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的新闻发布会,被世界各地的记者挤得水泄不通。
长枪短炮对准了中国队的主教练和核心李飞,闪光灯亮如白昼,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请问李飞,你在最后一节独得25分,全场砍下58分18个篮板和8次封盖,你如何评价自己今晚的表现?这是否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来自ESpN的资深记者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李飞接过话筒,神色平静,仿佛刚刚打完一场普通的常规赛。
他扫视了一圈台下的记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最重要的比赛,永远是下一场。”
他言简意赅,声音沉稳,“至于今晚的表现,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的队友们为我创造了机会,他们才是胜利的基石。”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没有狂傲自大,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种冷静与他在场上的狂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在场的记者们愈发觉得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深不可测。
而此时此刻,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早已彻底沸腾。
时间是北京的清晨,当比赛结束的信号通过电波传回国内时,整个国家仿佛从沉睡中被一声惊雷唤醒。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演播室内,解员孙指导的声音已经嘶哑,他激动地拍着桌子,眼眶湿润:“胜利!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伟大胜利,58分的分差!中国男篮,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正面击败了安哥拉!李飞,他就像一个神,降临在了亚特兰大!”
网络,这个新心媒介,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它惊饶力量。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体育论坛,瞬间被潮水般的帖子淹没。服务器在巨大的流量冲击下数次濒临崩溃。
“【置顶飘红】号外!中国男篮力克安哥拉!李飞狂砍58分,一战封神!”
“【直播讨论帖】我哭了,你们呢?从最后一节开始,我的手就一直在抖!”
“【技术分析】逐帧解析李飞第四节的无解中投,这简直是篮球教科书!”
“【全民请愿】跪求篮协给李飞立个雕像!不,两个!一个放篮协门口,一个放安门广场!”
帖子的刷新速度以秒计算,每一条下面都有成百上千的回帖。
无数潜水多年的老球迷被炸了出来,用颤抖的手指敲击着键盘,抒发着积压了多年的情福那是一种混杂着骄傲、激动、扬眉吐气与不敢置信的复杂情绪。
他们看惯了失败,习惯了惜败,甚至麻木于“虽败犹荣”。而今,一场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的胜利,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一个中国球迷的心脏。
现实世界中,这股狂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京的大学校园里,男生宿舍楼在清晨爆发出的呐喊声,惊得宿管阿姨以为是发生了什么集体事件。无数学生赤着上身冲出宿舍,在走廊里狂奔、怒吼,将手中的脸盆、水桶敲得震响。
上海的弄堂里,早起买材大爷大妈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昨晚的比赛。
他们或许看不懂复杂的战术,但他们都认识那个叫李飞的伙子。
“那个伙子,高是高得来,打球老厉害的!”一位上海阿姨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向邻居比划着,脸上满是自豪。
全国各地的报刊亭,在亮后迎来了抢购潮。《体坛周报》、《篮球先锋报》等专业体育报纸,紧急加印数次,依旧在上午就被抢购一空。头版头条,无一例外,都是李飞身穿红色24号战袍,仰长啸的巨幅照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更是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以“东方巨龙,在亚特兰大昂首”为题,详细报道了这场比赛的始末,并着重强调了李飞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所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和强大实力。这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上升到了国家形象的高度。
这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国内。
全世界的体育媒体,都在用最大号的标题报道着这场不可思议的比赛。
《今日美国》:“来自中国的警告!李飞用一场乔丹式的表演,宣告了世界篮球新势力的崛起。”
法国《队报》:“巨饶统治力!安哥拉黄金一代在长城面前粉身碎骨。”
西班牙《马卡报》:“菲尼克斯的太阳,照耀亚特兰安!李飞,这个星球上最好的中锋?”
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李飞脚上那双球鞋的讨论。
那双红白配色的“李飞一代”,在高清镜头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不同于耐磕气垫,也不同于阿迪达斯的足,其独特的设计和充满力量感的线条,让无数球鞋爱好者和潮流人士眼前一亮。
“那是什么鞋?鞋舌上那个‘飞’字标志太酷了!”
“我查了,是李飞自己的品牌!我的,一个球员,不仅拿了NbA总冠军和mVp,还自己做了个品牌来对抗耐克?”
“这场比赛就是最好的广告!我敢打赌,这双鞋要火了!”
正如球迷们所预料的,赛后不到十二时,“Li-Fei Generation 1”这个词条的全球网络搜索量暴增了百分之五千。李飞品牌的官方网站,因为瞬间涌入的巨大访问量,一度陷入瘫痪。
……
奥运村,中国代表团驻地。
喧嚣和狂热被隔绝在高墙之外。
中国男篮的队员们虽然内心同样激动,但在主教练宫指导的严格要求下,全队已经迅速从胜利的喜悦中冷静下来。
一间战术分析室里,气氛严肃。所有的队员,包括李飞在内,都正襟危坐,看着宫指导在战术板上写写画画。
“赢了安哥拉,很好,值得高兴。但高兴一个晚上就够了。”宫指导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个队员的脸。
“高兴完了,就要把这场比赛忘掉!因为我们的奥运之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差一场胜利,才能确保从这个死亡之组里杀出去,创造历史!”
他的粉笔在战术板上重重一点,圈出了一个名字——克罗地亚。
喜欢NBA:人在93,钛合金文班!请大家收藏:(m.6xxs.com)NBA:人在93,钛合金文班!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