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首页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千门36天局 最强穿越者在线戏耍三国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三国之杨家天下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大兴英烈传 穿越古代,一不小心遇到郡主 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3章 讨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不然,何以为人?

言辞坚定,彰显无畏决心与赤诚之心。

朱标听罢深受触动,几乎欲拍案叫好!

目光满含赞许,频频点头。

这般感恩图报的品性,谁能不钦佩?

忽觉此事颇有蹊跷,朱标暗自思忖:这孩子怕是不知自身身世?

奇哉怪也,父皇为何隐瞒?

莫非并非亲生?抑或另有隐情?

朱标思索片刻,仍不得其解。

不过,这并非关键,他欲趁机与父皇坦诚相对,探明真相。

此时正是良机!

至于朱政东征之事,朱标认为并无不妥。

观其习武表现,再添大军势如破竹,应对倭寇应无大碍。

纵有波折,身为主帅亦难有性命之忧。

父皇忧虑或许多余。

于是,朱标稍作沉吟,道:

“若你执意前往,孤并无异议。”

谨身殿内,气氛凝重。

刘和禀报称朱政依然固执己见,态度坚决。

他只希望皇上少安毋躁,因太子朱标已前去劝。

然而,老朱坐立难安,焦虑地在殿中徘徊。

窗外雨势渐大,更令他心急如焚。

片刻后,当老朱正欲亲自前往探视时,只见朱标撑伞入殿。

老朱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快步迎上,急切地问:“情况如何?那顽固的子肯听劝了吗?”

望着父亲焦急的模样,朱标叹了口气道:“父皇,朱麟年少气盛,主意颇大。

儿臣一番劝解,却未见效。”

老朱闻言怒不可遏,破口大骂:“这倔强的家伙,难道要逼我气死吗?”

虽满心恼火,但对儿子的疼爱使他难以割舍。

他背着手,在殿中踱步,一时无计可施。

朱标略作思量,建议道:“父皇,既然朱麟执意如此,不如顺其心意,准他前去。

以他的能力,又有精锐随行,料也无妨。

再派遣可靠亲卫保护,谨慎行事便是。”

“罢了,跪了这么久,又淋了雨,也该让他歇息了。”

听到这句话,老朱瞬间情绪激动,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地斥责道:“傻孩子,他有什么需要回报我的?是我对不起他啊!”

朱政是他的亲孙子。

在他心中,对朱政的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带着一种愧疚,觉得自己应该加倍补偿。

如果不是疏忽未察,怎会让朱政差点流落民间?幸好有妹妹庇佑,才得以弥补这个过错!

但最让老朱愤怒的,还是朱标这个罪魁祸首!

想到这里,老朱转向朱标,毫不留情地数落起来:“你这不孝的东西,得倒冠冕堂皇!什么理由都找得出来。

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难料,哪有什么万全之策?我那年幼的孙子,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你得轻巧,好像与你无关似的。”

朱标面对老朱激烈的指责,一时语塞,只能愣在那里。

看着老朱愤怒的模样,他也不禁哑然失笑,心里感叹道:“宠得如此厉害,也算是少见了。”

最终,朱标无奈地摇摇头,选择了沉默,没有多什么。

片刻后,老朱的情绪稍稍平复,才缓缓开口:

“父皇究竟何意?难道真要让麟儿一直跪着?依他的刚毅倔强,怕是不肯轻易妥协。

这到底要跪到何时?”

听罢,老朱的脸色变得复杂,犹豫不决,似在矛盾中挣扎。

许久,他长叹一声,摇头叹息:“这个倔强的家伙,真是上派来跟我作对的!”

朱标闻言心领神会,看出老朱已有退让之意。

他暗自赞叹,这世上能让父皇束手无策的,大概只有朱政了。

稍作沉思,朱标急忙趁势进言:

“父皇不是有意让麟儿在军中历练吗?特意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

然而,麟儿虽有才华,却未建赫赫战功,难以令人信服。

如今正是绝佳时机,若能领军取得灭国之功,定能让下归心,威名远播,无人敢不服。

如此壮举,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千古美谈。

父皇越是看重他,就越应给予磨炼的机会,一味溺爱只会误了他的前程。

应当让他独立面对风雨,才能锤炼成钢,有所作为。”

朱标话音刚落,老朱再次陷入沉默,脸上阴晴不定。

良久,他挥了挥手,苦笑着道:“罢了,不与他争了,我终究拗不过他!”

刘和,去把那子唤来,就我们应允了!”

“是,老奴这就去!”

刘和连忙应声,不敢有片刻迟疑,转身疾步而出。

老朱随后叮嘱道:

“再去拿件厚衣裳给他披上,免得受寒!”

“陛下放心,老奴明白!”

刘和立刻答道,随即快步离去。

不久后,刘和返回,身后跟着全身湿透、披着斗篷的朱政,缓缓入殿。

老朱急忙迎上几步,仔细打量一番,见他神色如常,这才长舒一口气。

随后冷声道:

“你这孩子真让人头疼,罢了,这次东征倭国,就交给你指挥!

如你所愿,可满意?”

朱政听罢,面无喜色,眼中却泛起红光。

他郑重跪下,重重叩首道:

“祖父不必为我操劳,孙儿并非不知感恩,更非胡闹。

祖父养育之情,孙儿铭记于心!

但正因为如此,孙儿更要为祖父分忧。

若不然,心中不安。

况且,此次东征倭国,孙儿有必须前往的理由。

唯有孙儿出征,才能确保带回土豆等珍稀作物!

助祖父成就宏图大业,使大明繁荣昌盛!

恳请祖父理解!”

“好,好,起来吧,快起来!”

老朱闻言,深受触动。

朱政的话句句戳在他的心头,令他眼眶湿润。

他赶紧上前扶起朱政。

紧紧握住朱政的手,连连点头,声音微微发颤地道:

“好孩子,爷爷没看错你。

咱们的麟儿一向让人省心。

这一点,爷爷从不曾怀疑!倭寇算得了什么?你想去就去,爷爷全都答应你!”

朱政坚定地点了头,望着老朱激动的脸庞,严肃地许诺道:

“爷爷请放心,区区倭奴还不足以威胁孙儿。

爷爷不必忧心!此次出征,孙儿必率大明将士凯旋!夺取土地,俘获人口,夺其物资,取其金银,毁其宗庙。

抹去他们的文字与历史,将其纳入大明版图,成就爷爷拓土之伟业!”

“好!爷爷相信你。

有这样的好孙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此乃平生最得意之事!”老朱开怀大笑,连连点头。

然而,他忽然想起什么,神色顿时变得凝重,叮嘱道:

“不过,你可以去,但必须答应我几件事。

不然的话,就算你破嘴皮子,爷爷也绝不会同意!”

“爷爷请讲。”

老朱语气不容置疑:“首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事有不妥,先顾自身安危,再作打算。

倭寇跑不掉,何时开战都来得及,切莫冒险行事!”

朱政郑重应允。

老朱接着道:“其次,倭国虽是非打不可,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必须精心筹备,周密计划。

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无法做好准备。

特别是你亲自领兵的情况下。”

一切都要准备得万无一失!

所以,请你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仔细挑选精锐将士,操练水军,打造足够的战船……

等我们确认毫无问题,才能安心让你出征!

明白了吗?”

朱政听后略作思索,随即果断应允。

他深知,这样的灭国大战绝非仓促可为。

尤其在古代,这样的大规模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调度,耗时必定不少。

他倒也不急,只要明确由他领军即可。

这正是磨炼一支精锐海军的好机会!

后世伟人曾言: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倭国虽不及大明,但他必须全力以赴,确保稳操胜券。

以压倒性优势一战定乾坤,不容任何意外。

“好!这样一来,我也就放心了。

到时候,等你凯旋,我会送上世间最珍贵的礼物!”

老朱满意地点头。

接着,他意味深长地了一句。

而后不再多言。

只见朱政浑身湿透,头发不断滴水。

老朱心疼不已,连忙摆手道:

“好了,有事明再。

你现在赶紧去泡个热水澡,喝碗姜汤驱寒,好好休息。”

务必心别受寒!

完,老朱挥手示意刘和上前伺候。

“是,爷爷!”朱政应声答道。

接着他向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的朱标拱了拱手,才告退离开。

此时大殿里只剩下老朱与朱标二人。

朱标心中微感感慨。

刚才老朱与朱政间流露出的浓厚亲情令人羡慕。

以往他认为自己与父皇的关系最为亲密,即便在皇家也属罕见,比寻常百姓家的父子之情更胜一筹。

但如今看来,却远不及朱政与老朱之间的关系。

朱标默默摇头,随即回过神来,认真问道:

“父皇,适才朱樉提到的土豆之事,是否属实?真的能产四十石?”

老朱听后笑开颜,点头肯定道:

“没错,数月前我亲自试种,今日收获,果然如此!

而且一年还能种两茬,简直难以置信!”

朱标听罢,彻底放心,也满心欢喜:

“太好了,这是上护佑大明啊!

百姓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没料到倭国会有这样的奇粮,如此看来,必须出征!”

“正是!”老朱点头道,“这次定要好好教训倭国。

明日早朝,我便会宣布此事。

届时就要着手准备征伐倭国了。”

必须夺取其境内所有类似土豆的珍稀作物,以及石见银山,绝不能错失良机。

如此一来,我大明的国力必将发生翻覆地的变化!

具体如何强大,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起来,这都要归功于朱政的努力。

若非他常与外邦交流,还派遣郑和下西洋,我们或许至今都不会知晓土豆的存在。

这孩子自幼对外界充满好奇,难怪主动请缨讨伐倭寇。

朱标听后沉思片刻,忧虑地:“朱政在演武中表现出色,出征倭国应当无虞。

但我担心朝中官员可能会反对,尤其是淮西系将领,恐怕不会服气,可能引发麻烦。”

老朱闻言眼中闪过寒光,冷笑道:“谁敢反对?我的决定不容他人置喙。

既然朱政决心前往,我已应允,谁敢阻挠,必斩无赦!为了我的儿子,哪怕杀尽反对者,我也毫不犹豫。”

到这里,他转向朱标,语气严厉警告道:“此事你莫向李善长、蓝玉、傅友德等人透露。

一切由我决断,听明白了?”

既然答应了朱政领军出征,老朱立刻想到更多布局。

特别是为了扶持朱政,早已开始削弱淮西势力的计划

若是一再执迷不悟,他也再无耐心与对方纠缠下去。

老朱自然清楚淮西集团与朱标的关联,因此早先已向朱标打过招呼。

朱标听闻老朱毫不掩饰杀意的话语,不禁眼皮直跳,满脸惊骇。

随即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决定趁此机会询问清楚。

当下便直接发问道:

“儿臣斗胆请问父皇,为何对这些淮西武将及老臣执意要削弱?”

老朱闻言一怔,脸色略显尴尬,随后忙安慰道:

“你莫多疑,这也是为你好。

他们权势过大,恐生祸端。

将来只会碍事,我替你清理一番,你也好掌控。”

“少来这套,哄谁呢?”朱标听了,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在心里腹诽。

他对老朱的话半信半疑。

这么多年过去,若真担心控制不住,早该动手,何必等到如今?

再,凭他的能力和威望,多年辅政,根本无需担忧。

在他看来,老朱此举明显是为了朱政铺路。

既然话已至此,朱标索性直言道:

“父皇不必吓唬我,儿臣又非愚人。

岂会不知,父皇此举皆因麟儿而起?之前让麟儿主管军人转业事务,还一同乘坐龙辇检阅军营,又特意举办演武大会,授予骠骑大将军之职,节制兵马。

这些安排,即便儿臣再迟钝,也看得分明。”

到此处,朱标目光锐利。

朱标目光凛然,注视着脸色微变的老朱,缓缓道:

“自幼子入宫以来,父皇对他宠爱有加,这一点儿臣一直看在眼郑

即便是儿臣,也自愧不如,更何况其他宗室子弟。

如此厚待,怎可能是寻常弃婴可比?”

“儿臣早有疑虑,但父皇未曾提及,儿臣也不敢贸然询问。

如今,父皇既已让幼子执掌军权,又打压淮西勋贵,儿臣实在难解其意。

慈举措恐生动荡,动摇国本,令儿臣忧心忡忡。”

“因此,儿臣不得不冒昧请命,恳请父皇明示:幼子是否为父皇亲生?父皇是否有意让他继承大统?若属实,还请直言,父子之间何事不可相告?儿臣对父皇的决定向来遵从。

况且,儿臣近年来体弱多病,精力日衰,难以胜任重责。

而幼子赋异禀,在父皇教导下更是卓尔不群。

儿臣深感钦佩,也愿退位让贤,绝无半分怨念,只盼父皇赐示。”

朱标将心中疑惑尽吐而出,毫无保留。

接着,他目光灼灼,凝视着老朱,静候回复。

然而,老朱听罢,顿时变了脸色。

他在踌躇,是否该立刻告知朱标朱政的真实身份。

若此刻全盘托出,朱标能否坦然接受?

老朱清楚地记得,上次与朱标饮酒闲谈时的试探。

当时朱标的反应充满迷茫挣扎,甚至坦言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产生排斥心理。

这固然是原因之一。

不论朱标是否接纳,老朱终究有义务告知真相。

关键在于,老朱的目的并非仅限于让朱标认可朱政这个儿子。

他的真正意图,是确保朱政成为皇太孙,稳固大明未来的继承权。

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高武:睡觉两年半,有系统过分吗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以剑为名,骑士永恒 天武神尊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血苍穹 四合院,别惹我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乱世铜炉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御灵师:开局一修女,经验全靠奶 太上遥 人在亮剑,暗助晋西北铁三角 离婚后,霸总追妻追到腿软 嫡女有毒 北宋群英录 儿子,校长给你当老婆好不好?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溺宠一品小狂妻
经典收藏 三国霸业无双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史上最强驸马爷 最强特种兵之龙王 维鸣维铭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我夺舍了隋炀帝 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抗战之超级兵锋 水浒之宋末霸主 乱世帝匪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沙雕网友援北伐 万万没想到我成了皇帝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时空寻秦记 北朝帝业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1627崛起南海
最近更新 红楼琏二爷 穿越贞观,六岁的萝莉想嫁给我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水煮大明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东北谢文东 乱世猛卒 神话版三国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沉默的战神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汉末黄巾霸业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三国大军湿家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一把大狙闯大明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大周第一婿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