选择让权给子,导致江南世族的各大势力代表不再绝对信任这位老相爷,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唯命是从。

此刻的锦麟堂内,当李适之完那句话后,父子二人不由得再度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年方十二岁的李公绪乖巧地站在旁边,他虽然不是很能跟得上这两位至亲长辈的思绪,但也明白祖父让他留下侍奉的原因,只带着一双耳朵仔细地听着。

李道彦转头看了一眼幼孙,没有直接回应李适之对子的怨言,缓缓道:“墨苑文会召开首日,你和我都听了郎三元的胡闹。当时你离开之后,我曾对稚鱼儿过,陆沉对我的赞誉出自真心实意,令我感到很欣慰,这足以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李适之默然不语。

李道彦补充道:“他知道子的不易,也明白我和江南世族各家的不易,他如此年轻就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考虑问题,可见其眼界超凡脱俗。当时我还对稚鱼儿过,与陆沉相比,有些人是自作聪明,无论如何钩织谋划,最后肯定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李适之的心机城府,自然明白这是老父亲在敲打他。

“但是当时我这番话,并非是在暗指你,而是与你私下有很深联系的建王李宗简。”

李道彦这句话让李适之稍感意外,然后便听老父继续道:“建王……望之不似人君。”

其实这句话略有些不妥。

李道彦的身份和资历当然能放肆一些,但锦麟李氏不宜对储君人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至少在子决定立储之前,他们需要在公开场合站定中立之态。

李适之很清楚,老父这句话是在告诉他,如果李家选择支持建王便会后患无穷。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不疾不徐地道:“父亲,三皇子能够体谅我们江南世族的不易。”

李道彦正色道:“这不重要。”

李适之放下茶盏,极为罕见地直视着老父的双眼,反驳道:“不,这很重要。”

李道彦老眼微眯,苍老的面庞上浮现凝重的神情。

站在旁边的李公绪没来由地紧张起来。

良久过后,李道彦轻轻呼出一口气,道:“为父本以为郎三元是建王的人,后来才想明白,他应该是你用来投石问路的暗手。”

李适之平静地点头道:“父亲明见。”

李道彦放缓语气道:“为父之所以会有这个错觉,是因为当时除了郎三元之外,文会上便无其他居心叵测之人,按理来建王不会错过这个给二皇子添堵的机会。后来为父得知,建王当日被许皇后留在后宫,才意识到那位皇后娘娘察觉到建王的心思,没有允许他任性胡来。”

“其实儿子当时也有些奇怪,建王居然能够忍住不动,后来才知道是皇后娘娘出手。”

李适之接过老父的话头,微笑道:“都是聪明人。”

“聪明而已。”

李道彦摇摇头,看着长子淡然的面庞,道:“如今看来,陛下有意二皇子,所以才让陆沉去参加墨苑文会,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向百官和世族表明心迹。许皇后因为当年一些事情,一如既往偏爱三皇子。从表面来看,二、三皇子各有一点优势,但是大皇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子。”

李适之明白老父为何担忧,他温言开解道:“陛下圣明在心,迟迟未定储君就是为了避免朝堂动荡。有陛下乾纲独断,无论那位皇子住进东宫,都不会引发太大的风浪。在儿看来,父亲委实不必因为此事烦心。”

李道彦眼中闪过一抹深重的失望,缓缓道:“北边的景国已经吞并赵国,南侵之势已成定局,你明不明白?”

李适之沉默片刻,轻声道:“儿子明白,故而先前一直赞成父亲对边军适当退让,以此来保证边军的战力。景国虽然势大,但是过去两年里的战事表明他们并非不可战胜,衡江依然会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堑。退一万步,即便定州保不住,靖、淮两地依然可以将景军拒之门外。”

李道彦此刻的心情很复杂。

今日这场谈话,不止是父子之间的交流,更有可能关系到锦麟李氏、江南九大家乃至整个大齐朝廷未来的命运。

他一直将李适之当做继承人、锦麟李氏的下代家主培养,对方也没有让他失望,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稳扎稳打,凭借一手锦绣文章和扎实的庶务能力立身养望,不显山不露水便笼络大部人心。

可是现在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看不懂这个长子的心思。

“你的看法是一个最理想化的状态,但是伱要明白世事无常,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状况。”

所谓知子莫若父,李道彦很清楚李适之的心志何其坚毅,因此他没有摆出严父的姿态,一反常态地耐心解释道:“边军战力的强弱不是一个恒定的存在,萧望之和厉润一旦有碍,后续几乎无人可以顶替他们。陆沉虽然颇有青出于蓝之势,但他一人如何兼顾三地?真到了景军大举犯境之时,国朝内部仍然纷乱不休,或有地倾覆之忧啊。”

李适之望着老父眉眼间的忧虑,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

以李道彦宦海沉浮数十年的阅历,自然能感觉到永嘉城貌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无数蠢蠢欲动的暗流。

这里面既有边军、京军和中枢权力之争,又有几位皇子渐趋明显的皇位之争,还有以陆沉为代表的军方新贵与那些老牌武勋的明争暗斗。

今朝会若非韩灵符拖着残躯入宫,以自身的清名为子压阵,恐怕就会爆发第一场明确激烈的朝争。

但是下一次呢?子又去哪里寻找第二个韩灵符?

终究会走到剑拔弩张的那一。

良久过后,李适之垂下眼帘,缓缓道:“父亲,北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李道彦白眉微动,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李适之不以为意,继续道:“其实儿子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北伐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陛下而言,收拾旧山河是必须要坚持的旗帜,对于边军将士而言,北伐是他们获取战功步步高升的手段,可是对于北地百姓而言,他们真的希望我朝大军重返北地吗?”

“适之——”

李道彦的脸色渐渐严峻起来。

李适之诚恳地道:“父亲,请让儿子完。”

“这世上肯定有人心无杂念,或为忠心报国,或为吊民伐罪,或为驱逐蛮夷,我从不怀疑有这样的人存在,并且对这样的人心生敬意。”

“但是,我必须要但是,像我们锦麟李家、长乐宁家、宁潭丁家、博越陈家、德安郭家、永新王家、兴山乐家等等,我们这些世族的根基都在江南。姑且不论大齐军队能否彻底击败景军,纵然大齐胜了,这于我等有何益处?”

“父亲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也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其他人是否也能做到秉公无私?是否愿意将全部家资奉献给朝廷?锦麟李氏能有今日之地位,首先离不开父亲的呕心沥血,其次则是因为那么多江南世族的鼎立支持。”

到这儿,李适之呼出一口浊气,摇头道:“他们能支持锦麟李氏,将我们李家捧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也能反手将李家拉下去。”

李道彦双眼微闭,片刻后道:“这世上的道路不止有一条。”

“父亲所言极是。”

李适之语调低沉,喟然道:“可是陛下选择了最激进的那条路。父亲,儿子一直明白您的苦衷,亦不反对陛下对边军的支持。去年北伐靡费甚巨,如果没有我以父亲的名义在暗中帮忙转圜,薛南亭真以为他的右相之位能压得满朝文武悄然无声,给边军供给那么多粮草军械和饷银?”

李道彦此刻的神情很复杂。

他当然知道长子没有谎,这本就是他对李适之的嘱停

李适之道:“陛下想要北伐,想要壮大边军,想要让萧望之的心腹陈澜钰插手京军,还有这两年各种各样的安排,我们所有人都选择了退步。这是因为我们知道,陛下是大齐的子,边军是边疆的屏障,支持他们同样是支持自己。我们不蠢,分得清轻重缓急。”

“但是,陛下未免太心急了。”

李适之用最开始那句话作为结尾。

李道彦明白他的心思,也意识到子的决定已经触及到江南世族的底线,这种沉默的反对更加危险。

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

这是大势所迫,非一人一心可以改变。

更何况李适之是他培养了二十几年的继承人,和他与锦麟李氏本就是一体,就算李适之的想法不合他的心意,他连大义灭亲都做不到,除非他愿意眼睁睁看着锦麟李氏毁于一旦。

一念及此,老人转头看向乖巧站在旁边的幼孙,缓缓道:“无论如何,锦麟李氏不能与陛下为担倘若那些人觉得老朽不配这个位置,便让他们另择贤明罢。”

李适之定定地看着地面,沉默很久之后起身行礼道:“谨遵父亲之命。”

待他离去之后,李道彦朝李公绪招招手,然后抬起苍老如枯枝的手掌在他手背上轻轻拍着,笑道:“稚鱼儿,有没有听懂你大伯的那些话?”

少年望着老人慈祥的笑容,不知为何一时间竟然悲从中来,颤声道:“祖父……”

“无妨。”

李道彦笑着打断少年的话,转头看向堂外的一隅地,幽幽道:“他们觉得陛下太着急了,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陛下终究是九五之尊,又非他们手里的傀儡。”

“从古到今又有哪个有为君王,能够容忍自己睡在别人握着的刀剑之旁?”

“陛下已经默默忍受十四年。”

“陛下……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喜欢九锡请大家收藏:(m.6xxs.com)九锡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阴间公务员 龙傲天和他超强却想吃软饭的道侣 北宋群英录 女尊:王爷拐的人要和她颠倒天下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韧霜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血苍穹 血色江湖三十年 妖月悬空,开局觉醒双星核 大仙农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从网王开始的超能力网球 清世梦有沉 危险废物她来了 反派师兄的千层套路 工程人生 诛天图
经典收藏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三国:赤胆雄心 风入邺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世代英魂 大明新命记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穿宋,我反了 赵云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抗战之超级兵锋 乱世:整活小砖家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大明征服者
最近更新 三国大军湿家 神话版三国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世子无双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楚武信君 是,陛下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巽风和吹王者归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九锡 上汤豆苗 - 九锡txt下载 - 九锡最新章节 - 九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