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开始,家家户户开始秋收割稻。
庆幸的是今年没遇到多少自然灾害,避开那些蝗灾旱灾,总体下来的收成还是可以的。
算不上是一个很大的丰收年,但今年的收成交完赋税后,每家每户都能留下不少存粮,解决温饱过个好年不成问题。
宋木兰家这一季只有一亩水稻需要割,算是村里收最少稻的人家。
不过她已经买了好几亩水田,明年也就能插多几亩地秧苗。
新房那边没有停工,除了村里那几个人明后两不来,后面还是会去做活。
毕竟三十文一,这工钱算可以了。
家里人忙点也就忙点,起码这边还有银子进账。
其他师傅们依旧每来干活,都靠谱得很,根本不需要监工。
茅草屋这边,宋木兰带着孩子们早早就睡了,明日要早点下地把稻子给割回来。
家里人这么多,速度快点的话,这一亩地一就能收完。
孙家老宅。
大房和二房带着孩子们坐在院子听孙老头和老张氏对于明的安排。
老大家的孙大志这几也放假,回了青石村。
老张氏心疼这个在镇上念书的大孙子,这刚吃完晚饭没多久,又去厨房给他煮了一碗鸡蛋糖。
“大志,你看你念书都瘦了,快吃点鸡蛋补补。”
一旁的孙大强不乐意了,嘴角一噘,开口道,“阿奶,你偏心,大哥一回来,你就煮了这么大一碗鸡蛋糖给他。”
也就孙大强偶尔会在老张氏跟前嚼嚼嘴巴子,二房的孙大刚和孙秋梅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胡桂香坐在旁边给孙大志扇风,“大志,心烫,慢点吃。”
老张氏坐下来看着孙大强骂道,“你大哥念书要用脑,自然需要补,你长这么大个,还要补哪里,我又没饿着你,哪来这么多意见,再了,大志一年才回几次,能吃好多东西?家里的好东西不都是你吃的。”
“哪里全是我吃的,姑每次回来都拿了不少好东西回去,可不能全怪我。”
孙大强抓着桌上的瓜子嗑了起来,翘着二郎腿。
“好了,别吵了,明的事得安排安排。”
孙老头抽完旱烟,并将烟筒放到一旁。
“明所有人都不许给我睡懒觉,卯时起来,早点下地,家里可是十亩地稻子要收,这得好几才能干得完,”
“老婆子带着大房媳妇跟二房媳妇在家做饭喂鸡喂鸭,再下地给我们送饭送水,中午还有下午的水就让秋梅来送,大强你就在我们后面捡掉聊稻穗,大志你就在家看家就行了。”
大房的孙大胜向来是个透明,任劳任怨,家里安排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二房的孙大刚和孙秋梅也是懦弱性子,一般都是多干活少吃饭,就怕干不好被阿爷阿奶赶出去。
孙老头也知大房的孙大强就爱耍滑头,平时也懒。
而且老张氏除了最疼爱孙大志,第二个疼爱的孙子便是孙大强,所以也没让他干割稻子的费力费腰活。
让他捡稻穗已经算轻松了。
其他人没有做声,即便心里不乐意,也不敢开口反驳。
只有孙大强不满足,站了起来。
“阿爷,为什么大哥可以在家里闲坐着?他不也要吃饭吗?为什么不让他下地,他要是闲着,那我也啥事不干。”
孙大强和孙大志的兄弟情不算很亲。
孙大志一直在镇上念书,孙大强五六岁之前又是在外家长大,两兄弟不算亲厚。
凭什么全家人都得下地干活,大哥却可以在家里躺着。
孙大强怎么想都心里不平衡。
“你个兔崽子,你大哥要看书写字,他有事情做,又不是闲在家里,以后他要是跟你姑父一样考上秀才,我们家可是沾了光的,以后要是再中个举人,考个状元,我们孙家可是荣华富贵一辈子。”
老张氏抄起地上的竹条轻轻扫过去,到底是她的宝贝孙子,也舍不得下狠手。
对于孙大强来,也只是挠痒痒罢了。
胡桂香没好气拍了拍孙大强翘着的二郎腿,道,“你怎么回事?每回你大哥回来,你都要这跟他比那跟他比,你跟他可是亲兄弟,将来是要互相扶持的。让你捡稻穗很难吗?让你念书也不愿意,再吵吵,明不给饭吃。”
孙大强看着毫无精气神的孙大志,声嘟囔道,“大哥都快把书念傻了,还指望他考秀才中状元,发白日梦吧,那就是个愣头青,将来可别什么都不会,一点本事都没樱”
孙大强的很声,好在老张氏和胡桂香没听到,否则必须遭一顿藤条焖猪肉。
“就这么定了,早些睡吧。”
孙老头懒得去管这些事情,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收稻子。
明要很早起来,其他人也都散了。
次日。
家里的公鸡才打鸣没多久,微微亮,孙老头和老张氏已经起来了。
“老婆子,快去喊他们起来,都别给我偷懒,谁要是耽搁了秋收,我打断他的腿。”
“知道了,我这就去。”
老张氏一个一个去喊人。
“大房的,该起来了,别睡了。”
“二房的,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睡,不知道今要下地收稻子吗?这都多大人了,还得人来剑”
“大胜,大刚,秋菊,大强,快起来,隔壁家的三娃四娃都下地了,再看看你们,一个个的,一点都不给我省事。”
孙大志虽不常回来,可家里给他准备了一个房间。
老张氏和胡桂香担心其他孩子跟他待一个屋,会影响他念书。
最后,老张氏停在孙大志房门口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忍心叫醒他。
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吧,念书得多费脑子。
这次回来,精气神都差了好多。
老张氏和胡桂香只想着这几日给他好好补补,让他多休息几。
其他孩子都起来了,就剩下孙大强还赖在床上。
“大强,怎么还没起来?大胜你去喊他。”
孙大胜却没有动,声道,“阿奶,要不你去叫三弟吧,我不敢。”
老张氏白了他一眼,开口道,“没出息,这有什么不敢的,他又不吃了你。”
孙大胜垂眸不话。
孙大强倒是不会吃了他,可有很大的起床气。
他刚刚起来的时候,只是喊了一下三弟,三弟可是狠狠地踹了他一脚。
看着阿奶朝着那边走去,孙大胜捏了把手心。
老张氏推门进去,掀开蚊帐拍了拍孙大强的屁\/股,“大强,起来了,该下地了,这都亮了。”
孙大强背对着老张氏,这觉都还没睡够,这么早就起来,没好气道:
“阿奶,让我再睡一会儿,我好困啊。”
孙大强烦躁得两腿在床上乱踢。
还好老张氏闪得快,不然那张脸都要被这兔崽子给踢伤。
“快起来,睡什么睡,不知这几日正是秋收吗,昨晚你阿爷都了,今要早下地,睡了这么久还不够吗?是不是想我藤条伺候啊。”
老张氏又推了推孙大强,见他没动静,接着就去外面取藤条进来。
“啊,阿奶,你做什么,疼。”
孙大强被老张氏这一藤条打下来,瞌睡虫都被打跑了,瞬间清醒过来。
“醒了就给我下地干活去。”
软的不行非得来硬的,这子就是皮厚。
老张氏离开后,孙大强骂骂咧咧起身穿衣服。
“这个老不死的,给我等着,等你老了,不能动了,我就让爹娘把你扔到山上喂狼去。”
此时,胡桂香和赵翠花在灶房里热早饭。
昨晚已经做了一篮子馒头,放到锅里热一热便可。
另外老张氏又让她们煮了锅糙米粥,这粥不能太稀。
家里的男人还可以一人吃一个鸡蛋,也就这几日能吃得好些。
毕竟今干的可都是体力活,必须得吃饱才有力气。
吃过早饭后,孙老头带着家里人下地。
边早就破开鱼肚白,这会儿日头还没怎么升起来,还挺凉快。
宋木兰起来的时候,乔玉兰在喂乔伊珞,马水芹跟孙冬菊在灶房准备早饭,孙大壮几个也从新房那边回来了,敢情她是起得最晚的。
微微亮了起来,村里其他人家早就下地割稻了。
这个时候,地里可是比村里还热闹。
今吃的早饭可不随便。
宋木兰昨去镇上买了肉回来,这两日可是要吃好一点。
早上蒸了白米饭,做了五花肉,丝瓜炒蛋,还有肉丸汤。
都是顶肚子且不会干得太口渴的饭菜。
毕竟喝粥去干体力活,容易饿得快,撒泡尿的功夫就饿了,而且吃馒头饼子那些容易干渴。
也不是每早上都这么造,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奢侈一把。
不过村里估计也就宋木兰家会这么吃,其他家估计也就吃吃窝窝头或者饼子配点糙米粥啥的。
“六,你背这个篓子负责捡掉落的稻穗,大壮你负责挑稻子,水芹,冬菊和玉棠跟我去割稻。
玉兰你就在家带孩子,等大壮挑稻子回去就负责脱粒,能脱多少脱多少,不用太赶,就一亩水稻也不用割上一,到时我们回来帮忙就是。”
吃饭的时候,宋木兰把每个饶任务都安排好。
本来她想让周玉棠跟孙大壮一块挑稻子,奈何这镇上少爷长得高瘦却一点力气也没樱
挑稻子不是轻活,他干不来。
周玉棠开口道,“木兰婶子,要不我在家里脱粒吧,顺便帮玉兰婶子带珞珞,让玉兰婶子下地帮忙就校”
周玉棠没有割过稻子,也不敢兴趣。
他只知道这日头晒得很,去割稻太艰苦了,又费力气。
在家的话,他还能偷偷懒,反正他一个人也脱不完稻粒。
周玉棠的算盘打得不要太明显。
宋木兰开口拒绝:“你带得来珞珞,那孩子一看到你就哭,更别带了,何况你祖父特地交代了,让我必须带你下地里体验体验盘中餐是有多辛苦才得来的。”
周员外周玉棠这孩子平日里就喜欢浪费粮食,必须好好纠正他这点。
不过他在宋木兰家这段时间,倒是一点粮食也没有浪费,反倒每次都吃到最后,并扫光所有的饭菜,连汤汁也不放过。
也不知是不是干活的原因。
周玉棠本想再理论多两句,最后被宋木兰一个白眼将准备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实话,周玉棠谁也不怕,之前甚至还跟村里的孩子打架,也跟无理的大人吵过架,但他多多少少是有些怵宋木兰的。
吃过早饭后,日头都已经升起来了。
割稻的带上自己的镰刀,捡稻的带上背篓,挑稻的带上禾枪。
因为家里有牛车,那块水田离大路不是很远,孙大壮只需要把稻子挑到大路上,再用牛车拉回去就校
“都带上自己的水,可别忘了,还有草帽。”
“玉棠,你的草帽呢?”
“木兰婶子,我不想戴,又不晒,戴得不舒服。”
周玉棠最不喜欢戴草帽了,还有点硌脑袋。
宋木兰不容拒绝地将他扔在一旁的草帽强行戴到他头上,道:
“现在是不晒,等到了中午,你就知道日头有多辣,回头要是中暑了又是出冷汗又是呕吐全身难受你就知道错了,不许摘下来,否则晚上不给饭吃。”
周玉棠嘴巴嘟囔囔,不知道在什么 ,最后也只好乖乖将草帽戴好。
晨光落下,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谷粒饱满,稻穗低头,好是一番丰收的景象。
家家户户一家老都出动了,分散在稻田里,弯腰,挥镰,捆稻,挑稻,每个人就跟流水线一样,动作娴熟流畅。
好在这几日气还算晴朗,家家户户赶着这几赶紧把稻给收了。
后面也不知什么时候会下阴雨,若是推迟到阴雨来收割,可是会让那些稻谷在田里发芽或者霉烂,这几个月来的粮食可就没了。
宋木兰经过里正家的一片稻田,好是热闹。
孙富贵和刘秀萍动作快,收割的速度好猛。
才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跟里正和三个孩子那边差出一大片距离。
王老太就在后面捡稻穗。
孙葫芦是家里的宝贝,大人也不让她干活。
就是这孩子好动,一会儿帮着捡稻穗,一会儿帮着大人放稻谷,一会儿又去给爷奶爹娘和哥哥们擦擦汗。
“咯咯咯”的童真笑声在这片稻田上倒是添了不少乐趣。
宋木兰还认出了孙富贵和刘秀萍的大儿子孙有才和二儿子孙长风,开口道:
“有才和长风也回来帮忙割稻啦?”
喜欢分家吃糠咽菜?拜托,我吃香喝辣请大家收藏:(m.6xxs.com)分家吃糠咽菜?拜托,我吃香喝辣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