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夜色,似乎比往常更压抑。乌云密布,月光被遮蔽得干干净净,只有城头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映得整座城池如同一口巨鼎,沸腾之前,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闷热。街巷之中,流言早已演变为怒火,寒士与世家门生隔街叫骂,拳脚刀棍时常交加,短短数日已有数起血案,尸体被悄悄抬走,却根本无法遮掩满城骚动。东市酒肆外,一个世族门生被数名寒门书生堵在巷口,彼此怒目而视,街上百姓远远围观,气氛剑拔弩张。那门生冷声喝道:“匹夫岂敢辱我?你们仗着陛下宠信,就能骑到世家头上?”话音未落,一名寒门学子挥笔掷地,笔杆断裂,声音如雷:“我等笔墨可安下,剑锋可卫社稷,凭何低你们一等?今日若不立个高下,便是我等懦弱!”话罢,双方厮打在一处,棍棒相交,血溅当场。有人受晒地,有人呼喊求援,顷刻间人潮汹涌,竟演变成数十饶街头混战。守卫闻讯赶来,却因两方都有权势背景,迟迟不敢下手,只能在外围高声呵斥,却无人理会。慈景象一夜之间在洛阳城中多处同时爆发,仿佛早有预谋。
与此同时,军营之中矛盾骤然点燃。北营操场上,数百名士卒正在演练刀阵,一名寒门出身的校因言语不逊,与一位世族将领的亲兵争执,转眼间拔刀相向,鲜血溅落泥地。怒火传递之快如同火焰遇上干草,顷刻间十余人卷入厮杀,喊杀声震动营帐。有人高喊“世家狗仗人势”,也有人怒斥“寒士妄自尊大”,刀剑交击,火光映照,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待到军侯带兵赶来时,已有三人毙命,十余人重伤,鲜血顺着地面渗入泥土,弥漫的血腥气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已不再是简单的争吵,而是真正的裂痕。
宫中很快得到急报,荀彧面色惨白,快步入殿,跪奏道:“陛下!今夜军中已见流血,街头各处亦有群殴械斗,百姓惊惧,谣言四散。此势若不遏止,恐蔓延至全城!”诸葛亮羽扇轻摇,面色沉静却掩不住眼底的忧色:“果然如此,司马懿出手,绝不会止于言辞,他要的便是军心涣散,民心惶惶,届时不战自乱。陛下,风暴已起。”贾诩冷笑一声,声音低沉森然:“风暴越烈,越能现出真伪。世家若敢在此刻与我等争锋,便是自寻死路。与其在暗处缠斗,不若借此乱势,彻底将其拖出水面。”荀彧皱眉,正欲劝言,却见吕布已负手而立,神色冷峻如铁:“朕早知此局必来,如今不过稍早而已。世族心怀旧梦,必以为可以操弄人心,然他们未曾想过,朕正要借此剑,斩断旧制!此乱,不是阻碍,而是机会!”
言罢,他转身下令:“密令锦衣卫,不得阻止城中斗殴,但要暗中探查,谁在背后推波助澜;传令各军,严守军备,不得妄动,待局势再乱,朕自有调度;另遣密探监司马氏府邸,若有异常,即刻上奏!”荀彧心头一震,欲言又止,终是低头称“诺”。
另一边,司马懿府邸烛火摇曳,几名世家代表面色凝重地聚在一起,耳畔仍能听见城外隐约的喊杀声。冯氏族长忍不住低声问:“司马公,城中已起血案,此事若被陛下追查,岂非不利?”司马懿神色阴冷,双眸如夜海般深沉:“正合我意。陛下虽勇猛,却性情刚烈,他必会借机清洗世家,但越是血腥,寒士与军士就越不安,百姓就越惶惧。到时世族反而可自居守旧之正,扮作护国之名。待乱势蔓延,朝堂必分,军心必乱,陛下纵有神武,如何独掌下?”罢,他缓缓抬手,手指轻敲案几,低声如咒:“风暴才刚刚开始。”
是夜,洛阳城火光频起,不是官府镇压,而是街巷斗殴激化,民居被毁,刀剑相击。哭喊声夹杂厮杀声在黑夜中回荡,满城百姓惶恐闭门,却无处可避。大乱之局,终于从暗潮,变为显浪。
而在皇城高处,吕布立于御台之上,黑甲披身,眼神冷冽注视着城中火光。他未曾下令出兵,却在心底默默攥紧拳掌,喃喃低语:“来得好,既然要乱,那就乱到极致。等到浪头最高时,朕这一剑,便要将下旧脉,尽斩无余!”
风声猎猎,洛阳在这一夜彻底被点燃。
风暴,初起。
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