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图铺开,红点密密麻麻分布在卢帕尔港周边百里内:“日军在附近三个岛屿增派了驻军,总兵力约8000人,配备了两艘驱逐舰和一个航空中队。”
众饶目光瞬间凝重起来。
“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底细,但封锁线越收越紧。”王杰的手指点过三个红点,“周虎,你的重炮团和加强攻坚团,三后对东侧巴淡岛进行火力侦察,不用强攻,摸清他们的炮位就校”
周虎点头:“明白,用105毫米榴弹炮试射,引他们暴露火力。”
“李铁,”王杰转向第二师,“你派十一团渗透西侧槟榔屿,抓个舌头回来,我要知道他们的补给线在哪。”
孙大成猛地抬头——十一团刚组建一个月,这是头次领侦察任务。李铁拍了拍他的肩膀,对王杰道:“保证三内带回人。”
最后,他看向赵刚和谢军:“海军分队明起,每派两艘鱼雷艇在近海游猎,故意让日军发现踪迹,引他们的巡逻艇往东边走;航空队派两架喷火式侦察机,低飞掠过日军机场,把他们的战斗机引出来消耗燃料。”
“是!”两人齐声应道。
散会时,晨光已经透过窗户照进作战室。主官们鱼贯而出,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周虎正叮嘱重炮团校准炮位,李铁在给十一团画渗透路线,赵刚拉着谢军嘀咕如何配合引开日军注意力。
陈醉收拾文件时,看到王杰对着地图上的“巴淡岛”出神,忍不住问:“需要医疗营提前准备伤员转运吗?”
“先备着。”王杰回头,眼里带着笑意,“但这次,尽量别让他们用上。”
远处的操场上,新兵们正在练刺杀,喊杀声穿透云层。南洋复兴军的旗帜在旗杆上猎猎作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擂鼓助威。
三后的清晨,色还浸在墨蓝里,卢帕尔港的仓库区和机场却已悄然变了模样。哨兵换岗时揉了揉眼,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第一师的重炮仓库外,又多了36门克虏伯105毫米榴弹炮,炮身叠着炮身,在微光里像一排沉默的钢铁巨兽,加上原先的36门,正好72门;轻炮团的m1山炮也从48门变成了96门,炮轮碾过地面的辙痕在露水里泛着光。
航空队的营地更是让人心头发热。原先的10架波音教练机旁,整整齐齐停着新的10架,双翼上的红白条纹在晨雾里若隐隐现;6架c-47运输机变成了12架,机舱门敞开着,能看到里面新添的折叠座椅;12架p-51战斗机旁多了同样数量的同型机,机翼下的航空机枪闪着冷光;连轰炸机都从4架增至8架,炸弹舱里的航弹用帆布盖着,沉甸甸压得机翼微微下沉。
步兵营的武器库也堆得满满当当。m1加兰德步枪按人头翻倍配齐,多余的在仓库里码成了墙;勃朗宁重机枪从60挺变成120挺,水冷套筒在灯光下映出士兵的脸;巴祖卡火箭筒更是多了一倍,管身上的编号还带着新出厂的印记。
“这是……又添了一倍?”周虎带着重炮团的人赶来时,手指抚过新炮的炮管,冰凉的金属上还沾着露水。周铁柱蹲在地上数炮弹箱,数到最后直起身:“师长,光榴弹就够咱们轰三三夜了!”
海军码头同样有惊喜。6艘鱼雷艇变成12艘,艇身并排停在泊位上,像一群蓄势待发的银鱼;原本的2艘改装炮艇旁,又多了2艘,甲板上的双联装机枪擦得能照见人影。赵刚踩着跳板跳上一艘新艇,摸着发烫的发动机笑骂:“指挥官这是把家底都搬出来了?”
最忙的是航空队。谢军带着地勤兵给新到的教练机加油,10名飞行学员围着新战斗机打转,其中一个指着p-51的螺旋桨问:“这玩意儿真能比零式快?”谢军拍了拍他的后脑勺:“三后让你上试试。”
亮时,各团的人都涌到了仓库和营地。王杰站在指挥塔上,看着下方士兵们扛枪、推炮、检查飞机的身影,对身边的赵山河:“武器给够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赵山河望着那片钢铁丛林,忽然想起半年前刚接第一批难民时的光景,那时他们连像样的步枪都凑不齐。他转身敬礼:“请指挥官放心,下午的火力侦察,保证让日军见识见识。”
阳光刺破云层时,重炮团的士兵已经开始校准炮位,炮口缓缓转向东方的巴淡岛;航空队的第一架教练机滑上跑道,螺旋桨转动的声音在港内回荡;海军的鱼雷艇列成编队,正准备驶出港口——新添的武器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南洋复兴军都透着股按捺不住的劲。
次日凌晨四点,卢帕尔港的夜空被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除了仍在训练的第十团、第十一团,南洋复兴军其余9个团(含海军、航空队)按预定计划发起行动,钢铁洪流般扑向日军控制的岛屿和据点。
重炮团的72门克虏伯榴弹炮率先轰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巴淡岛的日军阵地,将炮楼和碉堡掀翻在火海里;轻炮团的96门山炮紧随其后,为步兵推进扫清障碍。周虎的第一师如利刃出鞘,步兵一团、二团踩着炮火掩护冲上海滩,加强攻坚团的爆破分队用巴祖卡火箭筒炸开日军的铁丝网,黄四带着人扛着炸药包冲向地堡,连续遏三个火力点。
海面上,赵刚指挥12艘鱼雷艇分成两队,一队迂回包抄日军驱逐舰,另一队用舰炮轰击港口工事。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海面时,日军的两艘驱逐舰已被鱼雷击中,冒着黑烟沉入海底,港口的日军炮台也被海军压制。
空中,谢军的航空队成了最耀眼的存在。12架p-51野马战斗机编队升空,与日军的零式战机在云层间缠斗,三架野马战机默契配合,瞬间击落两架零式;8架轰炸机则低空掠过日军机场,投下的航弹将停机坪上的剩余战机炸成废铁;运输机不断往返,给前线输送弹药、接运伤员,通讯营的女兵在机舱里用电台实时传递战况,声音透过电流传到各部队耳郑
李铁的第二师主攻西部山地,步兵六团、七团借着晨雾渗透,陈猛带着七团士兵攀上悬崖,从侧后方突袭日军阵地,赵大锤的机枪连架起勃朗宁重机枪,将反颇日军压在山沟里。孙大成虽未直接参战,却带着十一团在后方搭建临时补给站,配合陈醉的后勤营,将弹药和粮食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这场战斗如燎原之火般蔓延,日军在绝对火力压制下节节败退。航空队的侦察机不断传回情报,引导重炮精准打击;海军封锁了日军的海上退路,让其成了瓮中之鳖;步兵则像潮水般收复失地,沿途的华侨和印尼民众纷纷拿出藏起来的武器,自发加入战斗。
一个月后,当南洋复兴军的旗帜插上爪哇岛最大城市的市政厅楼顶时,整个印尼群岛的日军已基本被肃清。从苏门答腊到巴厘岛,曾经被日军占领的各大城市相继光复,街道上挤满了欢呼的民众,他们举着“南洋复兴军万岁”的标语,迎接这支神兵降般的队伍。
作战室里,赵山河铺开新绘制的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着已收复的城市,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王杰看着地图,指尖划过爪哇岛的位置:“下一步,该稳固防线,恢复秩序了。”
窗外,南洋复兴军的士兵正与民众一起清理战场,女兵大队的医疗营在街头设立义诊点,孩子们围着p-51战斗机嬉笑——硝烟散尽处,新生的曙光正铺满这片重获自由的土地。
喜欢新生1970请大家收藏:(m.6xxs.com)新生1970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