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内心早已盘算好。
一旦鬼子真的在美洲开辟第三战场,面临三线作战的困境。
就是他特战旅收复山西全境的最佳时机。
他计划先集中兵力解放太原,肃清山西境内的鬼子。
随后进行部队休整和扩编,再伺机向华北其他地区推进。
不过这个战略构想还需要与首长们深入商讨,目前只是在他心中酝酿。
与首长、参谋长会谈结束后,林风回到了特战旅司令部。
他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久违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中响起。
\"叮!恭喜宿主,特战旅根据地人口突破200万大关!
奖励五位四星级专业人才,宿主可自行选择所需人才类型\"
林风听到系统提示音,脸上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放下茶杯,心中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间,特战旅根据地的人口规模竟然已经突破200万大关!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现在掌控的区域,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市级行政区了。
虽然从地理面积来看。
特战旅控制的五个县城加上红山根据地及周边乡村地区。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并不算特别突出。
但这里的建设成果却足以令人惊叹。
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基层政权稳固有力,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工业生产能力,更是让其他八路军根据地望尘莫及。
想到这里,林风不禁有些自豪。
如今八路军其他根据地,甚至总部后方所需的许多工业品。
都要依赖红山根据地供应。
从军装鞋帽到锅碗瓢盆,这里的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着。
要知道在特战旅崛起之前,整个八路军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就连边区兵工厂都只能勉强复装子弹。
而现在,红山根据地的工业产能竟然占据了全军90%以上的份额。
这个数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更令林风感到欣慰的是。
在红山根据地的积极推动下,汉服复兴运动已在全国范围内蔚然成风。
特战旅根据地率先实现了汉服全员普及。
这一风尚很快辐射到八路军其他根据地。
甚至连敌占区和国统区也涌现出大批汉服爱好者。
为推动这一文化复兴事业。
林风亲自指示红山根据地相关部门。
将精心编制的汉服制作手册、设计图稿等资料免费向全国发放。
这些包含传统纹样、裁剪工艺的珍贵资料。
为各地有志于复兴汉服的人士提供了专业指导。
许多商人看到商机后也纷纷加入推广行列,进一步加速了汉服的传播。
更令人振奋的是。
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专程派遣设计师前来红山根据地取经。
为此,根据地特别开设了免费的汉服设计与改良课程。
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自授课,毫无保留地传授传统技艺。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汉服复兴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新穿上了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民族服饰。
这不仅是衣冠的复兴,更是文化自信的重建。
林风推广的汉服复兴运动绝非简单的复古表演。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文化重建工程。
这里的汉服推广,不只有后世短视频平台上那些\"仙气汉服\"
而是系统性地恢复了汉服完整的服饰体系。
从庄重的礼服到日常的便服,从劳动者的工作服到平民的休闲装。
每一款都严格遵循交领右衽等传统形制。
同时,他特意指示彻底剔除旗袍、马褂等满清服饰元素。
确保汉服的血统纯正。
为了让民众理解这场服饰革命的深刻意义。
林风委派红山根据地负责汉服推广的木兰姐编撰了详实的《汉服文化溯源手册》。
这本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揭露了满清\"剃发易服\"政策的血腥历史。
剖析了旗袍、马褂等服饰中蕴含的殖民压迫符号。
手册中特别指出:\"这些服饰不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而是武力征服的标记,是强加给汉民族的屈辱象征\"
在这样全方位的文化启蒙下,汉服复兴运动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这一运动也触动了某些势力的敏感神经。
特别是当年将旗袍、马褂定为\"国服\"的校长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反应尤为激烈。
那些满清遗老、文化买办以及既得利益集团。
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汉服运动极尽诋毁之能事。
尽管遭遇了一些阻力。
但在众多汉服爱好者和红山根据地文化部长王国文的带领下。
这场汉服复兴运动反而越战越勇,声势愈发浩大。
林风欣慰地发现,越是有人反对,汉服恢复的进程就越快。
他深知这背后的深层原因。
此时距离清朝灭亡不过三十余年,华夏百姓对满清统治的厌恶记忆犹新。
特别是当下伪满洲国与倭寇侵略者沆瀣一气,打着\"日满一体\"的旗号残害同胞。
更激起了民众对满清遗毒的深恶痛绝。
将思绪从文化战线拉回,林风重新聚焦于系统奖励的五位四星级人才。
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将其中两个名额分配给军工领域。
这些顶尖的军工专家将极大提升红山兵工厂的研发能力与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近期缴获了一批鬼子精密机床设备后。
更需要专业人才来发挥这些设备的最大效用。
另外,林风选择了一位机械工程专家。
这位人才不仅能辅助军工生产,还能推动根据地的民用机械制造业发展。
林风在分配最后一位四星级人才时,将目光投向了农业领域。
他深知\"民以食为\"的至理名言。
虽然红山根据地凭借超级麦已经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但他有着更宏大的愿景。
这位农业专家将肩负重要使命。
深入研究超级麦的优良特性。
再探索将其高产基因推广到普通麦品种的方法。
在林风看来,即便只能将传统麦或者其他粮食品种的产量提升20
对饱受战火摧残的中国百姓来都是大的福音。
喜欢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请大家收藏:(m.6xxs.com)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