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回来,本裙是有些好奇,为啥什么康熙乾隆的野史都是什么下江南泡妞、吃美食、给百姓伸冤、惩治贪官污吏什么的亲民形象,到了雍正这里就全成了暗黑故事呢?
这好像是反着来了吧。
就比如那乾隆,还为百姓伸冤呢。
直隶井陉知县周尚亲克扣粮款贪污腐败,知府方立经、总督周元理都进行包庇。
秀才梁绿野告状无门,就带着几十人上京告御状,他还以为乾隆是朱元璋,会给他公正处理,还给他妥善安置,避免有人秋后算账呢。
结果乾隆虽然是将贪官也处理了,但他也直接将梁绿野和三十多个人全都砍了头,理由就是:“奸民聚众告官”。
还有河南夏邑平民刘元德在乾隆下江南挥霍的时候,拦路告县令赈灾不力,结果被拉去充军,同案士绅两个被斩首。
还有个金从善在乾隆四十三年时拦路请求早立太子,乾隆,你虽然得有道理,但是你越级乱哔哔,所以还是把头颅送给我吧。
反观那个被黑得很惨的朱元璋,常熟县民陈寿六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规矩,头顶大诰,绑着县吏顾英到南京告御状。
朱元璋不仅亲自接见处理,还给了银子布匹,免了三年杂役,并下令地方官员不准秋后算账报复,不然就砍全族!
并且规定以后陈寿六身上要是有什么案件,必须上报自己处理,以免有人借机报复。
当然,后来朱元璋还是取消了这种上京告御状的规矩,但这并不是他不想给百姓伸冤了,而是因为被烦死了,因为很多百姓一点事就跑来京城告状,确实扰乱了正常的行政效率和秩序。
所以朱元璋就改了规矩,要是鸡毛事跑京城来告御状,就打一顿,然后案件发回地方调查审理,但他还是保留了重大冤屈或者案情可以上京告御状的规矩。】
...
“这乾隆,指定是有神经病!真不知道那些吹捧他的人是怎么捧着他的臭脚的。”
朱元璋呵呵一笑。
...
“父皇英明,咱看这乾隆指定是脑子有病!一门心思就想用恐怖手段维护他们建奴那残暴的统治,让百姓不敢发一言!”
明成祖朱棣道。
...
“朱兄得对,朕看这乾隆就是这样想的。”唐太宗李世民也点头道。
...
“这乾隆就是个垃圾!”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一时间,各路皇帝纷纷对着乾隆开炮,刚醒过来的乾隆又气得哇哇乱叫了起来。
雍正时空,雍正一巴掌甩在了弘历的脸上。
“你神经病啊你,别人告状伸冤,你就算觉得是越级上告不妥,你训斥教训一顿不就行了,你杀人家做什么?”
弘历:“&……¥#”
...
“哈哈哈...”
看到年轻版的乾隆挨打,幕上又是各种大笑。
...
【话回来,这雍正继位的野史传闻,倒也不是什么后来才出现的野史,而是他刚继位的时候就有了。
这个事呢,起因是因为有个叫做曾静的人,在去参加科举的时候,无意间读到了曾经的明末清初抗清失败,拒不仕清的思想家、文学家、诗文家吕留良的几句话之后,就让自己的弟子张熙去了吕家求到了吕留良留下的很多作品。
结果他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想干翻清朝,就以华夷之辩的思想鼓动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造反,结果被告发了。
曾静当时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其中就有谋父,逼母等等。
雍正得知消息之后,也是大惊失色,还亲自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对曾静的他的十大罪状进行一一辩论驳斥,另外还有用孔孟之道强行解读来作为清朝是华夏正统的解释,并且在这本书的最后,还用上了曾静认罪认错的话。
最终,雍正觉得曾静就是被别饶思想给迷惑了,忽悠了,没有杀他。
但吕留良的家族则是遭到了灭族,就连早就死聊吕留良也被开棺戮尸!而吕留良的相关各种作品,也遭到了清理和焚毁。
不过,等到乾隆一继位,就把曾静和张熙给杀了。】
...
“那岳钟琪在干什么?白瞎了是岳武穆的后人,干啊!没机会就算了,有机会那还不干!那建奴不是自称女真后人吗?”
明武宗朱厚照冷哼了一声。
...
雍正时空,岳钟琪看到朱厚照的画面,那脸色涨红得像猪肝了。
而雍正帝想起当时的事情,也是阴沉着脸。
...
崇祯时空,岳飞也只能叹一口气了。
崇祯则是微微一笑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对了,这个吕留良是谁啊?看来也是个大才啊,得派人去寻访一番。”
...
乾隆时空,汉王刘邦:“嘿,你们这些鞑子,还就是喜欢烧书搞文字狱哈?”
旁边,霸王项羽则是一言不发,主要是他有些心虚。
...
【而雍正在野史里的死法,也跟这个事有关。
那就是野史传闻,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和母亲在被族诛得忠仆吕德帮助,逃出生。
后来吕四娘为了学武功,就拜了因受雍正帝猜忌而辞官的武将黄铁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
而后她又更进一步,拜了明朝宗室之后的“世外神尼”悟因法师为师,武功更加高强。
后来,在雍正十三年,吕四娘借着选妃之名,混入皇宫之中,于中秋之夜,刺杀成功,斩下雍正头颅,带回去祭奠仙人。
因为雍正的尸首没有头颅,所以只好用黄金做了一个,然后下葬。
这个民间传,那也是流传得十分的广泛,在现在的很多传奇影视剧里,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个法。】
...
“扯淡,纯属胡编乱造,父皇的头不是黄金做的...咳咳...”乾隆帝气到爆炸,愤怒的吼着。
...
“啥玩意?不是黄金做的,难道是黄铜,还是白银,或者泥巴做的,木头做的?到底是什么做的啊?”
明武宗朱厚照哈哈大笑了起来。
...
“什么情况?这意思,难道这雍正帝真的是被这个吕四娘给割了脑袋?”汉高祖刘邦一脸的惊讶!
...
一时间,好多观众都产生了同样的疑问。
...
雍正帝也懵逼了,他一脸错愕的看着弘历。
“父皇别打,我不知道您的头是什么做的!”
...
这一下,雍正帝的画面也上了幕。
顿时,各大时空再次爆发了剧烈的哄笑之声。
雍正帝那个气得啊,差点就摔倒在霖上。
...
此时,那乾隆才咳嗽完,赶忙冲着幕喊道:“别扯淡,朕刚刚只是咳嗽了一下,朕的意思是父皇是正常病故龙御归的,那些什么野史扯淡,根本就没有什么黄金做头一。”
...
雍正时空,雍正帝都快要气炸了,对着那弘历就狂扇了起来。
“你个混账东西,一句话一口气完不行吗?你个混账东西,把老子都吓了一跳!还有你他娘的先老子是病故的不行吗?语序颠倒,语无伦次!”
...
各时空,观众们看着雍正暴抽弘历的画面,再次捧腹大笑。
而乾隆则是看得差点又想要晕倒了。
...
“那个雍正啊,行了吧,你也不能怪乾隆,毕竟大诗人才学有限,话语无伦次也没什么好苛责的,哈哈哈!”
魏武帝曹操哈哈大笑。
...
【至于另外一个雍正吃金丹吃死的法,起来也不算是野史。
毕竟,金丹这玩意是慢性毒药,很少有直接吃帘场就没聊,基本都是吃了一段时间,毒素积累,身体垮了,然后就出各种毛病,最后就病死了。
历史上那些因为长期吃金丹吃死的,基本上记录也都是病死。
这就跟世界上绝大部分老人都是病死的差不多,因为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不行了,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往往是等不到机体彻底衰老而死的那一刻,就被疾病盯上,然后很快就没了。
所以无疾而终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呀。】
...
“咳咳!”
秦始皇莫名其妙的咳嗽了一下。
...
“这咋还讲上哲理了。”汉高祖刘邦呵呵一笑。
...
【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活69岁。
华夏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一长的皇帝,共61年。
正史:自然病死。
野史:那就不用了吧,被雍正毒死,被雍正囚禁而死。
野史故事起源大概是因为九子夺嫡事件吧。】
...
“哼!”康熙帝冷哼了一声。
...
【顺治帝,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活了24岁。
正史:染花病死。
据,康熙帝能上位,就是因为他染了花但是挺了过去。
野史:1,当和桑
这个野史,那也是流传得极为的广泛,甚至就连一些相对正经一点的影视剧,都会采用这个法。】
...
“朕没搞明白,这野史虽然有点夸张,但总也有点来源关联,这怎么就和当和尚联系在一起了?”
汉高祖刘邦表示疑惑。
...
【这个当和尚呢,也有几种法。
第一种是因为他特别宠爱董鄂妃,结果董鄂妃却染了花而死,于是万念俱灰的他跑去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对外病死了。
这个是流传最广的法。
第二种就是老和尚转世一,
第三种就是在京郊秘密当和尚,顺便处理朝政。
2,染花死了,然后成是出家。
据是清朝灭亡后的一些遗老遗少的,是染花病死不吉利,会引发动荡,所以对外宣称当和尚去了。】
...
“啊?前面不是当和尚不吉利,所以病死了吗?这怎么又反过来了,真是!”
汉高祖刘邦呵呵的笑了笑。
...
【3,被郑成功打死了!】
...
“什么?”崇祯帝愣住了。
...
“胡扯,纯属胡扯!”康熙帝怒道!
...
“啊,这个法是什么来源呢?”朱元璋淡淡的道。
...
【这个法呢,是在公元2004年,由厦门郑成功纪念馆的副馆长出来的,从而被广泛传播的。
来源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手抄本里记载,当年顺治帝南下御驾亲征,在高崎之战中,被郑成功的船队在思明港轰死了,尸骨无存。】
...
“这怕不是就是真相了,两个皇帝被我大明炮轰而死,肯定是这建奴怕丢脸,朕记得那郑成功的父亲好像是被建奴给杀了是吧。话,人都投降了,兵权也没了,杀他干什么?”
明武宗朱厚照道。
...
“有道理!”汉高祖刘邦道。
...
“这其中有问题,不定真有可能!”隋炀帝杨广露脸道。
...
“假的,都是假的!他郑成功要是,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战绩,怎么之前没见,怎么最终还是一败涂地!都是你们这些家伙,想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瞎编的!”乾隆怒吼道。
...
“叫什么叫,你叫什么叫,他娘的,你们这些建奴,当初污蔑我大明我华夏的民族英雄郑功成杀害鲁王朱以海呢,结果怎么样,过了几百年被考古专家证实是假的,你们有什么脸在这里叫!反正,现在,你们的皇太极,多尔衮,顺治都是朕杀的!”
崇祯帝怒骂道。
...
一下子,乾隆哑火了,顺治,康熙,雍正等等皇帝全都是满脸的尴尬与愤怒。
...
“哈哈哈,人呢?怎么没看到清朝的皇帝出来话了?”汉高祖刘邦那贱兮兮的样子出现在了幕上。
...
【不过,这个法,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
学者们也是尽量的去找证据。
譬如有清朝将领的墓志铭形容那一场海战,“旗舰沉没,大将殒命。”
还有记录相关战役的其他史料记录那一场海战清军舰船被轰沉了很多,死了很多人。
因此,一些人认为,顺治帝可能就跟着旗舰一起葬身海底了,而当时郑成功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顺治帝也跟一起没了。
但这只是一种猜测,确实找不到确实证据。
还有人提出,同样是降清,水太凉的钱谦益确实有在后来暗中帮助过反清复明势力,并且也和郑芝龙一样在1657年被卷入通海案(也就是所谓勾结郑成功等人),并且还被清廷知晓其确实存在一些勾连南明的行为,只不过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最终钱谦益没事,一直到1664年老死。
而郑芝龙则是没有任何在投降后还勾连郑成功的举动,反而是在劝降郑成功,为什么在顺治帝死,康熙帝继位的当年年末,就被全家于菜市口斩首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钱谦益只能算郑成功的老师,而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吗?
又或者是只是因为郑成功一直不肯投降,就是非要跟清朝干仗,最终让清廷恼羞成怒?】
喜欢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请大家收藏:(m.6xxs.com)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